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泌尿论文 >

等离子柱状电极对经皮肾镜术中肾实质出血点止血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9 15:08

  本文关键词:等离子柱状电极对经皮肾镜术中肾实质出血点止血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经皮肾镜术中使用等离子柱状电极对经皮肾通道的肾实质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的疗效。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因上尿路结石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病例中,60例观察到肾实质明确出血点,以此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术中用等离子柱状电极对出血点电凝止血,对照组(30例)出血点不予电凝止血,其余处理两组均按通常做法留置肾造瘘管,使用相同止血药物。术后连续72小时收集每24小时全部尿液,拔除肾造瘘管后再收集24小时全部尿液,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24小时尿液中血红蛋白浓度并根据尿量计算出24小时尿液中的血红蛋白总量,以此作为术后出血量的指标。使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出血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术后第一个24小时实验组平均丢失的血红蛋白量(4.61±0.77g)明显低于对照组(7.79±1.82g),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二个24小时实验组平均丢失的血红蛋白量(1.45±0.63g)明显低于对照组(3.98±1.74g),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三个24小时实验组平均丢失的血红蛋白量(0.13±0.12g)略低于对照组(0.23±0.47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肾造瘘管后24小时实验组平均丢失的血红蛋白量(1.15±0.57g)明显低于对照组(3.37±1.23g),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窗口期内实验组平均丢失的血红蛋白总量(7.34±1.85g)明显低于对照组(15.37±4.34g),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2例患者拔除肾造瘘管后出现一过性肉眼血尿,经保守治疗后血尿消失。结论:对于PCN术中肾实质小出血点,术后均能自行止血,但是术中用等离子柱状电极对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尤其能明显减少术后第一天和拔除肾造瘘管后24小时内的失血量。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 出血 等离子柱状电极 电灼术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99.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1章 引言10-12
  • 第2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12-18
  • 2.1 一般资料12-13
  • 2.1.1 研究对象的确立及入选标准12
  • 2.1.2 病例的排除标准12
  • 2.1.3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2-13
  • 2.2 手术设备与手术方法13-15
  • 2.2.1 手术设备13
  • 2.2.2 术前准备13
  • 2.2.3 麻醉与体位13
  • 2.2.4 定位穿刺13-14
  • 2.2.5 扩张建立经皮肾通道及碎石14
  • 2.2.6 检查肾实质穿刺通道有无活动性出血点,对实验组患者电凝止血14
  • 2.2.7 术后处理14-15
  • 2.2.8 标本的收集和处理15
  • 2.3 测定术后出血量15
  • 2.4 应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标本血红蛋白浓度并计算出血红蛋白量15-17
  • 2.4.1 原理15
  • 2.4.2 操作方法15-16
  • 2.4.3 测量标本的吸光度16-17
  • 2.4.4 标本血红蛋白总量的计算17
  • 2.4.5 废液的处理17
  • 2.5 统计学方法17-18
  • 第3章 结果18-26
  • 3.1 临床资料18-19
  • 3.2 两组术中碎石时间的比较19
  • 3.3 两组术后第一个24小时丢失血红蛋白量的比较19-20
  • 3.4 两组患者术后第二个24小时丢失血红蛋白总量的比较20-21
  • 3.5 两组术后第三个24小时丢失血红蛋白总量的比较21-22
  • 3.6 两组拔除肾造瘘管后24小时丢失血红蛋白量的比较22-23
  • 3.7 两组术后丢失血红蛋白总量的比较23-24
  • 3.8 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的下降值24-25
  • 3.9 其他并发症25-26
  • 第4章 讨论26-32
  • 4.1 关于MPCNL26-27
  • 4.2 关于PCN术中对通道的处理27-28
  • 4.3 关于失血量的测定方法28-29
  • 4.4 关于等离子柱状电极29-30
  • 4.5 本方法的局限性30-32
  • 第5章 结论32-33
  • 致谢33-34
  • 参考文献34-39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39-40
  • 综述40-51
  • 参考文献47-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艺蕾;钟百书;许顺良;沈柏华;谭付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严重出血的介入治疗[J];中华医学杂志;2014年30期

2 李建胜;崔鹏;卢美美;马健;;高频电刀与低温等离子对儿童扁桃体组织热损伤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19期

3 莫乃新;吕忠;史红雷;吴斌;王旭刚;冯伟;钟敏;魏汉平;施云峰;杨凌云;陈国平;;Gyms等离子柱状电极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通道止血的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2013年10期

4 刘柏隆;杨飞;湛海伦;卢扬柏;黄洁夫;朱康顺;许长谋;周祥福;;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介入治疗的时机选择[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年03期

5 吴建华;;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铸型结石治疗中的效果与安全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01期

6 傅恩君;王金根;贾灵华;;经皮肾镜取石术中两种肾穿刺辅助方法的比较[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年06期

7 阚雪梅;尤国兴;赵莲;周虹;;高铁血红蛋白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10年04期

8 熊六林;黄晓波;叶雄俊;李建兴;杨波;许清泉;马凯;陈亮;王晓峰;高健;金龙;陈雷;;经皮肾镜术后肾脏严重出血特点及选择性介入栓塞的时机选择(附13例报告)[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4期

9 黄宗谋;温天奋;植奇明;苏宗明;;mPCNL并发出血的原因及防治[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13期

10 任永才;许维亮;马文尊;尹爱群;付明;;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肾动脉出血的介入治疗[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年05期


  本文关键词:等离子柱状电极对经皮肾镜术中肾实质出血点止血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mjlw/316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f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