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大鼠颌骨及胫骨缺损再生修复中Hoxa2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21:03
【摘要】: 因创伤、感染、肿瘤及先天性疾病等造成的颌骨缺损十分常见,深入探讨其再生修复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与躯干四肢骨骼来源于中胚层间充质不同,颅颌面骨发生于颅神经嵴源外胚间充质,具有独特的膜内成骨机制,外胚间充质在成骨向分化中表现出不同的Hoxa2(homeobox a2,Hoxa2)基因活动特点,Hoxa2在颅颌面骨发生中未发现表达,但在躯干四肢骨中呈阳性表达,外源性Hoxa2可致下颌骨转型为舌骨。由此提示,成体颌骨与躯干四肢骨在组织再生修复机制方面可能存在差异。本实验在建立大鼠颌骨及胫骨缺损自限性愈合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RT-PCR等方法分别对其缺损区愈合骨痂中Hoxa2基因表达进行比较分析,初步探讨颌骨独特的再生修复机制。 方法:取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4只。于大鼠左侧下颌骨及胫骨各制备约4mm大小的缺损,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作为对照组。术后3天、7天、10天、14天、21天各处死一组动物,分别取出下颌骨及胫骨缺损区愈合骨痂用于组织学检测及RT-PCR。用10%多聚甲醛固定,10%EDTA脱钙,石蜡包埋后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及Hoxa2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取缺损处骨痂及对照骨组织总RNA,以Hoxa2 mRNA第636-880碱基序列设计引物,β-actin为内参,采取RT-PCR扩增,检测Hoxa2 cDNA表达。 结果:术后7天,组织学上见到骨缺损区新骨形成;术后14天,缺损区已基本被新骨代替,但与原正常骨仍有界限;术后21天与正常骨组织无明显界限。所有实验组及对照组胫骨组织均扩增出片段长度为245bp的目的基因条带,为Hoxa2 cDNA基因片段,半定量PCR分析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表达增强,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1);所有实验组及对照组颌骨组织均未扩增出Hoxa2 cDNA目的基因条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对照组及实验组胫骨均可在细胞中发现Hoxa2分子表达阳性,实验组表达明显增强;对照组及实验组颌骨均未发现Hoxa2分子表达。 结论:1)大鼠下颌骨及胫骨4mm大小的缺损能够自行骨性愈合。2) Hoxa2在颌骨再生修复中不表达,而在胫骨骨再生修复中表达增强,提示颌骨再生修复可能存在独特的分子调控机制。
【图文】:

大鼠,胫骨缺损,动物房,预防感染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扰,严密缝合关闭创口(图1、2)。3)胫骨缺损的制备:将大鼠左腿外旋,在胫骨内侧备皮,消毒后,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肌层,暴露胫骨上端,在此制备同样大小的骨缺损,钦膜覆盖固定后,分层缝合。4)清醒后送返动物房(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采取普通环境饲养,,术后连续三天以抗生素棉球擦拭伤口,预防感染。5)分别于术后第3天、7天、10天、14天、21天各处死4只大鼠,处死后解剖出手术侧及对照侧下领骨及胫骨。四、标本处理进行大体标本观察后用10%中性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然后用10%EDTA液脱钙5周

新骨,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分化,炎症细胞


图2术后第3天领骨标本Fig.1thesamPleofjawboneonday3PostoPeration2一l,exPerimentalgrouP:2一2,eontrolgrouP三、组织学观察术后3天见缺损中心充满大量血细胞,边缘可见极少的未成熟新骨形成,成纤维细胞增生,炎症细胞已有所减少(图3、4);术后7天边缘新骨增多,高倍镜下可见越靠近缺损边缘,新生骨的成熟程度越高,成骨细胞分化明显,但数量较少(图5、6);术后10天见缺损中央血管丰富,边缘新骨增多,可在胫骨边缘见软骨细胞及成层排列的成骨细胞,而领骨中未见软骨细胞(图7、8);术后14天缺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782;R6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元瑾;章锦才;刘曙光;蔡德鸿;;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在种植体周围骨缺损修复中应用的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3期

2 刘振东;肖玉跃;张朝跃;陶建春;黄祖发;;胫骨牵引成骨过程中骨形态形成蛋白4及其受体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0期

3 杨树青;苏立新;王志强;刘志勇;康悦;雷军;;两种不同比例壳聚糖复合同种异体颗粒骨修复兔桡骨节段性缺损的对比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年07期

4 杨全全;何家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口腔种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5 张晓长;;膏穴疗法对骨性关节炎及软骨再生影响的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年05期

6 钱文慧;徐艳;孙颖;;富血小板血浆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J];口腔生物医学;2011年02期

7 蒋佳;范存义;曾炳芳;;慢病毒介导BMP2和VEGF165基因共转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6期

8 周道生;;即刻种植牙运用膜引导技术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1年24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贺君;王大平;;骨延长区的骨再生机制[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2 魏杰;贾俊峰;鲁敬雄;洪华;吴凡;刘昌胜;;用于骨再生的微/大孔磷酸钙镁多级孔支架的研究[A];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的现状与未来——2010年第十届上海地区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陈琳;徐欣;;PRP联合两种不同骨粉对修复性骨再生的影响对比研究[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秀兰;师宜健;张杨;候亭;郭现辉;郭洪刚;;胶原膜引导性骨再生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交流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文集[C];2000年

5 黄旭;吴求亮;;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后的自发骨再生[A];浙江省第二十次肿瘤防治学术年会暨首届浙江肿瘤学术周论文汇编[C];2006年

6 姚晖;张建华;雷涛;张建成;杨韶华;曲树明;史弘道;姜华;;壳聚糖复合生物膜引导颅颌骨再生的研究[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7 廖贵清;李国永;蔡斌;李清;;放疗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骨再生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刘煜;王艺;潘可风;;四种植骨材料在实验性骨质疏松模型中的对比研究[A];2005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乔春燕;张恺;苗雷英;刘金钟;孙海珠;孙宏晨;杨柏;;载基因聚合物复合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在体内异位成骨的应用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10 章培标;于婷;刘娅;焦志学;项征;危岩;景遐斌;陈学思;;智能型可生物降解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与医学应用[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齐;骨再生产品将行销加拿大[N];医药经济报;2002年

2 记者 衣晓峰;改良肢体延长术有助促进骨再生[N];健康报;2001年

3 记者 李天舒;新技术可促血管生成及骨再生[N];健康报;2010年

4 记者王华楠;新型“药物”促进血管生成及骨再生[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5 学生记者 吴婷婷;破译人骨组装“密码” “断骨再生”梦想成真[N];新清华;2009年

6 张荔子 郭力;骨再生不是梦[N];健康报;2003年

7 李凤元;富血小板血浆帮牙周骨再生[N];健康报;2007年

8 衣晓峰;哈尔滨中医院创用骨再生肢体延长术 患者术后平均肢体延长7厘米[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9 潘锋;骨再生研究期待更多新技术的运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郑晓春;以开发出软骨修复水凝胶[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洪刚;可降解性膜材料引导长管状骨再生特点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2 李全利;壳聚糖磷酸化改性仿生构建骨再生材料[D];四川大学;2005年

3 方秀统;BMP-2和VEGF-165双基因共转染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内成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康权;BMP9介导的骨形成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5 郝敬东;ILizarov技术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及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及转化的条件[D];苏州大学;2002年

6 姜涛;人BMP-2基因转染人脂肪组织源性干细胞诱导体内成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王乐禹;脂多糖、前列腺素E_2在骨再生中的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8 高中玉;腰椎对不同后部结构损伤后稳定性修复能力及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9 杨大志;BMP-2/胶原/掺锶羟基磷灰石成骨活性材料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邹海波;pDsVEGF_(165)Red1-N1、pIRES2-BMP_2-EGFP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促进兔大段骨缺损修复作用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建华;大鼠颌骨及胫骨缺损再生修复中Hoxa2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2 张爱华;不同种植体表面对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重建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3 张文志;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复合移植的成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4 赵亮;VEGF、IGF-1在下颌骨牵张成骨与骨缺损修复中的表达和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5 孟维艳;模拟即刻种植种植体周骨缺损修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黄文学;混旋聚乳酸/磷酸三钙复合材料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2年

7 张武;rhBMP-2/SH复合物对微种植体支抗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荣小芳;泡沫碳化硅修复兔下颌骨临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9 刘勇;α-硅酸钙和β-硅酸钙的体外体内降解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10 彭亮权;重组hBMP-2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及其体外表达的实验研究[D];广州医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621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21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2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