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黄酸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
本文选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视黄酸 ; 参考:《天津科技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具有取材方便、来源广泛、自体移植无免疫排斥性等优点而成为理想的移植细胞。成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对临床上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体外分离培养、纯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对视黄酸(Retinoic Acid, RA)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促进其向神经细胞分化及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培养法和完全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证实通过离体培养,可使体内环境下低丰度的BMSCs实现数目扩增,发现密度梯度离心法有利于BMSCs的纯化。 不同浓度RA诱导BMSCs,加入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优化诱导条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确定RA最佳诱导浓度。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鉴定,证实视黄酸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细胞表达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AFP)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同时发现bFGF可以明显提高BMSCs存活率和保护分化后的神经细胞,但是对于BMSCs的分化率无明显作用。 RT-PCR检测RA诱导BMSCs过程中,RA受体RXRa的表达上调,证明RXRa参与RA诱导的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过程。 同时检测到在mRNA水平上转录因子Myocardin和MRTFA的表达升高,证明Myocardin和MRTFA也参与RA诱导的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过程。利用Myocardin缺失转录激活域的真核表达质粒Myocardin△C,通过竞争性的抑制内源Myocardin的功能,研究Myocardin在RA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中的作用。结果发现,Myocardin功能缺失时,RA诱导效率显著降低,证明RA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部分依赖转录因子Myocardin. RT-PCR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El和P21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mRNA水平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El的表达下降,P21的表达升高。证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RA能通过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El的表达,上调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1的表达,抑制BMSCs的增殖,促进其分化。
[Abstract]: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have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convenient material selection, wide source, no immune rejection and so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to nerve cell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nd the repair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of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from SD rats in vitro. Retinoic acid (RA)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and promoted their differentiation into neural cells. 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by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and complete adherent culture. It was proved that the low abundance BMSCs could be amplified by in vitro culture. It was found that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was beneficial to the purification of BMSCs.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RA were used to induce BMSCs, then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was added to optimize the induction conditions, and the cell survival rate was determined by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The best concentration of RA was determined. RT-PCR and immunocytochemistry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cells induced by retinoic acid, which confirmed that BMSCs were differentiated into nerve cells by retinoic acid. The cells expressed neuronal specific enolase (NS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AFP) and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 (MAP-2). However, there was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differentiation rate of BMSCs. RT-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up-regulation of RXRa receptor in RA induced BMSCs, which proved that RXRa was involved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MSCs into neural cells induced by RA. At the same time, the express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Myocardin and MRTFA were increased at mRNA level, which suggested that Myocardin and MRTFA were also involved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MSCs into neural cells induced by RA. The role of Myocardin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MSCs into nerve cells induced by RA was studied by competitive inhibition of endogenous Myocardin using Myocardin deletion transcription activation domain eu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Myocardin 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duction efficiency of RA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absence of Myocardin,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of BMSCs induced by RA was partly dependent on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Myocardin.RT-PC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 El and P2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El decreas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P21 increased at mRNA lev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A could down-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El, up-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cell cycle inhibitor protein P21,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BMSCs and promot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MSCs.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红,糜漫天,张乾勇,韦娜,杨志祥;二十碳五烯酸联合视黄酸对HL-60细胞增殖与分化功能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2001年05期
2 糜漫天,张乾勇,朱俊东;视黄酸诱导细胞分化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8年01期
3 陈玉强,吴乔,陈正明,郑仁瑞,苏文金;全反式视黄酸对胃癌细胞乳酸脱氢酶等活性的影响[J];中国癌症杂志;1999年Z1期
4 杨志祥,糜漫天,郎海滨,韦娜,杨剑;视黄酸依赖Fas/RARα融合蛋白表达及其定位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张良,唐仕波,黄冰,陈系古,赖英荣;视黄酸视网膜下腔注射未能逆转鼠视网膜变性[J];眼科学报;2005年02期
6 李卫新,王军波;视黄酸对心脏发育影响的机制[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5年03期
7 丁丽;蔡德鸿;陈宏;;1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视黄酸浓度的变化[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年01期
8 叶鑫,王东林,邢茂;视黄酸对横纹肌肉瘤细胞分化及生肌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9 陈丽娜;视黄酸与脑发育[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1年04期
10 崔光辉;张键荣;漆正宇;郭新;秦洁;桂耀庭;蔡志明;;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雄性生殖细胞的定向分化[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志祥;糜漫天;张乾勇;郎海滨;;视黄酸可控的Fas/RAR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三届营养与肿瘤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2 曾骏文;崔冬梅;杨晓;高岩;胡建明;;视黄酸对巩膜调控的作用机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罗红;糜漫天;张乾勇;韦娜;杨志祥;;二十碳五烯酸联合视黄酸对HL-60细胞增殖与分化功能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三届营养与肿瘤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4 张立凤;桂永浩;钟涛;王跃祥;蒋球;崇梅;孙淑娜;宋后燕;;视黄酸影响胚胎心脏房室分化的实验研究[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陈誉华;陈澄;尚德淑;赵伟东;陈冬松;方文刚;;致病性大肠杆菌ibeB基因编码产物具有介导细菌穿过血脑屏障和诱导神经细胞分化双重功能[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杨志祥;糜漫天;张乾勇;郎海滨;;一种视黄酸可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三届营养与肿瘤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7 罗红;糜漫天;张乾勇;;二十碳五烯酸对视黄酸处理的HL-60细胞株RB基因表达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三届营养与肿瘤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8 张立凤;;视黄酸影响胚胎心脏房室分化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张乾勇;糜漫天;程天民;韦娜;;视黄酸对带有视黄酸反应元件的LUC报告基因表达的调控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10 张乾勇;糜漫天;程天民;韦娜;朱晓霞;;视黄酸pRARE4-IFNα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三届营养与肿瘤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铮奎;视黄酸治疗肺癌新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2 麦迪信;因吸烟损伤的肺脏有望修复[N];医药经济报;2003年
3 记者 李林岩;新型生物材料有望用于神经修复[N];吉林日报;2008年
4 ;科学家使小鸡胚胎长出第二张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5 徐铮奎;Me-too药退却 创新药喷发[N];医药经济报;2003年
6 本报特约撰稿人 徐铮奎;肉毒素“美丽”绽放[N];医药经济报;2008年
7 记者 王艳红;加拿大小鸡胚胎长出第二张嘴[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8 记者赵亚萍;给失明蝌蚪安上青蛙眼睛[N];科技日报;2002年
9 记者 钱铮;日本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培养出“大脑皮质组织”[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刘霞;合成精子让男性走开?[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志祥;视黄酸依赖Fas/RARα融合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2 周小建;视黄酸受体基因在儿童胸腺中的表达与T淋巴细胞发育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张乾勇;视黄酸可调控的IFN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4 梁栋;视黄酸信号在斑马鱼原始髓性细胞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蔡莉;视黄酸信号调控下丘脑室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及其在抑郁症发病中的可能作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谭群友;肺减容术对肺气肿兔肺组织结构和小气道炎症影响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7 吕勇;视黄酸及其受体RARβ在形觉剥夺性近视中作用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8 张立凤;Tbx1基因影响斑马鱼心脏发育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侯佳;视黄酸缺乏对斑马鱼心脏发育影响的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周芳芳;GSK3β与E2F1相互作用对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琳琳;视黄酸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0年
2 苗英彬;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视黄酸信号通路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3 杨剑;视黄酸依赖反义cyclin D1 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白血病细胞的效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4 姚骏;局部应用全反式视黄酸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4年
5 罗红;二十碳五烯酸联合视黄酸对HL-60细胞增殖与分化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6 张洁瑜;阻断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与肿瘤发生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巩强;microRNA在维甲酸诱导的神经细胞分化中的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陶晓宇;OECs无血清上清液诱导UC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娟;体外诱导人羊膜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D];遵义医学院;2012年
10 柴雅明;Herceptin联合9-顺式视黄酸对HER2/neu阳性乳腺癌协同抑制效应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77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2077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