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和中原汉族成人下颌部测量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31 17:43
   研究背景和目的人体形态学对人体特征、历史演变和自然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其研究方法涉及众多学科,人体测量学是其基本方法之一。人体测量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特征的学科,通过测量体表数据,建立数据库,从而为人体形态相关专业,如法医学、人类学、模具和服装设计以及整形美容医学等提供基础数据。整形美容外科的发展和人的审美相关,而人体测量学可以量化审美标准,所以人体测量学可以促进整形美容外科发展。整形美容外科研究的重心是面部形态,目前对于面部形态的测量研究主要集中在眼、耳、鼻等部位,下颌部的测量研究较少,而下颌是面部的基底,其形态结构直接决定了面部形态,如下颌角肥大、颏部前凸或后缩、外伤后局部畸形以及先天发育异常会影响面部美观。在整形美容实践过程中,运用科学、简便的方法测量和分析人体下颌部数据,可以协助建立相应的人体数据库,并且对整形美容外科下颌相关手术的术前设计、手术操作以及术后预测有指导意义。对比研究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和中原汉族成人之间下颌形态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探究下颌部测量指标和面部各测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比较直接测量法和三维扫描测量在下颌部不同指标测量的实用性,不仅可以丰富人类测量数据库,为不同种族人群下颌部施术提供数据支持、术中指导及术后疗效的预测评判,也为种族之间形态差异的进一步基因研究打下基础。方法测量定点和项目测量定点包括发缘点、鼻根点、额颞点、鼻下点、鼻尖点、口裂点、上唇中点、下唇中点、口角点、颏上点、颏前点、颏下点、下颌角点、瞳孔点、耳下附着点、颧弓下点、颈颏点。测量项目包括身高、体重、额最小宽、面宽、两下颌角间宽、口裂宽、容貌面高、形态面高、上唇高、唇高、下颌体长、下颌支长、侧面宽、下颌曲线长、下颌角、两下颌体角、颈颏角。直接测量法采用直脚规、弯脚规对直线指标进行测量;采用数显角度尺和美容测量规对角度指标进行测量;采用皮尺对曲线指标进行测量。三维扫描测量法采用手持式多功能高精度彩色三维扫描仪EinScan-Pro进行3D扫描,获得人体头面部三维数据,利用图形处理软件proeWildfire 5.0进行3D文件的加工和测量。数据处理数据录入应用的是Excel 2016,数据分析应用的是SPSS 21.0,其中多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分析应用的是方差分析,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分析应用的是独立样本的T检验,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应用的是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1.直接测量法显示中原汉族正常成人身高、体重、额最小宽、面宽、两下颌角间宽、口裂宽、容貌面高、形态面高、上唇高、唇高、下颌体长、下颌支长、侧面宽、下颌曲线长、下颌角、两下颌体角、颈颏角的结果(?±)分别为(166.7±8.2)cm、(65.3±13.3)Kg、(110.2±9.4)mm、(150.5±11)mm、(123.9±8.5)mm、(54.2±3.4)mm、(184.8±10.8)mm、(117.1±12)mm、(26.9±4)mm、(20.4±4)mm、(108.8±11.5)mm、(49.5±9)mm、(57.3±4.7)mm、(248.4±16.5)mm、(124.2±5.5)度、(71.7±6.6)度、(134.2±16.8)度,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正常成人相应结果为(169±7.1)cm、(66.9±7.4)Kg、(105.8±8)mm、(144±7.9)mm、(121.6±9.3)mm、(47.4±1.7)mm、(191.2±7.8)mm、(122.1±7.8)mm、(22.4±2.2)mm、(17.6±1.8)mm、(124.3±15.1)mm、(55.2±6.2)mm、(63.7±7.2)mm、(268.8±19.2)mm、(128.6±6.6)度、(60.8±4.8)度、(139.1±10.6)度。2.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和中原汉族成人之间,年龄、体重、额最小宽、面宽、两下颌角间宽和口裂宽没有明显差异,身高、容貌面高、形态面高、唇高、上唇高、下颌支长、下颌体长、侧面宽、下颌曲线长、下颌角和颈颏角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青年和中青年的测量数据差异比较显著的是下颌体长、下颌支长、下颌曲线长和两下颌体角;中年和中老年的差异比较显著的是容貌面高、形态面高、上唇高、唇高、下颌曲线长和下颌体角。3.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和中原汉族的同一种族之间,下颌角和年龄具有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下颌角呈现出先变小后趋于稳定,然后又逐渐上升的趋势,下颌角和BMI不具有相关性。两下颌体角和面型、下颌体长、两下颌角间宽具有相关性,随着两下颌体角的增大,下颌支长减小而两下颌角间宽逐渐增大。两下颌角间宽和额最小宽、面宽、下颌体长、下颌曲线长呈正相关。颈颏角和BMI呈正相关。4.三维扫描数据和直接测量数据统计结果基本一致,两下颌体角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维扫描数据测得下颌曲线曲率男性均值为3.12,范围为2.11-3.96,女性均值为6.01,范围为4.31-6.17。颏部曲线曲率男性均值为5.65,范围为4.31-6.85,女性均值为6.50,范围为4.04-7.41。结论1.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和中原汉族成人的下颌部测量指标存在差异。横向测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纵向测量指标容貌面高、形态面高、上唇高、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成人两下颌角间宽和下颌曲线较中原汉族成人长,两下颌体角较中原汉族成人小,这可能和种族差异有关。3.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和中原汉族的同一种族之间,下颌角和年龄相关,和BMI不具有相关性,下颌角的大小不能体现一个人的肥胖程度,随着BMI的增加,颈颏角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两下颌体角和下颌体长呈负相关,和两下颌角间宽呈正相关。下颌部曲率的大小和性别有关,统计结果显示女性大于男性。4.三维扫描测量法和直接测量法在线性指标测量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角度指标两下颌体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维扫描测量法通过对曲率的测量可以评价下颌曲线和颏部曲线的弯曲层度,指导临床整形美容手术的术前设计和术后效果评估。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82.2
【部分图文】:

弯脚规,直尺,卷尺


弯脚规B卷尺和直尺C直脚规

弯脚规,卷尺,直尺,三维扫描仪


数显角度尺B美容测量规CEinScan-Pro三维扫描仪ABC

角度测量,下颌


下颌部角度测量标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义战;;推拿四法[J];国医论坛;1987年02期

2 刘赛维;;应用“双Z”成形术治疗下颌部瘢痕畸形[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1993年02期

3 沈彤,周敏,居峰;飞行员下颌部撕裂伤术后放飞一例[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4 孟令刚;;骆驼下颌部化脓性窦道创的治疗[J];中国兽医杂志;2013年09期

5 周波;;一次性口罩在下颌部伤口换药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年06期

6 金海亮,闫会良,李合作,李留海,侯玉才,刘素芬;驴下颌部结石病例[J];中国兽医杂志;1999年10期

7 徐山淡;下颌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X线诊断(附5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年03期

8 王立广;李明明;;拳击下颌部致基底动脉撕裂死亡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5年04期

9 黄秋红;周炳荣;郭娴菲;骆丹;;皮肤混合瘤1例[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1年03期

10 李蕾;郭玉香;;皮肤恶性淋巴瘤一例报告[J];吉林医学;199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伟;新疆巴州地区维吾尔族和中原汉族成人下颌部测量分析[D];郑州大学;2019年

2 单保磊;Narcotrend额部替代电极位置与标准电极位置间麻醉深度指数的比较[D];吉林大学;2016年

3 梁茜;“薇拉美软组织提拉带联合PDO锯齿线悬吊法”在轻中度面中、下部面部提升治疗的应用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64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64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2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