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经缝牵引对颅面骨缝和颅面骨骼形态发育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14:19
【摘要】:第一部分骨贯穿承力方式行颅面骨缝牵引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运用自行设计的坚固外固定牵引装置研究经缝牵引(SDO)治疗面中份发育不全的规律。方法京叭犬3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只及实验组2只。实验组安置头颅外固定支架,克氏针贯穿双侧上颌骨前部作为承力装置,采用800g力弹性牵引20天。结果实验组犬牵引装置固位良好,无松脱。实验组犬牵拉过程中未见明显停滞期,上颌表现为逐渐前突,2~3天即出现临床上可见的上颌前移,7~8d表现为对刃(牙合),随后咬合关系逐渐变为Ⅱ类错(牙合)。上颌基本为平行向前移动,颅底角变化不明显。结论牵引装置固位牢靠,手术创伤小,牵引力大小合适,牵引效果基本满意。本实验可以真实的模拟经缝牵引治疗面中份发育不全的过程。 第二部分缝牵引技术对颅面骨骼形态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总结SDO技术对颅面骨缝和颅面骨骼形态生长发育长期影响的规律。方法选取小型反颌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及实验组2只。实验组牵引20天,保持20天,继续将两组犬饲养至7月龄处死。通过临床观察及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结果(1)所有犬均健康存活至预定观察期;(2)SDO技术对动物体重发育没有明显影响;(3)SDO组与NC组相比:面颅长度、下颌骨长度、A—B距离明显增大;后颅宽度明显小于后者;脑颅长度牵引后明显增加,随着时间延续,差异逐渐减小;颧面宽度、上牙槽宽度、颅底角没有明显差异。结论(1)SDO技术明显延长上颌复合体的长度,未出现明显的复发;(2)牵拉后,面颅长度和脑颅长度生长趋势不同,脑颅部长度的回缩可能是复发的主要原因;(3)牵拉后,下颌骨长度与颅面长度的生长保持协调;(4)颅外固定装置明显抑制幼年动物颅骨宽度的发育。 第三部分经缝牵引对颅面骨缝及髁状突组织学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大体观察和定量观察颅面骨缝、髁状突的组织结构的改变,对经缝牵引技术作用下的颅面骨缝及下颌骨髁状突的长期生长改建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取包含矢状缝、额缝、颧颌缝、颧颞缝、腭横缝、前颌缝、蝶枕缝、下颌骨髁状突在内的骨组织,常规行HE染色、Masson染色,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分析观察骨缝宽度、骨缝内细胞密度指数、髁状突软骨各层厚度及细胞面积。结果(1)大体观察可见SDO组与NC组在颅骨外形上有区别:SDO组在额缝周围可见明显骨隆起,类似于额缝早闭的临床表现;(2)SDO组与NC组相比:矢状缝、额缝宽度明显减小;颧颞缝、颧颌缝、腭横缝的宽度明显增宽;前颌缝、蝶枕缝宽度无明显差异;(3)SDO组与NC组相比:矢状缝、额缝细胞密度明显减小;颧颞缝、颧颌缝、腭横缝、前颌缝、蝶枕缝的细胞密度无明显差异;(4)SDO组与NC组相比:髁突关节前斜面软骨厚度有所增加,软骨厚度的改变主要在增殖层和过渡层;软骨后斜面厚度改变与前斜面相同,过渡层厚度变化不如前斜面显著;(5)SDO组与NC组相比:髁突软骨前斜面过渡层、软骨层细胞面积有所增大;髁突后斜面各层平均细胞面积无明显差异。结论SDO技术对颅面骨缝及颞下颌关节改建影响的组织学长期影响如下:(1)承受固定头架正压力的颅骨发育受到明显的抑制,处在退化状态;(2)受张力影响的上颌骨周围骨缝明显增宽,改建尚未完成;(3)髁状突软骨发生了积极的生理改建。
【图文】:

示意图,指标,示意图,垂足


大率可以忽略不计。头影测量参照coben[31的定点及项目,以FH作为水平基准平面。测量指标包括(图1一1,1一2):1塑旦荃1:A点和N点在FH平面垂足间距离,代表面颅部长度;远迹卫:N点和O。点在FH平面垂足间距离,代表脑颅部长度;鱼逛丝旦:B点和Ai点在FH平面垂足间距离,代表下领骨长度过塑鱼进:A点和B点投射在FH平面上的垂点间的距离(A点在前为正值),代表上下领基骨之间水平位置关系;迹迪丝三丛丛卫:为两侧枕骨间最宽处距离,代表后

示意图,指标,枕骨,颅底


为基底线测量骨标志点距离,颅底角度变化。颅底角为视神经孔(OF)与枕骨基点(Ba)的连线同愕平面切线(PL)相交角,,代表面部发育方向与颅底间关系。图1一1:颅面部测量分析指标示意图一N鼻根点,Oc枕骨后缘,OF视神经孔,A上牙槽座点,B下齿槽座点,赶关节点,P。耳点,Ba枕骨基点, FHPlane眶耳平面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783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骁颖;上颌牵引应力分布三维有限元分析及Angle'sⅢ错牙合上颌前牵引临床矫治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8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68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a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