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脑外伤血肿膨胀与颅内压增高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9 05:11

  本文关键词:脑外伤血肿膨胀与颅内压增高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颅内压 气体分子动力学 有限元 脑血肿 偏移量


【摘要】:利用具有高度解剖学细节的GHBMC有限元头部模型,建立符合患者头部在受到创伤后出现脑血肿的占位效应,并提出一种采用气体分子动力学颗粒法模拟颅脑血肿导致颅内压变化的新思路。通过医学图像软件Mimics得到患者头部血肿几何模型与病变位置,调整已验证的GHBMC成人头部有限元模型,使其符合实际患者头部病变的几何特征,之后采用气体分子动力学颗粒法模拟脑血肿引起的颅内压变化。两组仿真中颅脑侧脑室偏移量分别为4.6和5.6 mm,脑中线偏移量分别为4.3和4.1 mm,颅内压数值分别稳定在(2 680±20)和(2 618±18)Pa。实际患者颅脑侧脑室偏移量分别为4.8和4.9 mm,脑中线偏移量分别为3.7和3.9 mm,颅内压数值分别为2 800和2 666 Pa。仿真数据与实际数据基本吻合,表明采用气体分子动力学颗粒法来模拟分析血肿膨胀与颅内压增高的方法在理论上可行,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颅内压 气体分子动力学 有限元 脑血肿 偏移量
【分类号】:R651.15;R322.8
【正文快照】: 引言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其增高病理基础是颅腔内容物的增多,主要包括脑体积的增加,如脑血肿、脑水肿、脑肿瘤等,而脑血肿与脑水肿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因素[1]。目前,颅内压是神经外科临床与科研的重要指标,对临床手术时机起到决定性作用,其测量方法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岳献芳;王立;周峰;;颅内压变化引起的颅骨表面应变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2 习望;姚志刚;孙晓立;;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10期

3 崔荣周;詹彦;谢延风;陈敏若;王佳;石全红;;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在矢状窦、大脑镰旁大型脑膜瘤术后的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15期

4 万鑫铭;杨济匡;;基于虚拟试验方法的气囊折叠方式对离位乘员损伤影响的研究[J];汽车工程;2005年06期

5 吴光强;吴奕娴;;汽车安全气囊展开过程的仿真算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6 汪娜;彭雄奇;张源;潘锋;鲁宏升;;基于颗粒法的安全气囊仿真及应用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8期

7 岳献芳;王立;周峰;;颅骨和硬脑膜随颅内压变化的粘弹性有限元分析[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勇;颅内压监护下治疗急性颅内血肿55例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虹;黄警锐;胡唏;许毅;刘科;冯华;;损伤控制性手术在178例以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中的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19期

2 康睿;陈刚;;动态监测颅内压在颞叶胶质瘤术后的价值[J];重庆医学;2013年32期

3 劳全坤;;人血白蛋白治疗脑出血脑水肿85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4年01期

4 李娟;;外伤性迟发型面瘫的预见性护理体会[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庄耀东;赖志云;陈英杰;颜长护;蔡文墨;洪红昭;郭森仁;;1例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西医结合救治体会[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04期

6 代宇;杨许莲;李昌菊;;呼吸机面罩通气在紧急气管插管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17期

7 李庆新;王卫红;;额颞极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学;2014年08期

8 蓝芬;游彩芬;李群香;黄月红;;持续颅内压监测用于脑膜瘤术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分析[J];当代医学;2014年30期

9 师战强;王凯权;贾柠;程亚军;温鼎东;;人工肝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技术救治重症肝衰竭的临床总结[J];包头医学;2014年04期

10 周珍贵;;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涵;余莉;姜南;;特种充气展开织物折叠建模方法[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1年

2 文强国;;颅内进展性出血性脑损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研究[A];全国高血压防治知识推广培训班暨健康血压中国行海南海口会论文综合刊[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青;无创颅内压监测仪用于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2 肖志;汽车后碰撞中乘员颈部损伤防护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赵明玺;基于波形特征提取与支持向量机分类的颅内压增高预测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4 郭新荣;不同时机针刺介入对TBI模型大鼠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王宇;经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急性脑损伤及颅内压变化的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6 陈英姝;高速数控车削加工复杂工况集成监控方法及系统[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祖鹏;脑胶质瘤临床相关因素与术后生存率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2 代小芳;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的气囊展开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章宏;基于事物特性表的有限元模型快速变型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刘立勇;汽车乘员离位模拟技术及在儿童碰撞保护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5 田婧婷;汽车正面安全气囊充气过程模拟及试验验证技术[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建琳;基于虚拟仪器的多功能检测分析系统[D];山东大学;2009年

7 乐永祥;着陆缓冲气囊缓冲过程数值模拟和优化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陈卓;颅内压监测在神经重症患者中应用的4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洪振;重型颅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压监测的探讨[D];泰山医学院;2012年

10 张雷;基于颗粒法安全气囊的建模与仿真[D];吉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娟;吕发金;吕富荣;谢惠;蒋孝先;;上矢状窦及属支静脉解剖形态的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2 李德源,陈海斌;松质骨粘弹性的数值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李德源,刘占芳,励凌峰,张湘伟;横观各向同性松质骨撞击动力响应数值分析[J];工程力学;2001年05期

4 吴桂荣,张云然,王玉清,由广兴;猴头部冲击下颅内压的变化和头冲击伤的防护[J];航空学报;1999年S1期

5 孙英伟,陈延航,李钰绩;专利文献中颅内压监护及测量方法的进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8年03期

6 陈功,江澄川,张雪明;不同方法测量的颅内压值之差异[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年09期

7 朱兴华,施德广,董心,郭善恩;人体硬脑膜、大脑镰和小脑幕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8 朱兴华,郭学东,董心;豚鼠肱骨中央截面应变在体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9 管义祥;;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压监护的临床应用[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10 张宁,樊学军;利用松质骨理想化模型对骨小梁刚度的研究[J];力学学报;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扈国栋;张少龙;张庆刚;刘新国;刘宝山;孙善书;;FKBP12与其抑制剂作用的结合自由能计算[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黄远;李彦秋;何芳;王玉林;;羟基磷灰石溶解机理的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06期

3 娄永锋;肖蓉;向明礼;杨明理;;新型多苯并咪唑环芳识别氨基酸甲酯的分子动力学和密度泛函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4期

4 孟现美;王加磊;张少龙;张庆刚;;分子动力学研究2-乙酸苯并噻吩在HIV-1蛋白酶与抑制剂结合中的作用[J];化学学报;2013年08期

5 丛肖静;谭建军;刘明;陈慰祖;王存新;;HIV-1跨膜蛋白gp41与N-取代吡咯衍生物的结合模式研究(英文)[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0年08期

6 刘爱鹏;;芳香硫胺抑制剂对人类碳酸酐酶(hCAII、hCAVII)的分子动力学分析[J];科技传播;2011年20期

7 陈建中;梁志强;张庆刚;刘晓阳;王伟;刘进庆;;分子动力学研究抑制剂pDI6W与MDM2的相互作用机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12年06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英永;吕守芹;霍波;龙勉;;利用力致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剪切流场[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志勇;刘海燕;施蕴渝;;分子动力学与粗粒化模型相结合提高采样效率的方法[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李春华;孙庭广;陈慰祖;王存新;;谷氨酰胺结合蛋白与谷氨酰胺结合机制的分子动力学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周圆兀;;基于分子动力学的酶柔性分析[A];第十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徐昌建;李德昌;季葆华;;蚕丝蛋白β片结构破坏动力学过程分子动力学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李有勇;侯廷军;;聚乙二醇修饰的树枝状聚合物用于药物传递的分子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王传奎;孟庆田;;超强超短脉冲激光场下分子动力学行为的含时理论研究[A];2006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梁中洁;石婷;朱维良;罗成;蒋华良;;沉默调控因子SIR2酶催化反应机制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高凤凤;苑世领;;泡沫破裂机理的分子动力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5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中的理论问题[C];2013年

10 袁泉子;赵亚溥;;微柱阵列亲液表面的润湿动力学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蛋白质的分子动力学基础[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2 ;QCDoC上研究 分子动力学[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佳宁;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会军;气体低温形核与生长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3 杨洋;合金固液界面动力学与纳米体系结构和稳定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遵敬;蒸发与凝结现象的分子动力学研究及实验[D];清华大学;2002年

5 朱孟兆;油浸绝缘纸热老化机理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刘信力;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门控机制的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童宇;Bi_2Te_3热电材料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衍;几种重要蛋白结构特征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高玉凤;典型固液界面热力学与动力学性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文华;自由能的分子动力学计算及其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升;钙泵蛋白和受磷蛋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张祖根;不同压力下单晶铜强度的分子动力学计算[D];兰州大学;2009年

3 李龙飞;两种雌激素受体与抑制剂作用机制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培鸽;微孔塑料气泡成核过程分子动力学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5 向采金;分子动力学的有限元长时间计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欢欢;钨纳米单晶体本征力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7 廖迎强;面向液态金属凝固的分子动力学并行算法研究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3年

8 李茂祥;硫化氢在水溶液中溶解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9 王烨;cdMMP26的结构预测及其与MMPs抑制剂分子对接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荣钢;基于分子动力学的纳米单晶铜拉伸与剪切模拟[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940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940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a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