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复方青珠抗瘢痕膏对兔耳皮肤瘢痕模型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自制复方青珠抗瘢痕膏对兔耳皮肤瘢痕模型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病理性瘢痕 动物模型 青蒿琥酯 珍珠水解液 微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上皮间质交感因子
【摘要】:目的:通过建立的兔耳瘢痕模型的动物模型,观察青蒿琥酯、珍珠水解液及两者复合的自制外用膏剂对瘢痕组织胶原纤维、新生毛细血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上皮基质交感分子1表达等的影响,探讨青蒿琥酯联合珍珠水解液抗病理性瘢痕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制有效的外用中药抗瘢痕膏剂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1)选取新西兰大耳白兔1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基质对照组、青蒿琥酯组、珍珠水解液组、青蒿琥酯与珍珠水解液复合组即青珠复合组和阳性药硅酮凝胶(疤复新)组共6组。在每只兔耳腹侧面制作6个直径为1cm的圆形皮肤全层及软骨膜缺损创面,每组2只兔,24个创面,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并配制含各种药物成分的外用膏剂,于创面上皮化时(即创口制备术后28天)开始在瘢痕部位涂抹组别的对应膏剂治疗,并轻揉直至药物吸收,3次/天,连续用药28天;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56天将动物处死,切除兔两耳增生性瘢痕,多聚甲醛固定,包埋,切片,后行HE染色及VG染色。光镜观察瘢痕区形态学改变,检测瘢痕组织的增生指数(HI)、成纤维细胞数密度(NA)及胶原纤维面积密度(AA)。 (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瘢痕组织的CD34来检测各组瘢痕的微血管计数(MVC);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比较不同组别的兔耳瘢痕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上皮基质交感分子1(EPSTI1)的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1)12只兔、144个创面进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青蒿琥酯组、青珠复合组瘢痕略高出兔耳皮肤表面,触之质软,色泽较白,接近兔耳正常肤色;珍珠水解液组瘢痕较青蒿琥酯组更凸出皮缘,质地韧;对照组瘢痕则明显高出于兔耳皮肤表面,色红,质地硬;阳性药硅酮凝胶组瘢痕不凸出皮肤表面,表面平滑柔软。②光镜下观察:青蒿琥酯组、青珠复合组和硅酮凝胶组的成纤维细胞胞体变小,.胶原纤维较稀疏,排列有序,微血管较少。③青蒿琥酯组、青珠复合组和硅酮凝胶组的增生指数HI、成纤维细胞数密度NA和胶原纤维面积密度AA均明显低于于对照组,且青珠复合组的数值明显低于青蒿琥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青蒿琥酯组、青珠复合组和硅酮凝胶组兔耳瘢痕组织中微血管计数、VEGF. EPSTI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青珠复合组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青蒿琥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1)青蒿琥酯膏剂和青蒿琥酯与珍珠水解液的复合膏剂均可以抑制动物实验性瘢痕的增生;而将青蒿琥酯与珍珠水解液复合的膏剂抗瘢痕作用优于青蒿琥酯单剂。 (2)微血管的形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过度表达可能是促进瘢痕形成的重要因素。 (3)上皮间质交感分子的过度表达可能是促进瘢痕形成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病理性瘢痕 动物模型 青蒿琥酯 珍珠水解液 微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上皮间质交感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85.5;R619.6;R-332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4-5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3
- 材料与方法13-24
- 结果24-36
- 讨论36-44
- 结论44
- 参考文献44-51
- 综述:中药与天然药物抗瘢痕的机制研究进展51-62
- 参考文献59-62
- 致谢62-6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黎平;张建华;余安胜;;丹参涂膜剂对肥厚性瘢痕裸鼠模型血液流变学及细胞因子TGF-β1、bFGF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1期
2 曹治东,石崇荣,黄崇本;青蒿素对体外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影响[J];重庆医学;2003年05期
3 农晓琳;陈洪;陈石海;李佳荃;李菊裳;蒙宁;黎燕宁;邓凌;李昊;;青蒿素、青蒿琥酯抗皮肤瘢痕的体外实验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农晓琳;邓凌;李佳荃;陈石海;李昊;李菊裳;黎燕宁;;bFGF、TGFβ_1在人皮肤病理性瘢痕不同时期的表达及意义[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黄安林,刘家奇,朱袭祖,吴英芳,蔡捷,梁自乾,蒙诚跃,邱沥,林军,黄仁彬,甘俊;珍珠烧伤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J];广西医学;1997年01期
6 邵新中;张哲敏;仝吉庆;靳红微;;珍珠粉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50例[J];河北中医;1991年05期
7 周文祥;夏章晖;何其安;张英;张俊;;姜黄素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致系膜细胞增殖及纤维连接蛋白和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年02期
8 刘丽忠,李国辉,付建华,刘伟,李文芳,杨红华;甲基莲心碱对移植至裸鼠的增生性瘢痕胶原和酸性粘多糖合成的影响[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李凡,周虎,任灏远;应用槌果藤提取物治疗瘢痕疙瘩[J];中国美容医学;2004年05期
10 李希军;柳大烈;王吉慧;;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建立方法的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洪;瘢痕抑制剂抗皮肤瘢痕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73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873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