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神经保护作用的体外研究
本文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神经保护作用的体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在体外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 EPO)预处理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合适的剂量范围、时间窗。方法取处于生长稳定期的高纯度原代皮质神经元,分为正常对照组、糖氧夺获(OGD)损伤组、rh EPO预处理组。rh EPO预处理组是在不同时间(OGD损伤前24 h、48 h、72 h)给予不同浓度(0.01 U/ml、0.1 U/ml、1 U/ml、10 U/ml、100 U/ml)的rh EPO,最后以MTT比色法检测存活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rh EPO(0.01 U/ml、0.1 U/ml、1 U/ml、10 U/ml)预处理可明显增加OGD损伤的原代皮质神经元的存活率(P0.05),其中当浓度为1 U/ml时保护作用最强(P0.05);rh EPO(1 U/ml)预处理24 h、48 h可明显增加OGD损伤的原代皮质神经元的存活率(P0.05),其中rh EPO预处理48 h的保护作用强于24 h。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与以上结果相符。结论 rh EPO预处理对OGD损伤的皮质神经元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有效浓度为0.01~10 U/ml,其中最佳剂量为1 U/ml,其有效时间窗为OGD前48 h或24 h,最佳干预时间窗为OGD前48 h。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 体外培养神经元 糖氧夺获 神经保护
【分类号】:R743.3
【正文快照】: 近年来,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神经保护作用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利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 E-PO)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以动物模型为主,但rh EPO难以通过血脑屏障,且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干预,本研究于体外建立原代神经元糖氧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蓉;卢明;;铜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对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1年05期
2 韩彩萍,胡长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神经保护作用[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年01期
3 李洪;许志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年06期
4 陈盛;郭松雪;洪远;张建民;;惰性气体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1期
5 王建伟,胡卫星,顾培元,戴建础,吴幼章;硫酸镁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J];江苏医药;2001年03期
6 王成东;雄性大鼠实验性卒中后雌激素介导的神经保护作用[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9年04期
7 廖钊;胡晓;王建怡;;促红细胞生成素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05期
8 李红戈,孙圣刚,童萼塘;年龄因素对3-硝基丙酸预处理对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9 曹德晨,只达石,张赛;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2期
10 唐震宇;阿司匹林的神经保护作用[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婵姬;陆正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徐运;贾佳;王利惠;;Cart因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探讨[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朱辉;刘群;;Z-VAD在急性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何其华;薛冰;王晓民;;雷公藤单体T_(10)对MPP~+损伤和谷氨酸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5 楼小亮;席秋江;胡雪勇;谭建萍;杨宏武;胡金萍;;养血清脑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理研究[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磊;线粒体CB1受体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2 范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付守鹏;β-羟丁酸对LPS诱发的帕金森病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吉林大学;2015年
4 王彤宇;小类泛素修饰蛋白家族成员在脑缺血后的活化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5 马颂华;IL-6神经保护作用的钙离子通道机制及信号转导途径[D];苏州大学;2014年
6 于炳新;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实验性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的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李琴;基因重组NRG-1β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徐保锋;NA-1(PSD-95抑制剂)对新生小鼠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郝玉曼;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诱导的内源性神经保护作用及其炎性机制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惠新晨;17β-雌二醇和GPR30的选择性激动剂G1在小鼠CA/CPR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刘伟真;D-Ser~2-OXM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秦霈;内源性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4 王娇;远程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5年
5 陈海波;孕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6 杨卫民;雌激素对雄性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7 刘晓蕾;EPO-TAT融合蛋白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Akt、ERK通路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8 吴丹;HO-1调控Nrf2-ARE信号通路对脑出血后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9 朱惊雷;Sir2对SCA3/MJD转基因果蝇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与自噬的相关性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2年
10 汪佩林;联合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神经保护作用的体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9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48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