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调控细胞应激颗粒机制的初步探讨
本文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调控细胞应激颗粒机制的初步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丙型肝炎 非结构蛋白5B Ras GTP酶活化蛋白结合蛋白1(G3BP1) 应激颗粒 抑制形成
【摘要】: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为单正链RNA病毒。病毒基因组编码单一开放阅读框,其蛋白多肽前体经切割形成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且非结构蛋白于内质网形成复制复合体,为HCV复制提供场所。HCV极易形成持续性感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体。 已有文献报道HCV感染细胞后,可使细胞产生应激颗粒。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 SG)是细胞在接受包括氧化物,病毒感染等一定程度的外界刺激后而产生的致密颗粒状聚合体,由真核翻译起始复合物,RNA结合蛋白以及停止翻译的mRNA等成分组装成,是细胞应激状态下重要的调节元件。到目前为止,HCV诱生细胞应激颗粒的机制未明,且应激颗粒对HCV持续性感染是否存在影响未知,本研究拟探讨HCV对细胞应激颗粒是否存在调节作用,并应激颗粒的产生对HCV形成持续性感染是否发挥作用。 本研究首先对HCV感染诱生的应激颗粒的组成及性质进行了研究。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明确了HCV (JC1)感染Huh7细胞后所形成的应急颗粒包含四种应激颗粒关键成分,即翻译相关蛋白eIF4G,eIF3A以及RNA结合蛋白G3BP1,TIA-1,故为完整的应激颗粒。同时发现,HCV感染Huh7细胞诱生的应激颗粒能够被氧应激型应激颗粒抑制剂放线菌酮(CHX)有效抑制,确认HCV诱生的应激颗粒典型应激颗粒。 在确认HCV能够诱生典型应激颗粒的基础上,发现HCV感染Huh7细胞后8小时应激颗粒阳性细胞的比例为3%:12小时内,应激颗粒阳性细胞比例上升至8%,在24小时达到峰值13.4%,48小时后回落至10%,72小时又升至13%左右,则表明HCV感染诱生的低水平应激颗粒,并存在波动。同时观察到,相较于包括SFV、MHV等病毒在内的多种RNA病毒在感染早期能够使35%以上的被感染细胞产生应激颗粒,HCV在早期感染建立(即0-12小时内)时期仅诱生少量应激颗粒(约8%)。进而研究发现在应激颗粒诱导剂(亚砷酸钠,NaAsO2)的刺激下,Huh7细胞感染HCVcc病毒8小时与不感染相比,诱生应激颗粒阳性细胞比例显著下调了42%,提示HCV在感染早期具备抑制细胞诱生应激颗粒的能力。 以往研究表明病毒蛋白或核酸具备抑制应激颗粒形成能力,推测HCV早期感染翻译出的病毒蛋白有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抑制应激颗粒形成。于是进一步探讨HCV五种主要病毒蛋白(core、NS3/4A、NS4B, NS5A、NS5B等)对细胞应激颗粒诱生水平的影响,发现在过表达的情况下,仅HCV RNA多聚酶NS5B能够抑制亚砷酸钠诱导产生的应激颗粒(降低约40%),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同时还发现,在表达NS5B并未能诱生应激颗粒的细胞中,应激颗粒组成分子G3BP1与NS5B呈部分共定位。同时NS5B的抑制功能及与G3BP1的共定位在HepaG2源的tet-on-NS5B诱导表达细胞系统中得以验证(降低约42%)。进一步实验证实,NS5B过表达不影响亚砷酸钠诱导PKR激活以及e IF2α磷酸化的水平,表明NS5B抑制应激颗粒的形成发生在e IF2α磷酸化的下游,即应激颗粒装配期,提示NS5B的抑制作用靶点为应激颗粒组成成分。综上所述,NS5B抑制应激颗粒可能发生在装配期,并与G3BP1共定位,同时本室前期曾报道G3BP1与NS5B存在相互作,提示NS5B可能通过直接与G3BP1相互作用以抑制应激颗粒。 为进一步确证NS5B是如何通过与G3BP1相互作用干扰应激颗粒形成,首先明确NS5B负责结合G3BP1的作用区段。构建了G3BP1-GST融合蛋白以及NS5B三段主要截短突变体,利用GST pull-down实验确认了NS5B中间手掌结构段(96-454aa)负责与G3BP相互作用;进而在Huh7细胞过表达NS5B全长及其三段截短体,并用诱导剂诱生应激颗粒,发现仅过表达G3BP1的结合区段(NS5B,96-454aa)与NS5B全长能够抑制应激颗粒的产生(NS5B,96-454aa下降35%;NS5B全长下降38%)。上述实验结果表明,NS5B通过其中间手掌结构段(96-454aa)与G3BP1相互作用而干扰应激颗粒的形成。 研究表明在持续刺激下,应激颗粒中的细胞mRNA会进入降解途径使细胞受损,同时有报道发现HCV诱生的应激颗粒中大量包含有ISG基因mRNA而导致ISG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推测NS5B影响G3BP1抑制应激颗粒的生理学意义可能存在两种解释:一方面防止过量诱生应激颗粒造成细胞必需蛋白供应不足而受损以致影响感染建立,另一方面则通过上调干扰素刺激基因(ISG)的表达以帮助病毒维持低水平复制从而导致慢性化。实验结果显示NS5B不影响应激颗粒对管家基因β-actin的翻译抑制。进一步通过过表达NS5B,干扰素及刺激剂处理等条件模拟HCV感染后病毒蛋白表达,诱生干扰素刺激基因(ISG)蛋白表达与应激颗粒的情况。结果发现NS5B全长及手掌结构段分别显著上调应激颗粒对ISG分子ISG20, APOBEC3G翻译抑制(全长:ISG20,上调141%;APOBEC3G,上调172%.手掌结构段:ISG20,上调112%;APOBEC3G,上调134%)。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HCV RNA多聚酶NS5B通过其手掌结构(96-454aa)与应激颗粒关键组成蛋白G3BP1相互作用,干扰G3BP1参与细胞应激颗粒的装配,从而抑制HCV感染早期的12小时内细胞应激颗粒的形成。这一结果提示HCV可能通过NS5B抑制应激颗粒,回复某些干扰素刺激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以负反馈途径维持HCV低水平感染,这对于HCV持续性感染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阐HCV与宿主细胞间关系提供了一定提示。
【关键词】:丙型肝炎 非结构蛋白5B Ras GTP酶活化蛋白结合蛋白1(G3BP1) 应激颗粒 抑制形成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73.21
【目录】:
- 目录3-4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0
- 前言10-13
- 材料与方法13-33
- 结果33-59
- 讨论59-63
- 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68
- 综述68-79
- 参考文献74-79
- 附录79-80
- 一.在学期间学术交流情况79
- 二.论文发表情况79
- 三.获奖情况79
- 四.教学工作情况79-80
- 致谢80-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丹燕;丙型肝炎病毒分型的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年05期
2 柯为;丙型肝炎病毒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3年04期
3 孙国凤;;丙型肝炎病毒的结构[J];生物技术通报;1991年03期
4 王仲泉,许淑珍,梁晓林;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筛查库血丙型肝炎病毒[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年03期
5 魏来;与诊断和治疗相关的乙、丙型肝炎病毒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年12期
6 巨立中;成军;钟彦伟;;丙型肝炎病毒复制模型系统[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年12期
7 吴英松,董文其,张彦明,李明;一种新型丙型肝炎病毒培养方法的建立[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年01期
8 江静,李君武;丙型肝炎病毒主要酶区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饶宗远;丙型肝炎病毒致病性研究新进展[J];广州医药;2005年06期
10 于淑清;;丙型肝炎病毒在实验室复制成功[J];国外医学情报;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小平;聂建敏;;HIV和HCV合并感染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莹;陈建杰;;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第四次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熊瑜琳;张长江;朱研;王小红;谭朝霞;胡亚君;;丙型肝炎病毒1b型3′端4456bp半基因组扩增[A];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婷婷;陈姿喧;曾劲峰;章金刚;王文敬;边奕鑫;黎诚耀;;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自然康复与慢性感染的分子特征[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5 杨光;陈姝;崔金环;;利用基因膜芯片技术进行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联合诊断与分型[A];肝脏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及新进展学习班专刊[C];2005年
6 张瑞;杜绍财;田园;韩建德;魏来;;丙型肝炎病毒1b型5’非编码区变异区域性分布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郁佩青;池琦;赵晖;;血液净化治疗中丙型肝炎病毒跨膜通透的临床探讨[A];2007年浙沪两地肾脏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8 丁世雄;梁晓岳;胡爱荣;周文红;翁彭剑;;宁波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陈智;张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A];2004年浙江省传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李王霞;;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进展[A];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输血大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勇;美人工复制成丙型肝炎病毒[N];光明日报;2005年
2 记者刘浦泉;丙肝检测速度大大加快[N];人民日报;2003年
3 记者 王江;俄罗斯科学家发现丙肝病毒会伤害中枢神经[N];科技日报;2000年
4 刘浦泉;提前30天确认丙肝[N];科技日报;2003年
5 刘浦泉;我国丙肝检测法获重大突破[N];保健时报;2003年
6 新华社;丙肝病毒人工复制成功[N];健康报;2005年
7 桔梗;全球1.8 亿人患丙肝[N];医药经济报;2009年
8 记者 白毅;中科院发现丙肝治疗潜在新靶点[N];中国医药报;2014年
9 张京华;治丙肝新药投放临床[N];科技日报;2006年
10 钱苏宁;STAT—C+标准疗法增强治疗丙肝效益[N];中国医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菲;应用感染性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模型研究其病毒颗粒组份和干扰素omega的体外抗病毒作用[D];中南大学;2008年
2 刘长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长期体外培养及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模型的建立[D];山东大学;2005年
3 赵志海;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临床免疫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4 关默;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中存在介导病毒入侵和免疫逃避的三个不同结构域[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5 张欣欣;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1高反应性多肽筛选、表达及其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年
6 毛青;免疫选择压力对丙型肝炎病毒高变区基因变异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7 张立新;丙型肝炎病毒5’非编码区及非结构蛋白5A的基因变异及其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8 门可;HCV感染者血清中HSP70的检测及其肽复合物体外诱导HCV CTL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9 肖非;Claudin-1抗体应用于抑制丙型肝炎感染的体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袁治国;丙型肝炎病毒6型和2型分子遗传学研究[D];中山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力;丙型肝炎病毒体外细胞培养系统的建立和超微结构观察及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2 姜翠;丙型肝炎病毒自发清除者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元顺女;延吉市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初步分析[D];延边大学;2010年
4 徐楠;青岛口岸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病毒核苷酸序列分析[D];青岛大学;2006年
5 王佳;树,
本文编号:1106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1106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