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诱导神经胶质细胞的病理变化及天然免疫反应
发布时间:2021-11-19 10:30
研究目的与意义:流感病毒感染可引起人呼吸系统疾病,同时亦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CNS),导致部分感染人群产生CNS病变。在流感相关性脑病与脑炎综合征病人的脑脊液中促炎症细胞因子浓度出现异常升高。神经胶质细胞,尤其是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是CNS细胞因子产生的主要来源,但其在流感病毒感染CNS时的功能仍不清楚。因此,探索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流感病毒感染后所发生的病理变化及免疫反应,为明确胶质细胞在感染中的作用、理解CNS感染流感病毒后的发病机制提供必要的实验依据。此外,根据人流感病毒基因组核酸的类型、进化趋势及预实验的线索,推测流感病毒与APOBEC家族蛋白存在可能的潜在相关性。探寻APOBEC与流感病毒复制及突变的关系,为寻找对流感病毒具有潜在抑制作用的因子、理解病毒进化因素提供新的思路。实验方法:1.明确病毒遗传背景、建立反向遗传平台:选取人A/Shantou/169/2006(H1N1)和禽A/Chicken/Guangdong/1/05(H5N1)流感病毒,对病毒全基因组进行克隆测序,构建反向遗传通用载体及含上述两种病毒全基因组片段的质粒;2.探讨胶质细胞感染流感病毒后的病...
【文章来源】:汕头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3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质粒polI–polII双向启动子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系统
神经胶质细胞分泌的促炎症因子,如 IL-1β、IL-6 以及 T 中过度释放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会引发神经元细病理损伤[64,65]、小胶质细胞激活[66],并能够影响外周免疫系的反应[67]。因此,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脑内免疫中感染,尤其是 H5N1 毒株,在体外会诱导多种细胞释放高浓内的局部器官和血浆中也发现存在着大量释放和积累的促β 等,通过细胞因子的级联反应,产生以细胞因子分泌失调因子反应(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response)[68],即细胞torm)[69],引发组织细胞、免疫细胞释放趋化因子、黏附因集并激活巨噬细胞、T 细胞等免疫效应细胞,从而可能引发 1-2 所示),这种以促炎症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导致的细胞因5N1 引起严重疾病的可能原因[70,71]。
图1-3APOBEC基因染色体定位(A)、蛋白特性(B)及其胞嘧啶脱氨催化活性位点(C)Fig. 1-3. The chromosome location (A), protein (B), and cytidine deaminase domains (C) ofthe APOBEC family(图片来源:Reuben S. Harris, Mark T. Liddament. Nature Rev Immunol, 2004,4:868-877,以及 http://migg.files.wordpress.com/2007/05/apobece.jpg)人流感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基因组的GC(鸟嘌呤与胞嘧啶)含量稳定下降,AU(腺嘌呤和尿嘧啶)含量逐步上升,而禽流感病毒则没有出现类似的进化趋势[107]。由于APOBEC家族蛋白成员具有诱导病毒基因组产生C到U的突变作用,且目前尚没有发现禽类具有APOBEC同源基因物的报道,因此人APOBEC家族蛋白的脱氨基作用,可能是诱导人流感病毒基因组发生稳定的C到U进化趋势的可能原因之一[107]。在研究APOBEC家族成员对HIV基因组超突变作用中,某些APOBEC家族蛋白能够直接诱导HIV基因组RNA的突变[98]。此外,在预实验中,我们发现一些细胞在感染流感病毒后,其细胞内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圳市首例人感染H5N1病毒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及分子特点分析[J]. 何建凡,吕星,程小雯,吴春利,张顺祥,舒跃龙,房师松,逯建华,谷利妞,赖剑伟,高荣宝. 病毒学报. 2008(01)
[2]流感病毒的反向遗传学研究进展[J]. 程从升,舒跃龙,张智清. 病毒学报. 2007(01)
[3]禽流感病毒NS第263277位核苷酸缺失降低其抗干扰素能力[J]. 龙进学,王曲直,刘秀梵. 微生物学通报. 2006(02)
[4]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第263277位核苷酸缺失提高病毒对鸡的致病力[J]. 龙进学,薛峰,彭宜,顾敏,刘秀梵. 微生物学报. 2006(02)
[5]APOBEC家族:介导天然抗病毒免疫的新型宿主细胞因子[J]. 李卫中,洪敏,李琦涵. 病毒学报. 2006(01)
[6]2种纯化流感病毒方法的比较研究[J]. 曹康,张卫东,施桥发,李虹,蒋中华,李明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5(03)
[7]A型流感病毒的反向遗传技术研究进展[J]. 卢建红,刘秀梵,邵卫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5(03)
[8]从我国人群中再次分离到H9N2亚型流感病毒[J]. 郭元吉,谢健屏,王敏,董婕,郭俊峰,张烨,吴昆昱.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0(03)
[9]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能感染人的发现[J]. 郭元吉,李建国,程小雯,王敏,邹毅,李钏华,蔡访潺,廖华乐,张烨,郭俊峰,黄瑞敏,贝东.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999(02)
[10]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研究进展[J]. 陆家海,张定梅,王国玲.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07 (03)
博士论文
[1]人呼吸道甲型流感病毒受体的分布和感染H5N1流感病毒的病理变化[D]. 张增峰.汕头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04857
【文章来源】:汕头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3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质粒polI–polII双向启动子流感病毒反向遗传系统
神经胶质细胞分泌的促炎症因子,如 IL-1β、IL-6 以及 T 中过度释放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会引发神经元细病理损伤[64,65]、小胶质细胞激活[66],并能够影响外周免疫系的反应[67]。因此,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脑内免疫中感染,尤其是 H5N1 毒株,在体外会诱导多种细胞释放高浓内的局部器官和血浆中也发现存在着大量释放和积累的促β 等,通过细胞因子的级联反应,产生以细胞因子分泌失调因子反应(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response)[68],即细胞torm)[69],引发组织细胞、免疫细胞释放趋化因子、黏附因集并激活巨噬细胞、T 细胞等免疫效应细胞,从而可能引发 1-2 所示),这种以促炎症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导致的细胞因5N1 引起严重疾病的可能原因[70,71]。
图1-3APOBEC基因染色体定位(A)、蛋白特性(B)及其胞嘧啶脱氨催化活性位点(C)Fig. 1-3. The chromosome location (A), protein (B), and cytidine deaminase domains (C) ofthe APOBEC family(图片来源:Reuben S. Harris, Mark T. Liddament. Nature Rev Immunol, 2004,4:868-877,以及 http://migg.files.wordpress.com/2007/05/apobece.jpg)人流感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基因组的GC(鸟嘌呤与胞嘧啶)含量稳定下降,AU(腺嘌呤和尿嘧啶)含量逐步上升,而禽流感病毒则没有出现类似的进化趋势[107]。由于APOBEC家族蛋白成员具有诱导病毒基因组产生C到U的突变作用,且目前尚没有发现禽类具有APOBEC同源基因物的报道,因此人APOBEC家族蛋白的脱氨基作用,可能是诱导人流感病毒基因组发生稳定的C到U进化趋势的可能原因之一[107]。在研究APOBEC家族成员对HIV基因组超突变作用中,某些APOBEC家族蛋白能够直接诱导HIV基因组RNA的突变[98]。此外,在预实验中,我们发现一些细胞在感染流感病毒后,其细胞内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圳市首例人感染H5N1病毒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及分子特点分析[J]. 何建凡,吕星,程小雯,吴春利,张顺祥,舒跃龙,房师松,逯建华,谷利妞,赖剑伟,高荣宝. 病毒学报. 2008(01)
[2]流感病毒的反向遗传学研究进展[J]. 程从升,舒跃龙,张智清. 病毒学报. 2007(01)
[3]禽流感病毒NS第263277位核苷酸缺失降低其抗干扰素能力[J]. 龙进学,王曲直,刘秀梵. 微生物学通报. 2006(02)
[4]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NS第263277位核苷酸缺失提高病毒对鸡的致病力[J]. 龙进学,薛峰,彭宜,顾敏,刘秀梵. 微生物学报. 2006(02)
[5]APOBEC家族:介导天然抗病毒免疫的新型宿主细胞因子[J]. 李卫中,洪敏,李琦涵. 病毒学报. 2006(01)
[6]2种纯化流感病毒方法的比较研究[J]. 曹康,张卫东,施桥发,李虹,蒋中华,李明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5(03)
[7]A型流感病毒的反向遗传技术研究进展[J]. 卢建红,刘秀梵,邵卫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5(03)
[8]从我国人群中再次分离到H9N2亚型流感病毒[J]. 郭元吉,谢健屏,王敏,董婕,郭俊峰,张烨,吴昆昱.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0(03)
[9]禽H9N2亚型流感病毒能感染人的发现[J]. 郭元吉,李建国,程小雯,王敏,邹毅,李钏华,蔡访潺,廖华乐,张烨,郭俊峰,黄瑞敏,贝东.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999(02)
[10]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研究进展[J]. 陆家海,张定梅,王国玲.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07 (03)
博士论文
[1]人呼吸道甲型流感病毒受体的分布和感染H5N1流感病毒的病理变化[D]. 张增峰.汕头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04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35048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