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实验医学论文 >

口服式疫苗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0-03 00:27

  本文关键词:口服式疫苗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口服式疫苗 肠黏膜免疫 载体 免疫应答机制


【摘要】:口服式疫苗在经人或动物口服进入胃肠道后,可有效的激发肠黏膜免疫。较传统注射疫苗相比,口服式疫苗给药方式简单快捷,产生的免疫效果稳定持久,是一种更为理想的免疫途径。口服式疫苗的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减毒活疫苗、DNA疫苗和转基因植物疫苗等。不同的口服式疫苗具有不同的载体,这些载体在保护抗原的同时能够有效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吸收从而增强免疫效果。笔者通过分析总结口服式疫苗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口服式疫苗的免疫效应机制以及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为深入研究口服式疫苗的免疫应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
【关键词】口服式疫苗 肠黏膜免疫 载体 免疫应答机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71776)
【分类号】:R392-33
【正文快照】: 口服式疫苗在进入机体后引起的免疫应答以肠黏膜免疫为主,但肠黏膜免疫系统对食物中存在的大量蛋白质具有免疫耐受性,单独的抗原经口服接种产生的免疫能力较弱。口服式疫苗与相应的载体和佐剂结合接种可以有效地诱导黏膜系统的特异性免疫力,达到理想的免疫效果。随着分子生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姜燕;吕昌龙;;口服疫苗与肠粘膜免疫效应机制[J];国际免疫学杂志;2006年05期

2 周岩;赵茜;何男男;袁重要;;转基因植物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3年01期

3 李岩;王大南;杨芳莉;桑力轩;朱俊丰;李胜军;孙逊;吕昌龙;;口服CD226 DNA疫苗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4年05期

4 郑磊;郭养浩;马振宁;樊海平;吴斌;唐凤翔;;副溶血弧菌融合蛋白FlaA-OmpK疫苗的制备及免疫保护作用[J];中国水产科学;2012年05期

5 张晋;王红燕;张亮;梁晶;徐冉;金歌;柯伟华;;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的稳定性研究[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Expression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Gene in Ginseng Cells[J];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2009年05期

2 黄钧;施金谷;陈明;黄艳华;;水产口服疫苗研究进展[J];广西畜牧兽医;2013年01期

3 米彦飞;李宁求;付小哲;巩华;石存斌;吴淑勤;;草鱼疫苗接种成本-效益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16期

4 傅国平;张雪梅;;细菌疫苗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J];重庆医学;2013年26期

5 翟永贞;周言;马力;冯国和;;壳聚糖-pJME/GM-CSF纳米DNA疫苗肌注BALB/c鼠诱导细胞免疫效应的研究[J];病毒学报;2014年04期

6 张琳琳;连科迅;张英;蒋烨;姜艳萍;崔文;乔薪瑗;唐丽杰;李一经;刘敏;;传染性胰坏死病毒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淡水渔业;2014年04期

7 曹海鹏;王红宁;张安云;杨鑫;马炳存;徐鹏卫;丁梦蝶;;乳酸菌活载体疫苗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4年09期

8 邵敏;周鹤峰;葛正龙;;农杆菌介导的hIL-12基因转化马铃薯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8年03期

9 李珊珊;黄P";田黎;;鱼类口服疫苗的研究进展[J];海洋湖沼通报;2007年S1期

10 张超;郭斌;祁洋;孙杰;薛柯;戴佳锟;关正君;尉亚辉;;转HBsAg基因樱桃番茄组培苗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J];核农学报;2012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关正君;樱桃番茄的HBsAg基因转化及其突变体特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于兰萍;鱼类病原菌的快速诊断与免疫防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3 徐进;斑点叉尾洶肾脏细胞系建立与出血病病原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4 刘拂晓;小反刍兽疫病毒样颗粒的构建及对小鼠免疫效力的评价[D];吉林大学;2013年

5 李明;类黄酮调控基因AtMYB12的异源表达及其对植物抗病性的贡献[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6 邬强;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及其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烟草中表达和免疫效应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7 崔子寅;甘露糖受体介导的多糖重组抗原铜绿假单胞菌疫苗的研制及其免疫分子机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霞;猪水肿病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突变菌株对猪的免疫效果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王炜;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在百脉根中的表达及其免疫豚鼠试验[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3 李晓英;禽传染性支气管炎DNA疫苗脂质体、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及免疫效果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6年

4 耿晓修;鱼类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口服疫苗微粒的制备及免疫保护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唐清杰;马铃薯X病毒载体介导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6 李桂伟;重组干酪乳杆菌分泌表达猪轮状病毒VP4蛋白和VP4-LTB融合蛋白及其免疫效果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7 李树宝;壳聚糖介导真核双表达质粒pIRES-hVEGF121cDNA/hBMP-4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8 白欣;新型基因载体巯基烷基化壳聚糖的制备及体外性质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9 李晓静;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重组干酪乳杆菌表达及其免疫学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10 杨春柳;猪水肿病大肠杆菌SLT-Ⅱe基因突变菌株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口服免疫效果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娟;刘峰;许婷婷;宫清轩;万书波;单世华;;植物轮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2 任雪艳,陈创夫,孔庆军,包慧芳;转基因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J];草食家畜;2004年04期

3 吴国华;张强;;口蹄疫转基因植物可饲疫苗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8年04期

4 娄晓鸣,章镇,姚泉洪,熊爱生,王化坤,彭日荷,李贤;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S1S2S)基因在转基因苹果中表达[J];果树学报;2005年06期

5 王军政;彭爱红;姚利晓;范达;陈善春;;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6 黄复深;袁鑫;邱元;;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张崇文;于涟;毛芝娟;褚武英;钱荣华;;哈维氏弧菌外膜蛋白OmpK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水产学报;2006年01期

8 朱宏;赵凯;段可;潘爱虎;贾军伟;孙建萍;李鹏;何婷;唐雪明;;转基因植物疫苗研究进展[J];上海农业学报;2009年01期

9 程志强,陈旭君,郭泽建,李德葆;转基因植物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安全性评价[J];生命科学;2002年01期

10 郑磊;马振宁;吴斌;樊海平;唐凤翔;郭养浩;;美洲黑石斑鱼血清IgM纯化及其兔抗血清部分特性[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962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962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6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