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HSL对1asI/rh1I双缺失突变铜绿假单胞菌接合反应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03 19:43
  研究背景和目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是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条件致病菌,在临床分离的非发酵病原菌中,PA检出率高,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在抗生素选择压力的胁迫下,耐药基因水平转移速度加快是导致今天细菌耐药严峻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有研究证明Ti质粒在根癌土壤杆菌接合转移过程中受到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即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cylated homoserine lactones, HSL)的调控,然而,HSL对PA接合反应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实验分三部分研究:1.通过绘制PAO1和PA-△lasⅠ/rhlⅠ的生长曲线掌握细菌的生长情况。2.构建能在铜绿假单胞菌(PA)与大肠埃希氏菌(E.coli)间进行接合转移的质粒。3.通过外源性加入HSL(3-oxo-C12-HSL、C4-HSL),观察HSL对E.coli与PA-△lasⅠ/rhlⅠ接合反应的影响。方法:1.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浓度,绘出生长曲线。2.通过NCBI blastn程序分析质粒pCVD442接合反应起始序列oriT,PCR扩增oriT后插入pMD18-T... 

【文章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PA01和PA-△lasⅠ/rh1Ⅰ生长曲线的比较
    1.1 材料
        1.1.1 实验菌株
        1.1.2 主要培养基及其配制
        1.1.3 主要仪器
        1.1.4 主要试剂
    1.2 方法
        1.2.1 培养
        1.2.2 编号
        1.2.3 接种
        1.2.4 生长曲线测定
        1.2.5 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与分析
        1.3.1 结果
        1.3.2 绘制生长曲线
    1.4 讨论
第二部分 pUCP24T载体的构建与性能分析
    2.1 材料
        2.1.1 实验菌株与质粒
        2.1.2 溶液的制备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oriT序列引物设计和PCR
        2.2.2 重组质粒pMD18-oriT的构建及鉴定
        2.2.3 重组质粒pUCP24T的构建及鉴定
        2.2.4 接合转移
        2.2.5 重组质粒的稳定性分析
        2.2.6 pUCP24T质粒提取
        2.2.7 实验具体操作步骤
    2.3 结果与分析
        2.3.1 oriT序列比对分析及PCR扩增pCVD442 oriT片段
        2.3.2 重组质粒pMD18-oriT的构建及鉴定
        2.3.3 重组质粒pUCP24T的鉴定
        2.3.4 接合反应
        2.3.5 重组质粒pUCP24T遗传稳定性的测定
    2.4 讨论
第三部分 HSL对PA-△lasⅠ/rh1Ⅰ接合反应的影响
    3.1 材料
        3.1.1 实验菌株与质粒
        3.1.2 抗生素与培养基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仪器
    3.2 方法
        3.2.1 配制HSL
        3.2.2 培养
        3.2.3 接合试验
        3.2.4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lasⅠ/rh1Ⅰ基因突变对接合频率的影响
        3.3.2 C4-HSL对接合频率的影响
        3.3.3 3-oxo-C12-HSL对接合频率的影响
        3.3.4 混合3-oxo-C12-HSL、C4-HSL对接合频率的影响
    3.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 吴伟清,李国明.  医学综述. 2012(22)
[2]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原理及应用[J]. 彭吕文.  生物学教学. 2008(12)
[3]基因水平转移的评判方法和转移方式研究进展[J]. 李志江,李海权,刁现民.  遗传. 2008(09)
[4]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与生物膜形成[J]. 杨华,余加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6(07)
[5]医院感染中非发酵菌的检出率及其耐药性分析[J]. 赵虎,陈险峰,周庭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4(12)
[6]PCR-AFLP技术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J]. 俞冬熠,温严,任慧颖.  中国妇幼保健. 2004(07)
[7]奈瑟氏淋球菌DNA的AFLP指纹图谱[J]. 季明春.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2002(06)
[8]用SSR分子标记研究大豆属种间亲缘进化关系[J]. 吴晓雷,贺超英,陈受宜,庄炳昌,王克晶,王学臣.  遗传学报. 2001(04)
[9]致病性念珠菌DNA的AFLP指纹图谱[J]. 陈洪,朱立煌,陈美玲,李冬梅.  科学通报. 1996(10)



本文编号:3320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3320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1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