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钙盐脱敏剂对牙本质表面影响的实验研究
【图文】: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D 法两两比较显示 D、E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低于 B、C 组。.A 组样本酸蚀后玷污层去除,牙本质小管口周界清晰,直径约 2.4-6.0μm(箭头示),少数管内可见白色沉淀物;B 组封闭物呈块状、结晶状,且与管壁之间连接紧密,少数牙本质小管口封闭不全,但管口内可见白色颗粒状物质(红色方框所示);C 组封闭物呈灰色透明状,与管壁间有弧形间隙(箭头示);D 组封闭物呈絮状,小颗粒状;E 组只见少量封闭物呈斑片状覆盖小管口,覆盖物与牙本质小管连接松弛(图 1~5)。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D 法两两比较显示 D、E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低于 B、C 组。.A 组样本酸蚀后玷污层去除,牙本质小管口周界清晰,直径约 2.4-6.0μm(箭头示),少数管内可见白色沉淀物;B 组封闭物呈块状、结晶状,且与管壁之间连接紧密,少数牙本质小管口封闭不全,但管口内可见白色颗粒状物质(红色方框所示);C 组封闭物呈灰色透明状,与管壁间有弧形间隙(箭头示);D 组封闭物呈絮状,小颗粒状;E 组只见少量封闭物呈斑片状覆盖小管口,覆盖物与牙本质小管连接松弛(图 1~5)。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8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冬;;脱敏剂用于烤瓷、铸造冠基牙的疗效观察[J];沈阳部队医药;2005年01期
2 许淼;;牙本质脱敏剂的临床分析与比较[J];青岛医药卫生;2006年06期
3 毕文翔,于德珍,曹林,王安平;ALL-BOND脱敏剂封闭兔牙本质小管的扫描电镜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9年01期
4 闻建青,叶芳;新型脱敏剂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04年02期
5 郭晓晖;叶红;;MS Coat脱敏剂在80例牙体金瓷预备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06年09期
6 王利群;;常用两种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疗效对比[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6期
7 牟盛伟;;BisBlook与MS-COAT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08年07期
8 丁原亮,罗荣威,孙建群;Gluma脱敏剂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9 潘鸣镝,黄轶锋;3种脱敏剂封闭牙本质小管的扫描电镜观察[J];上海口腔医学;2005年01期
10 陈锦华;Gluma脱敏剂的临床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文韵笙;王萍;林诗耿;;两种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观察[A];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刘浩;;脱敏剂在预防牙齿漂白术中牙本质敏感的作用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陈惠珍;李文静;;牙本质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纳米渗漏及粘接强度的影响[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张军;;三种脱敏剂的临床疗效观察[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韩冰;范晓敏;张芳;李变tb;;牙列套在治疗牙本质敏感症中的应用[A];全国口腔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高立群;;变应性鼻炎患者脱敏治疗依从性因素分析及对策[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扬;一杯水 辨化妆品好坏[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2 高国起;明确过敏原 对因治哮喘[N];健康报;2005年
3 健康时报记者 王纯;准妈妈瘙痒要科学用药[N];健康时报;2006年
4 记者 徐水元;SFDA明确白细胞回升系统等产品分类界定[N];医药经济报;2006年
5 吴志;牙刷毛过硬易致牙龈萎缩[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牙周炎如何治疗[N];家庭医生报;2004年
7 国讯;体外冲击波心血管治疗系统等六十八种产品的分类界定明确[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詹 建;谨防困扰人们的过敏性鼻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主治医师 田华;牙齿敏感怎么办[N];人民日报;2011年
10 沈阳市口腔医院铁西分诊主任 董健;窝沟封闭 保护牙齿[N];卫生与生活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瑞瑞;原花青素预处理改善全酸蚀粘接系统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基础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2 王丹杨;人牙本质源MMPs的鉴定及其与牙本质粘接持久性的相关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3 李箐;氟/钾纳米羟基磷灰石涂膜的合成及其对牙本质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6年
4 王晓虹;Ca_3SiO_5及Ca_3SiO_5/CaCl_2复合牙科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刘燕;脱矿牙本质—树脂混合层的引导组织再矿化机制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燕;脱矿牙本质-树脂混合层的引导组织再矿化机制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付钢;上颌第一磨牙残根桩核冠修复后的生物力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8 吴家媛;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对根尖牙乳头干细胞生物学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9 吕海鹏;人成牙本质样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α_1亚基D亚型特异性基因的克隆[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正慧;三种钙盐脱敏剂对牙本质表面影响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2 刘小溪;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对牙本质自酸蚀粘结力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3 普瑞克[Prakash Budhathoky];两种脱敏剂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邹璇;三种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作用及对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5 毕文婷;不同脱敏方法对牙本质表面微结构形态及树脂粘接剂粘接力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6 陈亚栋;不同龋坏程度下牙本质表面形态的AFM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林东;两种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扫描电镜观察[D];山东大学;2012年
8 高晓丽;两种脱敏剂对活髓牙全冠粘结剂强度影响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亚亚;脱敏剂对单组份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微拉伸强度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2年
10 李苗健;应用牙本质脱敏剂对粘接剂与牙本质间粘接强度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710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7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