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弯曲杆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发生与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23 21:08
  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尤其是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弯曲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由于弯曲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大环内酯类药物对弯曲杆菌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世界第三大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尤其是泰乐菌素(动物饲料添加剂)和红霉素(治疗用药)被广泛用于兽医和人医临床。目前,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弯曲杆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率呈现上升趋势,若不加以防范,就有可能使人弯曲杆菌病的治疗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因此控制大环内酯耐药弯曲杆菌的产生、扩散和流行势在必行。为从源头上控制耐药菌的产生,我们必须研究弯曲杆菌大环内酯耐药性的产生规律和机制;为有效控制耐药菌的扩散和流行,我们必须研究耐药菌的适应性及其机制,因为耐药菌的适应性是决定其在环境中扩散和流行的基本因素。 鉴于高水平大环内酯耐药弯曲杆菌的危害性,本研究首先建立了一种基于TaqMan探针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特异性鉴别和定量分析弯曲杆菌23SrRNA基因突变,并对临床菌的耐药突变进行了初步调... 

【文章页数】:1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弯曲杆菌大环内酯耐药性和适应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2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弯曲杆菌大环内酯耐药突变
    2.1 引言
    2.2 材料方法
        2.2.1 药品与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菌株、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2.2.4 弯曲杆菌的药物敏感性测定
        2.2.5 细菌基因组提取
        2.2.6 弯曲杆菌耐药相关突变点的测序鉴定
        2.2.7 标准质粒的构建与确证
        2.2.8 TaqMan real-time PCR方法的建立
        2.2.9 TaqMan real-time PCR的特异性考查
        2.2.10 TaqMan real-time PCR的灵敏性考查
        2.2.11 弯曲杆菌分离株的突变分析
    2.3 结果
        2.3.1 标准质粒的序列确证
        2.3.2 TaqMan real-time PCR的特异性
        2.3.3 TaqMan real-time PCR的灵敏性
        2.3.4 弯曲杆菌分离株的耐药突变特性
    2.4 讨论
3 高水平大环内酯耐药弯曲杆菌的体外获取和适应性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方法
        3.2.1 药物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2.3 菌种和培养条件
        3.2.4 弯曲杆菌对泰乐菌素的MIC、MPC和MSW的测定
        3.2.5 固定浓度诱导实验和稳定性考察
        3.2.6 耐药相关突变分析
        3.2.7 耐药菌体外适应性分析
    3.3 结果
        3.3.1 两株敏感菌对泰乐菌素的MIC、MPC和MSW值
        3.3.2 体外诱导耐药菌的表型和基因突变类型
        3.3.3 高水平耐药菌的体外相对适应性
    3.4 讨论
4 大环内酯耐药弯曲杆菌的逐步产生过程及其适应性变化
    4.1 引言
    4.2 材料方法
        4.2.1 药物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2.3 菌种和培养条件
        4.2.4 弯曲杆菌对红霉素和泰乐菌素的MIC、MPC和MSW的测定
        4.2.5 体外诱导实验
        4.2.6 耐药相关突变分析
        4.2.7 耐药菌体外适应性分析
    4.3 结果
        4.3.1 两株敏感菌对红霉素和泰乐菌素的MIC、MPC和MSW值
        4.3.2 体外诱导过程中耐药菌的MIC和靶基因突变类型
        4.3.3 耐药菌的体外相对适应性结果
    4.4 讨论
5 大环内酯耐药空肠弯曲杆菌的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方法
        5.2.1 实验相关试剂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2.3 菌株和背景
        5.2.4 细菌总RNA提取和纯化
        5.2.5 差异表达基因的检测(基因芯片)
        5.2.6 差异表达基因的数据分析(基因芯片)
        5.2.7 部分差异基因的确证(Real-time RT-PCR、Western-blot)
    5.3 结果
        5.3.1 细菌总RNA的质量和纯度鉴定
        5.3.2 基因芯片的质量和数据处理的可靠性
        5.3.3 68E3系列中耐药菌的基因表达差异
        5.3.4 76E6系列中耐药菌的基因表达差异
        5.3.5 68E3和76E6系列中差异基因的比较分析
    5.4 讨论
        5.4.1 弯曲杆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新机制
        5.4.2 弯曲杆菌大环内酯类耐药相关适应性机制
6 全文创新性总结
7 弯曲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和适应性研究进展(综述)
    7.1 弯曲杆菌对重要抗生素的耐药性流行情况
    7.2 弯曲杆菌对重要抗生素的耐药性产生和耐药机制
        7.2.1 弯曲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产生和耐药机制
        7.2.2 弯曲杆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性产生和耐药机制
        7.2.3 弯曲杆菌对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性产生和耐药机制
        7.2.4 弯曲杆菌的多重耐药机制
    7.3 耐药弯曲杆菌的适应性研究
        7.3.1 氟喹诺酮类耐药弯曲杆菌的适应性
        7.3.2 大环内酯类耐药弯曲杆菌的适应性
        7.3.3 四环素类耐药弯曲杆菌的适应性
    7.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答辩主要问题及回答



本文编号:3678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3678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3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