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不同酸蚀体系对牙本质粘接界面纳米渗漏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09:20
【摘要】: 目的: 本实验以离体前磨牙为研究对象,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酸蚀体系和时间对牙本质粘接界面纳米渗漏的影响,评价粘接剂边缘封闭性,以期寻找合适的酸蚀时间与方法,为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将45颗离体前磨牙,分别用320目、400目、600目碳化硅砂纸在流水冲洗下预备出牙本质粘接面玷污层。随机分为5组,除E组5颗外,A组、B组、C组、D组每组10颗牙,分别酸蚀0s、15s、30s、45s后再分别使用SB和PB粘接剂处理每个亚组5颗牙;E组:使用AP粘接剂;制件,银染后制作电镜标本,SEM下观察并照相。 结果: 1.SEM观察 A组中未见银染颗粒,未见纳米渗漏;其余组均可见银的积聚,呈线状或点状,纳米渗漏程度不一,B组与E组最少,D组SB亚组最多。 2.NIH Image数据分析 A组为零;B组的SB与PB亚组纳米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中SB亚组产生的纳米渗漏比PB亚组产生的纳米渗漏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B和PB在不同酸蚀时间下(除不酸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产生的纳米渗漏值随酸蚀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E组AP与B组SB和PB相比,纳米渗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组、D组的纳米渗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按操作要求的AP粘接后产生的纳米渗漏均比酸蚀30秒或45秒后分别使用SB和PB粘接剂产生的纳米渗漏小。 结论: 1.全酸蚀粘接系统与自酸蚀粘接系统均能产生纳米渗漏; 2.全酸蚀粘接中,牙本质粘接界面的纳米渗漏随酸蚀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SB受酸蚀时间影响的程度较PB大; 3.自酸蚀粘接剂AP与全酸蚀粘接剂SB、PB在酸蚀15秒后产生的纳米渗漏无显著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R783
【图文】:

粘接


E组AP粘接100OX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昭娜;武明轩;杨冬茹;李淑娟;张金良;;Nd:YAG激光对自酸蚀粘结系统和牙本质粘结力的影响[J];北京口腔医学;2008年03期

2 汪饶饶;王胜华;王小平;石红军;黄雯;;冷热循环对纳米填料树脂与牙本质粘接界面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07年06期

3 王俊成;韩淑凤;苏东华;赵信义;;人工唾液浸泡对牙本质粘结界面纳米渗漏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08年06期

4 闫晶;赵信义;施长溪;沈丽娟;康彪;;3种粘结剂对龋损内层牙本质粘结强度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5 赵三军;陈吉华;;酸蚀时间对牙本质粘接界面纳米渗漏和粘接强度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6 康彪,赵信义,唐立辉,陈萍,刘峰;冷热循环对牙本质黏结界面纳米渗漏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年11期

7 王俊成;何惠明;赵信义;王彬;越野;;循环加载对牙本质黏结界面纳米渗漏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7年03期

8 赵三军;陈吉华;侯锐;;黏结面润湿度对牙本质黏结界面纳米渗漏和黏结强度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年08期

9 赵三军;陈吉华;;口内耐久实验对牙本质黏结强度和黏结界面纳米渗漏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8年09期



本文编号:2719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719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6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