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马尔尼菲青霉菌LIG4同源基因缺失突变体构建

发布时间:2017-09-06 03:27

  本文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LIG4同源基因缺失突变体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马尔尼菲青霉菌 PMlig4基因 非同源末端连接 同源重组 基因打靶


【摘要】:目的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是青霉菌属中唯一温度依赖的双相性条件致病菌,它能在免疫缺陷人群(尤其是HIV感染患者)中引起严重的系统性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 PSM)。PM致病机制有待深入研究。随着PM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有必要建立一个高通量的基于同源重组进行定点PM基因敲除方法以用于PM致病机制研究。在真核生物中,外源DNA整合到基因组中是通过两种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 strand breaks, DSB)修复机制: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HR)和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NHEJ)。基于已知哺乳动物细胞中参与非同源末端连接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 strand breaks, DSB)修复途径的蛋白有ku70、ku80、DNAPKcs、LIG4和XRCC4,通过抑制非同源末端连接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 strand breaks, DSB)修复途径提高基因打靶效率的方法在丝状真菌中已经建立。本课题通过基因敲除技术构建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 PM)的LIG4同源基因缺失突变体以提高基因打靶效率,为通过基因打靶方法深入研究PM致病分子机制提供一个有力的遗传操作工具。 方法通过在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 PM)基因组数据库中查找LIG4同源基因,设计特异PCR引物扩增其两侧同源序列并通过融合PCR方法将筛选标记基因pyrG插入两侧同源序列之间构建PMlig4同源基因缺失载体,将该基因缺失载体转化入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 PM)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SPM4(pyrG,niaD-)原生质,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转化子DNA,再通过PCR技术验证获得LIG4同源基因缺失株。将得到的LIG4同源基因缺失株与原始研究出发菌株SPM4比较,观察表型并进一步实验验证其同源重组效率。 结果以粗糙脉孢菌(Neuospora crassa) LIG4蛋白序列进行Blastp比对发现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 PM) LIG4同源蛋白由100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与粗糙脉孢菌(Neuospora crassa) LIG4蛋白序列有66%相似性和51%一致性。两个蛋白均具有保守的BRCT结构域、DNA结合部位和DNA连接酶Ⅳ活性部位。编码PM的LIG4基因全长ORF共3018bp,共有外显子3个,内含子2个。 用融合PCR成功构建了以pyrG为筛选标记基因的PMlig4同源基因敲除载体,用已构建好的含pyrG基因马尔尼菲青霉菌PMlig4基因缺失载体遗传转化马尔尼菲青霉菌尿嘧啶营养缺陷菌株SPM4原生质体,筛选到尿嘧啶营养缺陷得到互补的转化子154个,制备基因组DNA并用PCR方法筛选鉴定到PMlig4基因缺失突变株12株。 结论本课题通过融合PCR方法成功构建了含pyrG筛选标记基因的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 PM) LIG4同源基因缺失载体,并成功将该基因缺失载体转化入菌株SPM4(pyrG-, niaD-)原生质,成功构建得到了马尔尼菲青霉菌LIG4同源基因缺失突变体,为进一步验证该突变株在基因打靶遗传操作中的高效性并利用其进行马尔尼菲青霉菌基因功能和致病分子机制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 PMlig4基因 非同源末端连接 同源重组 基因打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Q78;R378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4-5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3
  • 材料方法13-40
  • 实验结果40-48
  • 讨论48-50
  • 结论50-51
  • 附录51-63
  • 参考文献63-67
  • 综述67-82
  • 参考文献78-82
  • 致谢82-8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栋华;刘晓军;谭升顺;;SELDI技术对马尔尼菲青霉菌酵母相和霉菌相蛋白质组表达差异的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钮蓓蓓;陶菊红;董辉;汤生荣;任双喜;;新型马尔尼菲青霉菌RhoGTPase激活因子的RNAi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3 赵允谦;陶菊红;陈小恂;郑爱霓;任双喜;;利用RNA干扰沉默马尔尼菲青霉菌聚酮合酶基因的相关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4 蓝秀万;蓝瑛;林海燕;陈保善;;板栗疫病菌低毒力遗传转化株LC的构建[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7年02期

5 邓卓霖;;进行性播散性马氏青霉菌病[J];广西医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6 王峰;董辉;钱震;陶菊红;游松;任双喜;;RNA干扰Fus3基因对二态性真菌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孢子形成和细胞壁组分合成功能的影响[J];菌物学报;2009年03期

7 李载平;《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3版)[J];科学通报;2002年24期

8 刘博;付萍;;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研究进展[J];皮肤病与性病;2010年01期

9 赵国庆;冉玉平;向耘;;中国大陆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的系统评价[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年02期

10 贺丹;郭亮;王丽;;人兽共患真菌病的现状[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新瑜;冉玉平;勾兰图;何飞;张瑞峰;代亚玲;;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动态分析马尔尼菲青霉菌丝相和酵母相差异表达基因[A];中国菌物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本文编号:801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801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0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