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安氏三类错(牙合)畸形的尼泊尔人与中国人的牙齿大小与牙弓长度的研究与比较

发布时间:2020-06-18 12:04
【摘要】: 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测量与比较安氏三类错牙合畸形的尼泊尔人与中国人的牙齿宽度与牙弓长度,Bolton指数即前牙比与全牙比及牙弓拥挤度。本研究是通过比较安氏三类错牙合畸形与正常牙合的尼泊尔人与中国人的前牙比与全牙比,找出安氏三类错牙合畸形是否存在牙齿宽度不调。 方法:在39副安氏三类错牙合畸形的模型上,测量牙齿的近远中向宽度和牙弓长度。受试者的年龄在15-24岁。在模型上用游标卡尺测量牙齿宽度,用黄铜丝测量牙弓长度。这些受试者有17个中国人,22个尼泊尔人。通过测量牙齿宽度和牙弓长度计算Bolton指数前牙比和全牙比。计算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相关系数,进行了配对t检验,一组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受试者之间的比较。 结果: 安氏三类错牙合畸形的尼泊尔人的牙齿宽度变异大于相应的中国人。1.牙齿大小:中国人和尼泊尔人的上颌侧切牙平均宽度为6.91mm,7mm、上颌尖牙平均宽度为7.97mm,7.54mm、右上颌第二前磨牙平均宽度为7 mm,7.13 mm有较大差异(p=0.02, p=0.01, p=0.03)。中国人和尼泊尔人的下颌牙没有显著差异,尼泊尔人男性女性的右下颌侧切牙平均宽度为6.30mm,5.83mm,左下颌第二前磨牙平均宽度为7.30mm,7.25mm,右下颌第一磨牙平均宽度为11.4mm,10.83mm有显著差异(p=0.035, p=0.032, p=0.049)。尼泊尔人男性女性的右上颌第二前磨牙有差异平均宽度为6.9mm, 7.33mm。(p=0.02)中国人男性女性在上颌牙齿大小无显著差异而下颌尖牙,右下颌第一磨牙平均宽度为11.36mm,11 mm有差异(P=0.041,P=0.00)。 2.Bolton指数: 尼泊尔人的OR值为90.42,AR值为78.76,而中国人的OR值为89.58,AR值为78.16.在安氏三类错牙合畸形的尼泊尔人与中国人的OR值与AR值没有显著差异。在尼泊尔人中OR值超过Bolton均值2个标准差的占14%(X-2S占0%,X+2S占14%),AR值超过Bolton均值2个标准差的占45.4%(X-2S占13.6%,X+2S占31.8%)。中国人中OR值超过Bolton均值2个标准差的占70.6%%(X-2S占29.4%,X+2S占41.2%),AR值超过Bolton均值2个标准差的占40.8%(X-2S占29%,X+2S占11.8%)。 尼泊尔人的正常牙合OR值与AR值(OR=91.22,AR=78.04)与安氏三类错牙合畸形的OR值与AR值(OR=90.41,AR=78.76)没有显著差异(P=0.251,P=0.438)。 中国人的正常牙合OR值与AR值(OR=91.5,AR=78.8)与安氏三类错牙合畸形的OR值与AR值(OR=89.58,AR=78.16)没有显著差异(P=0.09,P=0.58)。 尼泊尔人的OR值在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AR值有显著差异(P=0.02)。男OR=91.95,AR=79.63女OR=89.13,AR=78.50中国人的OR值与AR值在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男OR=89.23,AR=78.28女OR=90.22, AR=78.50。 3.牙弓长度: 安氏三类错牙合的尼泊尔患者的上颌牙弓长度:男性是79.5mm,女性是77mm;下颌牙弓长度:男性是73.8mm,女性是69.25mm。安氏三类错牙合的中国患者的上颌牙弓长度:男性是76.18mm,女性是69.25mm;下颌牙弓长度:男性是64.36mm,女性是65.16mm。 尼泊尔和中国人的上下颌牙弓长度没有统计学差异。尼泊尔人的上颌牙弓长度在男性女性之间有显著差异,但下颌牙弓长度在男性女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 尼泊尔人比中国人的牙齿大小变异大。 尼泊尔人的牙齿宽度大小在男女值间没有显著差异,而中国人在上颌第二前磨牙及上颌第一恒磨牙男女之间有显著差异。 尼泊尔人与中国人的OR值与AR值没有显著差异。 尼泊尔人上牙弓长度在男性女性之间差异显著。尼泊尔人下牙弓长度在男性女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中国人上下牙弓长度在男性女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78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加义;姚军;;儿童牙和牙弓生长发育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8年01期

2 邓凯雄;刘进;郭鑫;韩剑丽;;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三十一)——750名青少年牙弓后段生长情况的调查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3 孟静;丁勇;赵春洋;谷妍;;基于贝塔函数探究牙弓曲线的主要决定因素[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姜金刚;张永德;;牙弓曲线发生器的运动规划与仿真[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5 叶消暑;基骨、牙弓、牙量的相关性研究与应用探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87年02期

6 李忠南;用全牙弓软塑胶鉭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7 杨静;;成人牙弓狭窄型安氏Ⅱ~1错鉭畸形[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年07期

8 胡颂玉;程筱胜;戴宁;袁天然;俞青;;牙弓拥挤度分析技术研究[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年12期

9 潘晓岗;钱玉芬;翁思恩;冯齐平;于泉;;采用四点还原法进行牙弓弓形绘制[J];上海口腔医学;2008年02期

10 王夏衡;高平;;短牙弓修复法的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巍然;马宁;;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牙弓间横向关系的不调及正畸矫治后变化的探讨[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缪耀强;;正畸治疗后牙弓稳定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探讨[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聂琼;林久祥;;错鉭畸形牙弓对称性分析与比较(圆锥曲线模拟法)[A];第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4 张付云;;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中“牙弓整平步骤”的科学运用[A];第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5 周欣荣;厉松;;自锁矫治技术矫治前后牙弓变化的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葛元输;刘进;郭鑫;李会民;;乳牙反鉭矫治后硬组织及牙弓长度的改变[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孙序;;一种新型TiNi牙弓系的相变[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奇峰;修复牙牙弓线提取及磨牙冠数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段银玲;短牙弓及后牙中断牙弓对合稳定及颞下颌关节健康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1年

3 李克非;口周力的测量及与牙颌形态的相关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栋;福建省政和县儿童牙弓和腭穹发育的六年纵向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2 夏青;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下牙弓关系和牙弓对称性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4年

3 夏丽;牙弓长度计算机测量分析系统的建立[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4 安英杰;辽宁籍汉族大学生正常(牙合)牙、牙弓、基骨弓的形态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1年

5 孙留振;骨性Ⅲ类错(牙合)牙弓与基骨弓协调性及牙齿代偿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6 孙圣军;短牙弓治疗法对咀嚼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邱婧;中国汉族成人正常(牙合)牙、基骨及牙弓形的测量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8 孙加义;福建省政和县儿童牙弓和腭弓生长发育的纵向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9 米振林;中国撒拉族正常合青少年牙、牙弓、基骨的测量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10 陈晶晶;安氏Ⅱ~1类错(牙合)牙弓与基骨形态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19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719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a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