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核仁素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初步探讨

发布时间:2017-05-28 07:03

  本文关键词:核仁素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初步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摘要:血管新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但其具体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核仁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核仁磷酸蛋白,也是一种重要的RNA结合蛋白,具有在核仁、胞核、胞浆,甚至细胞膜表面穿梭的特性。大量研究表明,细胞膜表面核仁素参与血管新生的调节。然而,核仁素的RNA结合特性在血管新生中有何作用,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在明确核仁素对血管新生起调节作用后,拟初步探讨其RNA结合特性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本实验首先通过建立小鼠心肌缺血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观察血管新生和核仁素的表达,并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血管新生相关基因和核仁素的表达。其次,在细胞水平,建立VEGF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发生细胞迁移和管型形成的模型,采用增加和降低核仁素表达的研究手段,探讨核仁素在VEGF诱导内皮细胞迁移和管型形成中的作用;同时利用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血管新生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最后利用蛋白质-RNA免疫共沉淀技术探讨血管新生中核仁素可能调控的相关靶基因,以阐明核仁素在血管新生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 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整体动物实验。 (1)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分析发现:心肌缺血后15天,缺血组心肌组织中核仁素和血管内皮钙粘蛋白表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显示:缺血组心肌组织中核仁素和血管新生相关基因表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HE染色显示核仁素转基因小鼠血管密度明显增高,免疫组化、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显示血管新生相关基因表达升高,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细胞实验。 (1)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显示VEGF可诱导HUVEC核仁素表达升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2)核仁素过表达能促进VEGF诱导的HUVEC发生细胞迁移和管型形成;反之,siRNA介导的核仁素低表达则能抑制VEGF诱导的HUVEC发生细胞迁移和管型形成。 (3)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多个血管新生相关基因如VE-cadherin, Tie-2, MMP9, Endoglin, COX43等的mRNA含有一个或多个核仁素的结合元件。 (4)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显示siRNA介导的核仁素低表达能抑制血管新生相关基因的表达。 (5)利用蛋白质-RNA免疫沉淀技术,发现核仁素与血管新生相关基因MMP9, Endoglin, integrin a V有相互作用。 本实验可得出如下结论: 1.C23能促进血管新生。 2.C23的RNA结合特性可能参与了VEGF介导的血管新生。
【关键词】:核仁素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管型形成 内皮细胞钙粘蛋白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6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符号说明12-13
  • 1 前言13-15
  • 2 材料与方法15-22
  • 2.1 材料15-17
  • 2.1.1 实验动物,实验细胞15
  • 2.1.2 主要试剂15-16
  • 2.1.2.1 抗体15
  • 2.1.2.2 其他主要试剂15-16
  • 2.1.3 引物序列16-17
  • 2.1.4 主要仪器17
  • 2.2 方法17-22
  • 2.2.1 动物饲养与实验分组17-18
  • 2.2.2 小鼠心肌缺血模型的制备18
  • 2.2.3 心肌组织、HUVEC总蛋白的提取和蛋白表达的免疫印迹分析18
  • 2.2.4 心肌组织、HUVEC总RNA的提取,逆转录和PCR分析18-19
  • 2.2.5 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19-20
  • 2.2.6 细胞培养20
  • 2.2.7 C23真核表达质粒20
  • 2.2.8 C23反义寡核苷酸的构建20
  • 2.2.9 细胞瞬时转染20
  • 2.2.10 细胞迁移实验20-21
  • 2.2.11 管型形成实验21
  • 2.2.12 蛋白质-RNA免疫沉淀21
  • 2.2.13 统计分析21-22
  • 3 实验结果22-43
  • 3.1 小鼠心肌缺血时C23的表达和血管新生的变化22-28
  • 3.1.1 小鼠心肌缺血时C23的表达变化22-24
  • 3.1.2 小鼠心肌缺血时血管新生的变化24-28
  • 3.2 心肌特异性高表达C23的转基因小鼠血管新生的变化28-33
  • 3.3 C23高表达和低表达对血管新生的影响33-40
  • 3.3.1 VEGF诱导HUVEC C23蛋白的变化33-34
  • 3.3.2 VEGF诱导HUVEC中C23 mRNA的变化34-35
  • 3.3.3 C23过表达和低表达对VEGF介导的HUVEC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35-36
  • 3.3.4 C23过表达和低表达对VEGF介导的HUVEC细胞迁移的影响36-37
  • 3.3.5 C23过表达和低表达对VEGF介导的HUVEC管型形成的影响37-39
  • 3.3.6 C23低表达对VEGF介导的HUVEC中血管新生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39-40
  • 3.4 生物信息学分析40-41
  • 3.5 C23蛋白与血管新生相关基因mRNA的相互关系41-43
  • 4 讨论43-45
  • 5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50
  • 综述50-64
  • 参考文献58-64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64-65
  • 致谢6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靖雅;孔丽娜;;PLGF/Flt-1与子宫腺肌病关系的新进展[J];安徽医学;2012年02期

2 刘轲;李建生;高剑峰;杨歆科;周友龙;赵跃武;刘政国;刘敬霞;;脑脉通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微血管生成及VEGF/VEGFR系统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12期

3 ;Induction of Angiogenesis and Neurogenesis by Serum from Rats Treated with Shunaoxin Dropping Pills[J];Chinese Herbal Medicines;2011年01期

4 宋娟;张任飞;张彬;邓红兵;蒋碧梅;;靶向核仁素RNA干扰载体的构建与筛选[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王会萍;李卫东;王丽京;;血管形成的测定方法[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宋敏;董万涛;蒋宜伟;张乾军;;浅析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中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信息分子的影响[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陈慧;崔庆宏;张拥波;李继梅;王得新;;以星形胶质细胞为靶点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探讨[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2年01期

8 夏红梅;程志清;徐银祥;;川芎嗪纳米脂质体对HUVEC细胞VEGF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9 周苏君;张国强;蒋超;蔡海;钟玉兵;高兴;王涛;;骨桥蛋白对胰腺癌细胞金属基质蛋白酶-9转录后调控作用的研究[J];广西医学;2013年12期

10 张伟国;;脑胶质母细胞瘤肿瘤血管及其MRI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以岭;贾振华;魏聪;;缺血区微血管保护——脑梗死治疗的新靶点[A];首届中西医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曾春燕;陈琦;;粘附分子CD24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A];全国中西医结合生殖系统炎症性疾病专题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包新杰;移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大鼠脑梗死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李宗金;胚胎干细胞向内皮细胞的分化及PECAM-1在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3 马成杰;茶多酚及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抗肺腺癌移植瘤血管生成分子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师明磊;重组VEGF可溶性受体的构建表达与鉴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5 刘波;双功能HPV治疗性融合蛋白疫苗的抗癌作用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6 廖文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7 凌伟华;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张晓峰;携带Ad-VEGF165转基因细胞丝素膜诱导角膜血管化和Ad-hIL-17F抑制作用[D];苏州大学;2010年

9 王文宇;P53突变体获得性功能在肿瘤发生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0 刘子维;RY10-4的抗肿瘤血管生成和侵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菲菲;脂肪来源干细胞移植改善大鼠脑缺血后血管再生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2 武磊;电针对SD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PLGF及受体与血管再生影响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3 李昌盛;利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观察尤瑞克林对永久性脑梗塞大鼠脑血流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梁淑丽;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永生化细胞系的建立、鉴定及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5 宋艳玲;VEG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塞大鼠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涛;alphastatin抑制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7 陈朝;脑脉一号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缺血中风大鼠脑微血管生成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柯璐琳;江浙短尾蝮蛇毒解离素的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9 魏璇;重组腺病毒三突变型低氧诱导因子-1α对血管新生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10 李倩;自由基清除剂Tempol的抗缺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核仁素在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初步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2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402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0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