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α-玉米赤霉醇对PⅠNP和BMP-2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04 13:07

  本文关键词: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α-玉米赤霉醇对PⅠNP和BMP-2表达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α-玉米赤霉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分化 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 骨形态发生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α-玉米赤霉醇(α-ZAL)对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为空白诱导组、阳性诱导组及高、中、低浓度α-ZAL诱导组。空白诱导组仅加入成骨条件培养基,阳性诱导组加入等量成骨条件培养基及雌二醇,高、中、低浓度α-ZAL诱导组分别加入成骨条件培养基及梯度浓度(10-5、10-6、10-7mol/L)的α-ZAL。采用ELISΑ法测定PⅠNP和BMP-2的表达量。结果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呈长梭形,有接触抑制现象,诱导后细胞呈三角形、多角形、不规则形状,细胞生长密集时可重叠生长。与空白诱导组比较,各组PⅠNP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阳性诱导组及低、中浓度α-ZAL诱导组BMP-2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高浓度α-ZAL诱导组BMP-2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与阳性诱导组比较,低浓度α-ZAL诱导组PⅠNP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而中、高浓度α-ZAL诱导组PⅠNP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低、中浓度α-ZAL诱导组BMP-2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高浓度α-ZAL诱导组BMP-2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α-ZAL呈剂量相关性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低浓度(10-7mol/L)α-ZAL可显著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过程中PⅠNP和BMP-2的表达,随着剂量的升高,促进作用下降。
【作者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
【关键词】α-玉米赤霉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分化 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 骨形态发生蛋白-
【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4GXNSFAA118400)
【分类号】:R329.2
【正文快照】: (南宁530021)α-玉米赤霉醇(α-zearalanol,α-ZΑL)是一种新的植物雌激素,其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用的研究尚缺乏。在前期研究中发现α-ZAL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1],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具有降低骨钙素(BGP)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宗少晖;韦波;曾高峰;熊春翔;赵玉玺;;α-玉米赤霉醇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代谢因子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1年31期

2 王晶;李超;李贵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磁标记磁共振示踪及其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3年21期

3 戴顺龄;段金虹;陆媛;徐海珊;程锦轩;邓文慧;吴宜勇;王小明;许雪梅;韩玉珍;孟繁静;李季伦;;α玉米赤霉醇——一个值得重视的新的植物雌激素[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年05期

4 刘洁;李伟;董明纲;;新一代骨转换标志物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医学;2006年01期

5 张俊山;田发明;张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向神经元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缨缨;钟远;金俊;;老年男性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12期

2 董晖;陈达强;王[?;李明;;骨代谢转换生化指标与性别、年龄的相关趋势[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3 邓咏梅;张金山;林炎彬;;绝经早期妇女血清PINP、ICTP和OC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年06期

4 卓滋泽;刘玲;马文军;赵茜;赵欣;王永志;张国义;;长波紫外线和中波紫外线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和骨代谢影响的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3期

5 沈彩娥;任朝云;汪宪平;;中老年妇女骨密度和骨生化指标的检测与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3年06期

6 方晔;邹斌;赵劲民;宗少晖;;α-玉米赤霉醇在雌激素缺乏所致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7 肖丽;谢菊英;王珊玺;欧阳子腾;;电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PINP的影响[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年04期

8 马进峰;王一农;金锐;;枸杞多糖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PICP、ICTP及钙、磷、镁和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2期

9 毛姗姗;王蔚;汝少国;;植物雌激素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J];海洋湖沼通报;2009年02期

10 连亚军;李向平;廖清池;董海云;;早期给予雌激素对去卵巢兔动脉斑块及血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金明柱;糖皮质激素诱导肾虚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PPARγ2与TGF-β1/Smads的mRNA及蛋白表达[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刘绪立;兔骨质疏松模型的快速建立和硫酸钙复合bBMP在椎体强化中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3 郭晓宇;维生素A过量对肉鸡钙、磷沉积及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表达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绪立;兔骨质疏松模型的快速建立和硫酸钙复合bBMP在椎体强化中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5 朱阳春;补肾通督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及改善骨破坏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刘青华;去势山羊骨质疏松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玺;α-玉米赤霉醇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张楠;骨代谢生化指标在绝经后骨质疏松诊治中的临床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张新玉;不同药物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疗效观察和生活质量及药物经济学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4 吴钟玲;食品中玉米赤霉醇及其类似物快速测定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孟洁;α-玉米赤霉醇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及机制[D];河北大学;2010年

6 石瑜;α-玉米赤霉醇对去卵巢大鼠子宫、阴道和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0年

7 陈志文;阿司匹林治疗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8 高文;α-玉米赤霉醇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作用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胡小军;骨代谢标志物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中的临床意义[D];遵义医学院;2011年

10 张勇;左旋多巴干预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建强,谭淑萍,董小岩,伍志坚,袁洪,陈方平,吴小兵;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体外转导培养细胞的研究[J];病毒学报;2004年02期

2 金旭红;杨柳;段小军;陈伟;李忠;;体外纳米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MR成像[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 邓许勇;周荣平;鲁凯伍;金大地;;氯化锂联合脐血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4 田新;符仁义;陈艳;袁粒星;;脐带组织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及向成骨与脂肪细胞的分化[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5 孟繁静,阙月美,韩玉珍,黎洪霞,王章存;冬小麦越冬茎尖中的玉米赤霉烯酮[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8年12期

6 刘建立;雌激素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8年06期

7 戴顺龄,段金虹,陆媛,张仪华,程锦轩,赵小元,吴云清,张彦东,余跃,张琳,左萍萍,吴宜勇,葛秦生;新的植物雌激素α玉米赤霉醇明显抑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进程[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3年05期

8 沈薇;隋璐;苏禄晖;;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小鼠模型的建立[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何方方,孙爱军,秦明伟,田均平,林守清,葛秦生;应用小剂量利维爱对绝经后妇女的防治效果和意义[J];生殖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10 葛秦生;绝经后低剂量激素替代疗法的临床应用[J];生殖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莉娜;王颖;张艳艳;关伟军;;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28期

2 饶圣宏;;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9期

3 王佃亮;张艳梅;杜娟;;间充质干细胞过滤分离器制备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2年10期

4 李陈;肖玉周;;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差异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4年01期

5 李丽春;李剑平;;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治疗:特点与问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14期

6 殷海斌;田新;杨春会;高晓慧;;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14期

7 许琴,朱依纯,肖雁冰,田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及培养[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张明伟,郭子宽,刘晓丹,吴英,侯春梅,毛宁;小鼠骨骼肌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3年05期

9 李府;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特性及临床应用前景[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4年02期

10 陈光辉 ,王燕,李天德,邵建华;自成人脂肪组织分离与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菊;胡亮杉;郭坤元;;间充质干细胞对衰老大鼠睾丸的影响[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郭勇;张西正;李瑞欣;张春秋;郭春;张彦军;闫玉仙;;力学拉伸对经5-氮胞苷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力;王海燕;杜娟;赖洁娟;刘庆;黄苏娜;蒋建新;;直流电刺激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物理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马丽;呼莹;马冠杰;姜学英;赵春华;;小鼠真皮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对造血恢复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韩钦;刘艳宁;何东南;闫曦;曹莹;赵春华;;分离和鉴定小肠上皮干细胞及其可塑性与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刘晓丹;刘兵;李秀森;毛宁;;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A];第11次中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姜玉玲;乔虹;刘梦雪;李强;孙玉倩;张巾超;;瘦素诱导体外培养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凋亡[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肖娜;郭锦鹏;赵秀华;金文静;卢光t;程腊梅;;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陈广华;杨婷;付t$t$;苗瞄;金正明;唐晓文;韩悦;何广胜;仇慧英;马骁;陈峰;薛胜利;王荧;孙爱宁;吴德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皮质激素耐药的难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9例分析[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10 洪珞珈;赵明明;张宇晶;;间充质干细胞与系统性红斑狼疮[A];2012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满学杰;天津滨海新区建最大间充质干细胞生产基地[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满学杰;津昂赛打造间充质干细胞生产基地[N];医药经济报;2008年

3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输血科 李忠俊 整理 吴刘佳;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又见新方法[N];健康报;2013年

4 上海生科院 上海交大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 曹楷;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中的孙悟空[N];上海科技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王新佳;我国“原始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液进入临床研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6 记者 陈建强;首家间充质干细胞库在津建成[N];光明日报;2006年

7 记者 冯国梧;细胞产品国家工程中心建设方案获准[N];科技日报;2007年

8 实习生 刘霞;间充质干细胞有望用于面部整形[N];科技日报;2007年

9 冯国梧;全球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规模化运营[N];科技日报;2008年

10 刘莹清;全球首个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泰达规模运营[N];北方经济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增强骨形态形成蛋白9介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成骨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2 郑宗梅;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3 王宪英;脑组织微环境及神经甾体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4 李晓东;牙胚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牙向分化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郭虹;胎儿多种组织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征及胎儿骨髓血液血管干细胞特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6 侯静;间充质干细胞在辐射损伤后干性维持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7 袁茵;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不同类型肿瘤细胞恶性表型的调控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8 来晓瑜;一个新的人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的鉴定和间充质干细胞亚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韩春;牙根发育期相关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10 孙念政;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及其对糖尿病鼠降糖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敏;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克隆的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2 苏晓华;牛胎肝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邓长卿;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杨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鉴定[D];吉林大学;2013年

5 马云鹏;应用大块平铺法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传代、冻存及复苏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6 那仁格日勒;溶血磷脂酸抑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理[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王黎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泌蛋白表达谱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8 唐秋灵;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男性生殖细胞分化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9 徐小霞;人胎盘绒毛层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优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初步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王建军;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长期培养及成骨潜能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17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517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3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