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长寿人群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及长寿相关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22:22

  本文关键词:长寿人群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及长寿相关性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ApoE 长寿 脂蛋白 基因多态性 脉压差 BMI


【摘要】:背景: 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作为LDL的受体参与乳糜微粒和VLDL及其降解产物在肝细胞中的清除,其主要在肝脏合成、分泌和代谢,参与脂质的运输、储存及排泄,有修复组织、抑制血小板聚集、免疫调节等作用。ApoE基因的多态性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其等位基因变异与血浆ApoB浓度、甘油三酯及血管收缩压有关,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变(AS)及CHD等密切相关。ApoE基因的多态性与血脂及长寿的相关研究已获得一些较大的进展。 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巴马地区壮族长寿人群ApoE基因的多态性与该地区血脂水平及长寿的关系。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巴马地区90岁以上壮族长寿老人513名(长寿组,年龄90-104岁),,长寿老人第一代子女486名(子女组,年龄40-78岁),普通健康壮族中老年人462名(对照组,年龄40-79岁)进行ApoE基因分型,并分析各基因型对血压、BMI、TC、TG、HDL-C、LDL-C、TC/HDL、LDL/HDL等指标的影响,了解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及其在长寿中的作用。 结果: 1.长寿组和子女组的脉压差、TC和LD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是长寿组BMI和TG水平低于对照组;子女组的HDL水平高于对照组。 2.不论长寿组、子女组还是对照组,ApoE基因型均以E3/3基因型为主;等位基因以ε3为主。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在3组间存在差异,长寿组及子女组E2/X基因型的频率分布均高于对照组(P<0.05);长寿组ε2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性别分层后,差异仍然存在。长寿组男性E2/X和ε2的频率仍高于对照组;子女组女性E2/X高于、E4/X低于对照组;长寿组中男性比女性的ε2的频率高。 3.组内比较各基因型之间的血脂水平发现,当基因型从E2/X向E3/3和E4/X变化时,血清的TC、LDL-C、TC/HDL及LDL/HDL水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组间比较长寿组和子女组各基因型的TC、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长寿组的E3/3、E4/X基因型的TG水平低于对照组,而子女组中未发现这种差异。血脂分层后比较,血脂正常的三个组的E2/X基因型的TC、LDL、TC/HDL和LDL/HDL水平均低于E3/3和E4/X基因型;长寿组和对照组的E2/X基因型的TG水平高于E3/3、低于E4/X。 4.长寿组内脉压差增大的E2/X基因型的TG和TC/HDL水平比脉压差正常者低;子女组脉压差增大的E4/X基因型的LDL/HDL水平比脉压差正常者低。 5. BMI分层后,基因型对血脂的影响不变。子女组超重亚组的TC、LDL、TC/HDL、LDL/HDL水平高于正常亚组,长寿组和对照组的两亚组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 结论: 1.巴马壮族长寿人群与该地区壮族中老年人群在血脂水平、血压、及BMI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2.长寿人群及子女携带的Apoε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该地区普通壮族人群,ε2等位基因与长寿相关。 3.ApoEε2等位基因的突变与巴马地区长寿人群的血脂水平和长寿现象有一定关系,表现为较低的TC及LDL水平。
【关键词】:ApoE 长寿 脂蛋白 基因多态性 脉压差 BMI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39.36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语表4-6
  • 摘要6-9
  • ABSTRACT9-13
  • 前言13-16
  • 材料和方法16-24
  • 1. 资料16-19
  • 2. 实验方法19-24
  • 结果24-42
  • 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24-25
  • 2. ApoE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25-27
  • 3. ApoE 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相关性的分析27-29
  • 4. ApoE 基因多态性正常血脂及异常血脂的影响29-33
  • 5. BMI 分层后 ApoE 基因与血脂水平的关系33-38
  • 6. 脉压差分层后 ApoE 基因与血脂水平的关系38-39
  • 7. ApoE 基因多态性与血脂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39-42
  • 讨论42-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6
  • 综述56-77
  • 参考文献67-77
  • 论文鸣谢77-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欣,曹丽春,周涌,李柏文;不同人群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布状态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0年09期

2 薛静;;脉压、脉压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年02期

3 杨玖玲,张加芳,张真路;绝经前后妇女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及血脂代谢的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4年04期

4 张雪梅,刘秉文;载脂蛋白E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年02期

5 张国兵,陈灏珠,江智文,温沁竹,陆元善,庄文燕;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1年04期

6 祝成亮 ,周新 ,刘芳 ,胡汉林;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年02期

7 马飞煜;邬伟;王凤;张昱;陆晓红;;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及脂类代谢与缺血性脑卒中亚型关系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8期

8 王苏;阿茨海默(Alzheimer)病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年01期

9 郑以漫;李小英;朱宏达;高梅;许曼音;陈家伦;;PCR-RFLP法检测上海地区汉人载脂蛋白E基因型[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10 郭文平,周丽华 ,谢瑶 ,姚志彬;Aβ_((31-35))和ApoE_4对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的影响[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1年03期



本文编号:950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950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6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