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改良术式修复面横裂的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20-07-15 04:59
【摘要】:目的:通过对面横裂(Transverse Facial Cleft,TFC)传统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改进,探讨一种更能取得优良术后效果的修复面横裂的手术新方法。方法:对2014年至2017年我院收治的27例患儿进行了分析评估。通过改良设计下唇红唇粘膜三角瓣和上唇矩形粘膜瓣转位,联合外翻褥式缝合重建口轮匝肌,口角外侧单个“Z”成形,皮肤直线缝合的方法修复面横裂。术后对施行该手术的患儿进行为期至少6个月,最长3年的随访观察,评价整复效果。结果:27例患儿术后均获得双侧对称的口角。与术前相比,21例合并有半侧颜面发育不全的(Hemifacial Microsomia,HFM)患儿下面部外观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患侧先天组织较少,术后患测面颊仍稍欠丰满;其余6例单纯面横裂患儿患侧面颊均丰满对称。在早期随访期间,大多数患儿在口角活动时仍可见轻微瘢痕,但随着时间延长,瘢痕逐渐减轻,口唇活动(张口、嘟嘴、大笑、大哭等)时基本对称。结论:通过此改良手术方法修复的面横裂患儿术后可以获得静止状态下的对称口角;活动状态下自然的口唇,且瘢痕极轻,患儿面容显著改善。故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可靠且优良的修复面横裂的新型手术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82.2
【图文】:

唇缘,口角,唇部,下唇


唇部定点测量标记:健侧口角 A,E 在下唇缘 A 附近 4mm 或 5mm。从 A 点到比从 A1点到患侧唇峰的距离长 2mm 或 3mm。下唇正常中点 D,E1到 D 的距离到 D 的距离短 2mm 或 3mm。A2位于 E1的外侧 4mm 或 5mm。1 Anthropometric landmarks: The non-cleft commissure A. E was 4mm or lower labial edge. The distance from A to the non-cleft side peak of Cupid’an the distance from pointA1 to cleft side peak of Cupid’s bow for 2mm ort D. The point E1 was also positioned 2mm or 3mm shorter in distance to Dfrom E to D. The point A2 was 4mm or 5 mm lateral to E1

黏膜瓣,红唇,上唇,矩形


部定点测量标记:健侧口角 A,E 在下唇缘 A 附近 4mm 或 5mm。从 A 点到健从 A1点到患侧唇峰的距离长 2mm 或 3mm。下唇正常中点 D,E1到 D 的距离也到 D 的距离短 2mm 或 3mm。A2位于 E1的外侧 4mm 或 5mm。nthropometric landmarks: The non-cleft commissure A. E was 4mm or 5 wer labial edge. The distance from A to the non-cleft side peak of Cupid’s b the distance from pointA1 to cleft side peak of Cupid’s bow for 2mm or 3. The point E1 was also positioned 2mm or 3mm shorter in distance to D thfrom E to D. The point A2 was 4mm or 5 mm lateral to E1

下唇,唇部,三角形


图 3 下唇湿唇部三角形瓣转移e excessive triangular mucosa and submucous tissue on the superioexcised to contain a triangular mucosa flap in the lower lip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伟;代天均;陈亮;李晓格;;口外三角瓣联合口轮匝肌解剖复位矫正大口畸形的临床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年04期

2 朱光辉;卢彬;张树青;高培培;池朝玲;方绍伟;;先天性面横裂62例整复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4年15期

3 张来健;徐伟;王浩;陈志;刘力嘉;;三角形红唇黏膜瓣在功能性面横裂整复术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2011年12期

4 张勇;杨育生;吴忆来;梁峗;李宏权;王国民;;直线法修复30例面横裂的效果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年06期

5 李志军;;鳃弓综合征1例[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0年05期

6 费伟;尹明平;李铮;沈志浩;廖楚航;;肌功能性重建在面横裂整复中的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8年03期

7 范志朋;面横裂的研究现状[J];北京口腔医学;2003年02期

8 代礼,朱军,吴艳乔,周光萱,王艳萍,缪蕾;面横裂畸形围产儿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2756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756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e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