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电化学腐蚀后钛合金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8 18:24
【摘要】: 钛和钛合金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在口腔医学领域内主要是颅颌面外科和牙种植体上的应用。目前钛合金在牙种植体上的应用主要以第一代钛合金(Ti6Al4V)为代表。为增加牙种植体的表面积和表面生物活性,增强骨整合,所有的牙种植体都需要进行特殊的表面处理。 本课题组采用电化学腐蚀的方法处理钛合金的表面,使其形成微米-纳米双结构的表面来增加骨结合面积同时促进骨的早期愈合,提高钛合金的生物学性能。 新型的钛合金材料应用于临床前需要进行生物相容性检验。本研究以ISO 7405:1997和YY/T 0127.4--1998为标准,通过溶血试验、骨埋植试验检测电化学腐蚀后钛合金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结果显示: 1.溶血试验:电化学腐蚀后钛合金的溶血率为0.478%,小于5%,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无破裂,表明电化学腐蚀处理后的钛合金无潜在毒性。 2.骨埋植试验:电化学腐蚀后钛合金和对照组植入兔胫骨后大体观察无组织炎症反应,于术后4周、8周、12周标本HE染色观察未见炎性细胞积聚及纤维组织包裹、无骨吸收,表明电化学腐蚀处理后的钛合金在体内无潜在毒性。 综上所述,电化学腐蚀处理后的钛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在应用于临床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83.1
【图文】:

试管,人血,中保,平行样


m 处的吸光度值为 0.8±0.3,将稀释的抗凝人血储存于 4°C 中实验步骤将上述所有试管置于温度为 37℃的恒温水浴箱中保温 30min每一个试管中加入稀释抗凝人血 0.2ml,轻轻混匀,继续于恒中保温 60min(图 2.2)。所有试管经离心(3000r/min,5m图 2.3 ,2.4),吸取上清液置分光光度计比色皿中,于 545量吸光度。三个平行样吸光度值的平均值为其吸光度值。阴性吸光度值不应大于 0.03。阳性对照的吸光度值应为 0.8± 0.3。

电化学腐蚀后钛合金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000r/min,5min离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耀;刘嘉俊;孟玉坤;;牙科合金腐蚀行为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2 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毒理学小组;奚廷斐;;医用装置生物相容性评价指南[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1988年01期

3 吴华,朱通伯,杜靖远,洪光祥,孙淑珍,徐小红;磁性多孔磷酸三钙陶瓷的生物相容性分析[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92年01期

4 顾延;;聚乳酸在骨组织内的吸收、生物相容性和固定性能[J];国际骨科学杂志;1992年01期

5 徐大年;黄豪萍;金美英;吴军;;新型胶状基托树脂的研究[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1993年03期

6 刘阳,孙玉鹗,黄孝迈,江朝光,郭锦芳,成玉英;镍钛记忆合金气管内植入的医学基础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96年03期

7 文学军,严洪海,张宁,赵士芳,曹征旺;表面等离子渗氮处理钛的生物相容性评价──3.耐腐蚀性能评价[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1997年01期

8 王芹;汪竹平;戈扬;张冬梅;田月洁;刘修鑫;;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与生物活性骨水泥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1998年04期

9 梁卫东,石应康;细胞培养法评价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9年01期

10 刘敬肖,杨大智,王伟强,陈吉华,蔡英骥;表面改性在生物医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J];材料研究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雁冰;刘莉;李瑛;王福会;;纯Fe在固态NaCl和水蒸汽协同作用下电化学作用机制研究[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2 刘北兴;李国爱;吴宜勇;;电场热处理对1420合金抗蚀性能的影响[A];全国材料理化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物理测试部分)[C];2002年

3 胡高茜;赵峰;;电化学腐蚀方法测冷弯帽型截面残余应力[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赵峰;李成玉;;电化学腐蚀方法测试冷弯薄壁型钢的残余应力[A];钢结构工程研究(三)——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兰汉焰;邱兴智;沈志恒;;电化学腐蚀对屏蔽效能的影响及其防护[A];第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3年

6 巨勇;李研;张祯;胡君;李伟娜;李广涛;;新型含甾体/三萜骨架功能分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郑小龙;张西正;胡平;李瑞欣;张春秋;王贵林;;聚羟基丁酸酯/羟基磷灰石可吸收骨折内固定材料性能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张民;卫小春;王建生;;可注射性含硅磷酸钙骨水泥促进成骨的实验研究[A];第18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9 孙艳荣;张靠民;范涛;;羟基磷灰石形貌调控及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晓农;鹿浩;王雨生;魏小飞;苏志强;;PNIPAM-PEG微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冯海波;医用镁合金极具发展前景[N];广东科技报;2011年

2 王燕宁邋丁秀玉;铜铝管怎样使空调既节能又长寿?[N];科技日报;2008年

3 民泾;EPCs捕获技术改善支架生物相容性[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王镐;医学用钛量增长明显[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年

5 通讯员 姚春雨、钱勇 记者 范又;新型生物可降解性血管内支架研制成功[N];光明日报;2003年

6 凤慧;全球医药塑料产量5年内将达45亿公斤[N];中国包装报;2010年

7 顾纪清;如何防止建筑钢结构被“蚕食”[N];建筑时报;2006年

8 记者 刘志良;金银币何以遭到腐蚀[N];金融时报;2007年

9 章南彪 王水木 王建祥;建筑与环保[N];建筑时报;2006年

10 王富东;民用飞机的防腐与维护[N];中国民航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仲如;新型全镍钛合金室间隔封堵器的研制及动物实验[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2 杨春露;珍珠层人工骨骨诱导作用及相关机制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3 蒋玉荣;硅基三维结构电化学腐蚀技术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嫦君;干眼症缓释泪道栓设计关键技术及其相关性能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陈鹏;PHEMA/SiO_2/n-HA凝胶膜的制备和生物相容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6 周康;可携式人工泵肺的生物相容性评价[D];中南大学;2011年

7 郑修军;纵行神经束内电极的生物相容性及其记录的信号在电子假手控制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陈华;医用外科级α-半水硫酸钙的研制及其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9 马茂;壳聚糖—类人胶原蛋白海绵的生物相容性及止血效果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曹鼎;高分子量聚乳酸基三维纳米纤维结构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鹏;镀金对改善镍铬合金表面性能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2 杨立明;电化学腐蚀后钛合金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刘时兵;生物工程用新型低弹性模量钛合金材料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姜海英;氟处理AZ31B生物可降解镁合金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5 贺亚敏;几种医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D];东南大学;2003年

6 白雪;磁感应肿瘤热疗用镍铜热籽生物相容性的研究[D];佳木斯大学;2007年

7 王涛;氰基丙烯酸酯在小梁切除术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8 段志广;类人胶原蛋白止血海绵的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王上元;载阿伦磷酸钠丙烯酸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刘彩霞;电化学腐蚀多孔硅光致发光特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33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733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7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