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纳秒脉冲电场增强树突状细胞抗原吞噬及呈递能力治疗舌鳞癌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6 16:07
【摘要】:背景:舌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鳞癌之一,约占口腔癌的1/3~1/2。常规手术治疗、化疗及放疗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其五年生存率,但均存在较大副作用。由于免疫疗法的诸多独特优势,其在舌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方面展现了巨大潜力。然而,免疫治疗的效果受限于相关免疫细胞对肿瘤抗原的吞噬效率。方法:从人外周血提取树突状细胞。利用纳秒脉冲电场提高树突状细胞对Cal-27细胞抗原的吞噬呈递能力,通过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同孵育,获得特异性T细胞用于舌鳞癌的治疗。利用Annexin V-FITC/PI评价该方法的生物安全性。通过荧光标记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纳秒脉冲对树突状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混合淋巴细胞最终对Cal-27细胞的杀伤效率。结果:施加5 kV和10 kV纳秒脉冲电场可使树突状细胞吞噬Cal-27细胞裂解蛋白的量均约提高约40%,施加15 kV纳秒脉冲电场时约提高约150%,施加20 kV纳秒脉冲电场可提高约200%。当场强5 kV、10 kV、15 kV以及20 kV场强的纳秒脉冲电场均不会引起严重的细胞凋亡与死亡。15kV和20kV纳秒脉冲处理组的混合淋巴细胞体外杀伤Cal-27细胞的效率显著提高。结论:15 kV和20 kV场强的纳秒脉冲电场可以通过增强树突状细胞的抗原吞噬及呈递能力,提高对舌鳞癌Cal-27细胞的特异性免疫杀伤。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39.86
【图文】:

癌症,口咽癌,男性,美国


018年美国各种癌症的新发病例,其中口咽癌是男性第八大高发癌症[1]

免疫系统,肿瘤细胞


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纳秒脉冲电场增强树突状细胞抗原吞噬及呈递能力治疗舌鳞癌的初步研究1.2 癌症免疫疗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癌症免疫疗法有望攻克肿瘤。例如,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患者较健康人显示了更高的癌症发病率[13,14],提示免疫系统具有消除肿瘤的潜力。在癌症相关免疫反应的清除阶段,正常细胞发生细胞转化,即形成肿瘤细胞,肿瘤细胞积累到一定阈值时,固有免疫(NKT、NK、γ T 细胞)能够识别肿瘤细胞,并且释放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最初释放的 IFN-γ,能够启动固有免疫应答的级联反应[15-17],导致部分肿瘤细胞死亡[18,19]。死亡的肿瘤细胞或肿瘤细胞碎片被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摄取,运送到引流淋巴结[20]。活化的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杀伤活性,能够控制肿瘤的生长[21,22]。同时在引流淋巴结中,在树突状细胞的帮助下,肿瘤抗原特异性 CD4+T 细胞和 CD8+T细胞形成[23-26]。CD4+T 细胞和 CD8+T 细胞沿着趋化因子梯度归巢到肿瘤部位,识别并杀伤表达特定肿瘤抗原的肿瘤细胞[27]。(图 1-2)

癌症,免疫系统,肿瘤细胞


增强适应性免疫应答。因此,树突状细胞是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能够调控免疫系统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方式[20]。癌症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可分为三个阶段[28]。第一阶段,免疫系统通过免疫监视,识别并杀伤新生的肿瘤细胞,此称为“清除阶段”[31]。若免疫系统清除了全部的肿瘤细胞,则肿瘤被治愈。若清除不彻底,即肿瘤细胞在经历免疫系统选择的过程中发生变异,肿瘤细胞抵抗免疫系统攻击的能力增强,则肿瘤细胞既不能被免疫系统完全清除,又迫于免疫系统的清除压力不能无限增殖,此时癌症与免疫系统的力量达到动态平衡,为第二阶段,称为“平衡阶段”,对应临床上则为带瘤生存阶段,可维持较长时间[32]。一旦肿瘤细胞发生足以打破动态平衡的变异,即进入第三阶段,肿瘤细胞的恶性变异使其不能被 T 细胞识别,不能被诱导凋亡,从而能够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此称为“逃逸阶段”。在此阶段,肿瘤会释放免疫抑制分子到微环境中,致使免疫系统对肿瘤耐受。二者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癌症编辑了免疫系统[20],使免疫系统逐渐失去抗癌的作用,癌症持续发展,直至个体死亡。(图 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重度牙周炎诊断标准及特殊人群牙周病治疗原则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7年02期

2 王安训;;舌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研究进展[J];口腔疾病防治;2016年05期

3 郑建毅;何闻;;脉冲功率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综述[J];机电工程;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莫登斌;Blumlein型纳秒脉冲发生器的研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58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758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3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