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磨牙成釉器与牙乳头相互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19:08
【摘要】: 牙齿发育是上皮与间充质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对牙齿早期发育的研究较多,但对后期的牙齿发育,特别是牙根的发育研究较少。牙胚发育至胚胎12d时,指导牙齿形成的能力由上皮转移到了间充质内,此后间充质(牙乳头)可以指导成釉器上皮的形态发生,诱导非牙源性上皮形成牙齿组织。由此推测根部的牙乳头内可能也储存着指导牙根发育的信息,且与冠部牙乳头不同,从而导致了牙冠与牙根不同的发育模式。 本课题采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体外培养,肾被膜下移植,RT-PCR等方法拟对大鼠磨牙成釉器与冠、根部牙乳头重组体进行研究,观察它们的相互作用,以探讨根部牙乳头是否可诱导成釉器形成上皮根鞘(Hertwig’s epithelial root sheath,HERS)及是否可形成牙根。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 实验一、大鼠第一、二磨牙牙胚成釉器与牙乳头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对出生后(Postnatal,PN)0-7d的SD仔鼠每天处死2只,常规制备下颌骨组织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第一、二磨牙牙胚发育状况。结果发现第一、二磨牙牙胚发育时序相差约2-3d,PN6-7d时第一磨牙的牙冠已基本形成,成釉细胞与HERS细胞可明显区分,可采用机械的方法将牙根与牙冠分离,此时的根部牙乳头未分化可用于重组实验。而PN1-2d时的第二磨牙牙胚仍处于钟状期,HERS尚未形成,内釉上皮与牙乳头细胞未能分化可用作重组实验的上皮和冠部牙乳头的来源,从而为下面的实验打下基础。 实验二、大鼠磨牙成釉器与冠、根部牙乳头组织重组的体内种植实验 选取PN2d的SD仔鼠第二磨牙的成釉器与其牙乳头或PN7d的第一磨牙根部牙乳头分别重组,经体外培养后肾被膜下移植,2w后制备标本镜下观察,结果发现,第二磨牙成釉器与冠部牙乳头重组后可继续发育形成牙齿样的结构,而成釉器与第一磨牙根部牙乳头重组后形成了骨样的组织,上皮细胞被包裹于其中或位于其外侧,部分上皮细胞发生了角化。结果表明根部牙乳头不能诱导成釉器上皮分化为成釉细胞,也未形成HERS。冠、根部牙乳头的功能不尽相同。 实验三、大鼠磨牙成釉器上皮与冠、根部牙乳头细胞重组的体内种植实验 通过大鼠PN2d第二磨牙成釉器上皮细胞与PN7d第一磨牙根部牙乳头细胞重组后体内种植,发现形成了结构更为紊乱的骨样物质,上皮细胞位于纤维成分中,并发现有纤维组织被埋入骨样物质中,与之呈一定的角度,类似牙周膜纤维结构,说明经根部牙乳头细胞诱导的成釉器上皮细胞有向牙根发育模式转变的趋势,但还不能形成牙根结构。 实验四、大鼠磨牙根部牙乳头细胞对成釉器上皮细胞釉基质蛋白表达的影响 将PN2d的仔鼠第二磨牙冠部牙乳头和PN7d第一磨牙根部牙乳头细胞分别培养2d后的条件培养液,加入PN2d第二磨牙成釉器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对诱导后的成釉器上皮细胞进行RT-PCR检测。结果发现根部牙乳头诱导后的成釉器上皮细胞不表达釉原蛋白,表达成釉蛋白,与体外培养的HERS细胞釉基质蛋白的表达相似。但根部牙乳头是否能诱导成釉器上皮形成HERS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总之,本实验发现根部牙乳头不能诱导成釉器上皮分化,且诱导后不表达釉原蛋白,这也许是牙冠发育模式与牙根发育模式的不同所在。
【图文】:
9 的表达,它们可以诱导间充质内的 P不只表达于将来要发育成牙齿的位置,而是广泛 却只存在于牙齿即将形成的部位,,在这个过程8 的作用,BMPs 不仅可以拮抗 FGF8 对间充质限制该基因在特定的区域表达。因此可以推了 FGF 8,9 对间充质的诱导作用,使牙胚无通过调节 Lim-homebox 基因 Lhx6,7 在间充质。因为 Lhx6,7 在间充质内的表达区域与牙齿即具体发生位置的确定,不仅取决于牙板上皮的界表达,而且与牙胚形态发生的局部信号调控密切胚在特定位置上的有序排列。
图3.啮齿类动物切牙成釉细胞分化的机制釉细胞分化胞在完成其功能后就退化为结合上皮,无法再体外可以分化为成釉细胞的来源。骨髓来源的上皮细胞。胡冰等将骨髓来源的干细胞依据c-为造血干细胞,阴性为间充质源性的干细胞。皮细胞混合再与牙源性间充质细胞共培养,发底膜没有形成时迁移至成牙本质细胞周围,并达釉原蛋白和成釉蛋白。说明骨髓来源的干细化为成釉细胞,这为牙齿组织工程的上皮细胞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78
本文编号:2669032
【图文】:
9 的表达,它们可以诱导间充质内的 P不只表达于将来要发育成牙齿的位置,而是广泛 却只存在于牙齿即将形成的部位,,在这个过程8 的作用,BMPs 不仅可以拮抗 FGF8 对间充质限制该基因在特定的区域表达。因此可以推了 FGF 8,9 对间充质的诱导作用,使牙胚无通过调节 Lim-homebox 基因 Lhx6,7 在间充质。因为 Lhx6,7 在间充质内的表达区域与牙齿即具体发生位置的确定,不仅取决于牙板上皮的界表达,而且与牙胚形态发生的局部信号调控密切胚在特定位置上的有序排列。
图3.啮齿类动物切牙成釉细胞分化的机制釉细胞分化胞在完成其功能后就退化为结合上皮,无法再体外可以分化为成釉细胞的来源。骨髓来源的上皮细胞。胡冰等将骨髓来源的干细胞依据c-为造血干细胞,阴性为间充质源性的干细胞。皮细胞混合再与牙源性间充质细胞共培养,发底膜没有形成时迁移至成牙本质细胞周围,并达釉原蛋白和成釉蛋白。说明骨髓来源的干细化为成釉细胞,这为牙齿组织工程的上皮细胞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胡冰,Hervé Lesot,王松灵;蕾状期成釉器重建体外模型的建立[J];北京口腔医学;2004年02期
2 王丽珍;李蕾;;釉原蛋白、釉蛋白及成釉蛋白在小鼠牙胚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6年02期
3 李纾,潘克清,葛少华,谢瑞阅,段学静,杨丕山;牙本质基质蛋白1、骨桥蛋白及骨涎蛋白在小鼠牙骨质形成中的组织学定位[J];上海口腔医学;2005年01期
4 郭鹏,吴补领,田宇,逄键梁,张敬雷;成釉蛋白在小鼠牙胚发育不同时期的免疫组化定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3年03期
5 于西佼;李纾;肖长杰;刘宗霞;于兰;;上皮根鞘细胞在牙骨质发育中的作用[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6年10期
本文编号:2669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690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