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人中鼻甲来源嗅鞘细胞培养与鉴定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9 10:00
  目的探索一种从人中鼻甲分离培养嗅鞘细胞的方法并鉴定所获得的细胞。方?法通过手术获取人中鼻甲黏膜组织,随后进行两步消化并剥离黏膜上皮组织,得到体积较小的组织块,再进行组织块原代(传代)培养并加压筛选,最终得到双极或多极样细胞并对获得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鉴定。上皮样细胞比例、S100β和p75阳性细胞比例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将不剥离上皮层与剥离上皮层培养的原代细胞中上皮样细胞的比例进行对比,发现上皮层组上皮样细胞比例为(92.23±3.93)﹪高于剥离上皮层组上皮样细胞的比例(77.63±2.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29,P=0.007)。采用剥离上皮层法培养原代细胞,经过加压筛选的细胞呈现双极或多极样,符合嗅鞘细胞形态学特点。免疫荧光染色发现,S100β阳性细胞占总细胞量的(8.1±1.7)﹪,而p75阳性细胞占总细胞量的5﹪以下,达到国内外研究同等水平。结论通过使用两步消化法和加压筛选联合的方法从人中鼻甲粘膜组织中成功获得了人中鼻甲嗅鞘细胞,相比较传统方法,细胞分离培养周期明显缩短。 

【文章来源】: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9,9(05)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人中鼻甲来源嗅鞘细胞培养与鉴定的初步研究


光镜下观察培养7d的原代细胞(×100)

细胞,比例,上皮层,成纤维样细胞


取样本,采用不剥离上皮层直接消化、剪碎并培养7d后获得的原代细胞中上皮样细胞比例较高(图1b)。分别选取3例剥离上皮层与不剥离上皮层的鼻黏膜原代培养7d后的细胞进行比较。每例样本镜下随机选择5个视野,统计上皮样细胞所占比例的平均值作为该例样本原代细胞中上皮样细胞的比值。将不剥离上皮层的原代细胞定义为上皮层组,剥离上皮层的原代细胞定义为剥离上皮层组。上皮层组中上皮样细胞比例为(92.23±3.93)﹪,剥离上皮层组中上皮样细胞比例为(77.63±2.9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29,P=0.007,图2)。二、细胞加压筛选使用消化酶对原代细胞进行短时间消化(1~2min),以成纤维样细胞皱缩而上皮样细胞未出现明显变化为宜,以此获得纯度较高的成纤维样细胞。随后对收获的成纤维样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待第1次传代培养的细胞融合度达到50﹪后进行Arb-C加压筛眩筛选后1~2d可见大量细胞死亡,细胞密度降低(图3)。三、细胞免疫荧光鉴定当筛选后的第1代细胞融合度达到80﹪后,取部分细胞接种于细胞爬片上进行免疫荧光鉴注:a图中心区域有成纤维样细胞迁出,四周区域有部分上皮样细胞;b图仅见上皮样细胞而无成纤维样细胞迁出图1光镜下观察培养7d的原代细胞(×100)图2原代细胞中上皮样细胞比例对比注:传代细胞呈双极/多极样,符合嗅鞘细胞形态学特征图3光镜下观察加压筛选2d后的传代细胞(×100)

光镜,上皮层,成纤维样细胞,上皮样细胞


ㄒ逦?掀げ阕椋?剥离上皮层的原代细胞定义为剥离上皮层组。上皮层组中上皮样细胞比例为(92.23±3.93)﹪,剥离上皮层组中上皮样细胞比例为(77.63±2.9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29,P=0.007,图2)。二、细胞加压筛选使用消化酶对原代细胞进行短时间消化(1~2min),以成纤维样细胞皱缩而上皮样细胞未出现明显变化为宜,以此获得纯度较高的成纤维样细胞。随后对收获的成纤维样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待第1次传代培养的细胞融合度达到50﹪后进行Arb-C加压筛眩筛选后1~2d可见大量细胞死亡,细胞密度降低(图3)。三、细胞免疫荧光鉴定当筛选后的第1代细胞融合度达到80﹪后,取部分细胞接种于细胞爬片上进行免疫荧光鉴注:a图中心区域有成纤维样细胞迁出,四周区域有部分上皮样细胞;b图仅见上皮样细胞而无成纤维样细胞迁出图1光镜下观察培养7d的原代细胞(×100)图2原代细胞中上皮样细胞比例对比注:传代细胞呈双极/多极样,符合嗅鞘细胞形态学特征图3光镜下观察加压筛选2d后的传代细胞(×1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人鼻腔嗅区黏膜细胞的分离培养与免疫学特点[J]. 王洪美,任玉水,田国忠,姜晓荣,曹敬丽,刘婧媛,周长满,黄红云.  解剖学报. 2010 (03)
[2]人鼻腔嗅粘膜嗅鞘细胞的原代培养和免疫组化观察[J]. 常瑞,梅强,阴小龙,程延.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08(04)
[3]人血清及神经生长因子对成人鼻黏膜嗅鞘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J]. 张志强,沈铁城,黄永辉,黄秋生,杨勇,龚爱华,张志坚.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01)
[4]Influence of patients’ age on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transplantation of 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 into injured spinal cord injury[J]. 黄红云,陈琳,王洪美,修波,李炳辰,王锐,张健,张峰,顾征,李荧,宋英伦,郝伟,潘树义,孙君昭.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3(10)



本文编号:3413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3413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c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