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胸结合部前路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07:42
本文关键词:颈胸结合部前路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第一肋 颈胸结合部 前路 解剖 颈胸结合部 胸骨柄 前路 解剖学
【摘要】:第一部分经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颈胸结合部前方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目的研究经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入路行颈胸结合部前路手术的显露途径及显露范围,明确周围重要结构的解剖学特点,进行手术入路的可行性分析。材料和方法选用10具成人新鲜尸体(58-83岁,平均74.1岁),首先分别行左、右两侧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颈胸结合部手术入路,从胸骨外缘开始切除部分第一肋至锁骨下动、静脉内侧缘,游离胸膜进胸显露颈胸结合部前方,结合直视观察和X线透视确定该入路在颈胸结合部的显露节段。用游标卡尺在尸体标本上测量以下数据:左右两侧胸骨外缘距锁骨下静脉(第一肋与胸骨柄交界点距锁骨下静脉与第一肋交点)的距离;双侧交感干在各胸椎(T1-T4)水平距肋头内侧界的距离。比较左、右两侧入路相关解剖结构尤其是大、中血管、胸导管、交感干、迷走神经等对手术操作的影响程度。观察颈胸结合部周围重要结构的解剖特点及其与椎体位置关系,分别评估左、右两侧经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颈胸结合部前路手术中在不同节段易损伤的重要结构及可能的并发症。结果通过经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颈胸结合部前路手术入路,10具尸体标本左、右两侧可不同程度地安全暴露颈胸结合部椎体侧前方,主要是T1-4,其中5具标本在右侧可向远端显露至T5。胸骨外缘距双侧锁骨下静脉距离分别为:左侧:7.56+-0.453(6.88~8.13)cm,右侧:7.55+-0.460(6.82~8.15)cm,P0.05。双侧交感干在上胸椎不同节段距离肋头的平均距离约在4.9~6.3mm之间,左右两侧交感干距肋头距离在T1-T4各节段无统计学差异。颈胸结合部前方周围有重要的血管、神经及胸导管,主要有主动脉弓、上腔静脉、奇静脉、交感干、迷走神经、气管、食管等。在左侧显露过程中,主动脉弓、胸导管、交感干等结构与脊柱关系较密切,可能受到损伤,在右侧显露过程中,需注意上腔静脉、奇静脉、喉返神经、交感干等结构。结论通过解剖学研究,双侧锁骨下部分切除第一肋显露颈胸结合部前方的手术入路可不同程度地显露颈胸结合部椎体侧前方,从显露角度具有手术可行性;颈胸结合部周围重要解剖结构较多,采用该入路有损伤这些重要结构的可能性,因此仍存在发生较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在将该入路应用于临床前仍需要进一步解剖及临床研究。第二部分经胸骨柄次全切除行颈胸结合部前路解剖学研究目的研究经胸骨柄次全切除入路行颈胸结合部前路手术的显露途径及显露范围,明确周围重要结构的解剖学特点,进行手术入路的可行性分析。材料和方法选用7具新鲜成人尸体,行保留胸锁关节的胸骨柄次全切除,形成的骨窗向上至颈静脉切迹,向下至胸骨角,两侧不超过胸骨柄边缘;钝性游离纵膈内后方大血管,分别选用3种血管间隙暴露颈胸结合部椎体前方:头臂干与右头臂静脉间隙、头臂干与气管食管间隙、气管食管与左颈总动脉间隙。显露完成后,通过骨性标志联合克氏针标记透视方法确定上述3种显露途径的颈胸结合部近、远端显露范围,并对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特点进行研究。结果经胸骨柄次全切除行颈胸结合部椎体前方显露发现,3种血管间隙均能显露颈胸结合部椎体前方,但显露过程需要牵拉头臂干、头臂静脉、左颈总动脉、气管、食管等结构。通过三种显露间隙可不同程度地显露颈胸结合部,右头臂静脉与头臂干间隙入路显露范围相对较大,而在不同个体的显露范围也有所不同。结论通过解剖学研究,经胸骨柄切除入路通过不同血管间隙均可不同程度地显露颈胸结合部椎体前方,从显露角度具有手术可行性;但该手术入路仍存在可操作空间尚不甚充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剖学研究和临床验证;颈胸结合部周围重要解剖结构较多并复杂,如将胸骨柄次全切除入路应用于临床,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
【关键词】:第一肋 颈胸结合部 前路 解剖 颈胸结合部 胸骨柄 前路 解剖学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687.3;R322
【目录】: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2
- 前言12-14
- 第一部分 经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上胸椎手术入路的解剖学研究14-31
- 1. 材料和方法14-16
- 1.1 材料和测量工具14
- 1.2 研究方法和测量指标14-16
- 2. 结果16-27
- 2.1 显露范围16-20
- 2.2 相关解剖数据的测量结果20-21
- 2.3 颈胸结合部周围重要解剖结构21-27
- 3. 讨论27-30
- 3.1 经锁骨下部分第一肋切除入路的可行性分析27-28
- 3.2 重要的解剖结构及相关的可能并发症28-30
- 4. 小结30-31
- 第二部分 经胸骨柄次全切除行颈胸结合部前路解剖学研究31-42
- 1. 材料和方法31-32
- 2. 结果32-39
- 2.1 显露范围32-37
- 2.2 胸骨柄次全切除入路相关重要解剖结构37-39
- 3. 讨论39-41
- 3.1 采用胸骨柄次全切除入路的可行性分析39-40
- 3.2 胸骨柄次全切除入路相关重要解剖结构及可能的并发症40-41
- 3.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41
- 4. 小结41-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7
- 附录 文献综述:脊柱颈胸结合部前方手术入路的研究进展47-56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7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远政;下颈椎前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2 齐登彬;胸椎应用解剖及椎弓根螺钉置钉新方法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童冲杰;特发性脊柱侧弯胸主动脉与相邻椎体位置关系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2 侯俊;经腋中线胸腔入路显露上胸椎的解剖学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81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9815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