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组织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肺组织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和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异体移植 模型 胰腺炎 肺损伤 内皮细胞 E-选择素 细胞因子
【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病情复杂险重、并发症累及广泛、病死率较高的难治性疾病。急性期易诱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引起毛细血管膜弥散性破坏,出现肺水肿和肺不张,病情发展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目前临床治疗仍缺乏特异性和有效性。因此,ALI是SAP最常见、最严重全身并发症之一。肺富含大量毛细血管,血流丰富,SAP时过度释放入血的炎症介质易导致肺成为炎性损伤最严重、最主要的靶器官之一。其中肺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VEC)又是肺损伤时受累的重要靶细胞,病理状态下,PVEC上异常表达的物质能促进血管内循环的白细胞与其发生相互作用,进而使白细胞附壁,破坏PVEC,并向血管外迁移,这是导致肺损伤的重要环节。E-选择素(E-selectin,Es)参与介导此过程,PVEC活性增加时,其Es表达增高,而PVEC活性增加是血管病变的重要阶段。因此,PVEC上Es的高表达有助于提示肺血管病变早期内皮细胞活化程度,是内皮细胞进一步损伤的征兆。最近研究报道,成体组织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ALI具有免疫调节、修复微环境或替代损伤的肺组织细胞等生物学功能。本课题以大鼠SAP模型为研究对象,观察肺组织Es动态变化特点。经静脉移植同种异体BMSCs,观察其在损伤肺组织的分布定植,探讨BMSCs移植对SAP大鼠肺组织Es表达及部分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和意义。 【目的】 1.建立可靠、简便、重复性好,具有显著ALI表现的SAP动物模型,了解大鼠SAP模型病程规律及病理改变,为下步实验研究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基础。 2.分析逆行胆胰管注射法制作的大鼠SAP模型诱发肺损伤严重程度,并探讨该模型下肺组织Es变化规律,为下步SAP肺损伤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 3.建立体外分离、纯化、快速扩增SD大鼠BMSCs的科学方法,以获得足够BMSCs,并分析部分表型特征。为下步运用BMSCs移植治疗SAP肺损伤模型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材料。 4.通过BMSCs移植干预大鼠SAP模型诱发的肺损伤,检测肺组织Es含量、炎症介质TNF-α、IL-1β水平等。探讨BMSCs能否可通过抑制肺组织Es表达及炎症介质释放,对SAP肺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方法】 1.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脱氧牛磺胆酸钠建立SAP模型: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SAP)和假手术组(SO)。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暴露胰腺,辨认胆胰管,夹闭靠近肝门段的胆胰管,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脱氧牛磺胆酸钠,缝扎胆胰管远端;SO组仅翻动按摩胰腺。术后补液支持。观察2组大鼠48h生存质量,于3h、6h、12h、24h分批处死大鼠,分析血清淀粉酶、白蛋白、Ca~(2+)水平及胰腺病理改变。评价该模型严重程度和制作方式的可行性。 2.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SAP)、假手术组(SO),胆胰管逆行注射5%脱氧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SAP模型。观察3h,6h,12h,24h两组动物肺湿/干重比,肺组织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肺组织Es变化。 3.全骨髓差异贴壁法培养获取BMSCs:无菌条件下,分离幼龄SD大鼠双侧胫股骨。DMEM/F12缓慢冲洗骨髓腔,离心骨髓细胞悬液,用1%青链霉素-10%FBS的DMEM/F12吹打重悬,以2×10~5/m1接种于25cm~2细胞培养瓶。静置于37°C,饱和湿度,5%CO_2培养箱内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和生长情况,并按1:2或1:3传代扩增。收获生长良好的第3代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29~+CD90~+CD34~-CD45~-细胞群,分析BMSCs纯度。 4.逆行胆胰管注射5%脱氧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SAP模型,随机取4只用于BMSCs示踪观察,其余随机分成对照组(Control-SAP)、BMSCs治疗组(BMSCs-SAP)和MP治疗组(MP-SAP)。P3代BMSCs制成1×10~6/ml细胞悬液,建模后1h经尾静脉按1ml细胞悬液/100g体重输注大鼠体内(干细胞示踪大鼠输入CM-DiI标记的BMSCs);对照组和MP治疗组分别注射等体积量生理盐水和MP。观察3h、6h、12h、24h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白蛋白、TNF-α、IL-1β水平,肺湿/干重比;肺与胰腺组织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肺组织Es表达变化。BMSCs示踪大鼠取肺组织快速冰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CM-DiI阳性细胞(BMSCs)分布。 【结果】 1. SAP组大鼠表现为弓背、蜷曲、竖毛、不喜动、呼吸困难等。腹腔血性腹水,胰腺胶冻样坏死及皂化斑;病理显示胰腺组织间隙增大,炎症细胞浸润,微血管破裂出血,腺泡细胞坏死,腺体结构破坏等。与SO组同期相比,SAP组大鼠胰腺病理学评分、血清淀粉酶明显升高;白蛋白、Ca~(2+)水平降低(p0.05),大鼠生存率下降。 2.与SO组大鼠相比,SAP组大鼠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衰竭表现,病理显示肺泡间隔增宽、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腔内渗液、出血,肺泡萎陷不张、部分实变等;肺湿/干重比及病理学评分增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SAP组大鼠肺组织EsmRNA在3h即明显增加,6h达高峰;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显示,Es蛋白分布于肺血管内皮细胞胞膜及胞浆中,表达程度较Es mRNA变化延迟,但趋势较为相符。 3.培养的原代细胞24h后可见绝大多数已贴壁,呈多角形、纺锤样等混合形态,至7~8d细胞汇合达90%,部分聚集形成集落。定期换液和传代,细胞纯化。第3代细胞形态均一,多呈稍宽的长梭形,类似成纤维样,“漩涡状”排列增多。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CD29~+CD90~+CD34~-CD45~-细胞群占91.3%以上。免疫表型符合BMSCs表面抗原特征,为SAP模型肺组织Es干预研究提供细胞来源。 4.经BMSCs移植的SAP大鼠精神好转,呼吸较平稳,口鼻无粉红色泡沫出现,48h生存率显著提高。荧光显微镜下,肺组织CM-DiI阳性细胞(BMSCs)分布呈时序性增加。与Control-SAP组相比,肺组织Es mRNA、Es蛋白表达及肺湿/干重比降低,胰腺和肺病理损害减轻;血清淀粉酶、TNF-α、IL-1β等水平显著降低,白蛋白升高。但BMSCs治疗效果几乎均显著差于MP治疗组(p0.05)。 【结论】 1.采用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脱氧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建立SAP模型,可以引起胰腺严重的病理损害,出现SAP呼吸系统并发症等相应临床表现。模型制作方法可靠易行,成功率高,适合作为研究对象。 2. SAP早期诱发不可逆的肺病理损伤及相应肺功能损害表现。SAP肺损伤时导致肺血管内皮细胞上E-选择素表达增加极早出现,肺血管内皮细胞上Es表达变化陡增后缓慢下降。Es介导白细胞在血管内壁的滚动、附壁及迁移外渗过程。Es的增高早期反映了肺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和内皮屏障功能失衡。 3.经全骨髓差异贴壁法获取纯度较高的B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符合BMSCs细胞表面抗原特征,P3代BMSCs含量达到91.3%以上。说明此法简单、适用、高效,为后续实验提供了充足的BMSCs来源。 4.同种异体BMSCs可迁移至SAP大鼠受损的肺组织,发挥保护与修复作用。BMSCs调节大鼠SAP时全身炎症反应,抑制炎症介质过度释放,减轻肺免疫损伤;同时,降低肺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减少Es表达,阻止Es介导下白细胞与肺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及外渗,保护内皮细胞,促进肺血管内皮屏障功能修复,有效阻止肺毛细血管内物质渗漏,改善肺功能。甲氢泼尼松琥珀酸钠在SAP早期应急疗效明显,,但BMSCs丰富的生物学功能使其在SAP后期组织修复中优势更为明显。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异体移植 模型 胰腺炎 肺损伤 内皮细胞 E-选择素 细胞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657.51;R-332
【目录】:
- 中文摘要5-9
- Abstract9-14
- 缩略词表14-16
- 前言16-20
- 参考文献17-20
- 第一部分 重症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建立20-33
- 一、材料和方法20-24
- 二、结果24-28
- 三 讨论28-31
- 参考文献31-33
- 第二部分 重症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肺损伤及肺组织 E-选择素变化特点评估33-50
- 一、材料和方法33-37
- 二、结果37-45
- 三 讨论45-48
- 参考文献48-50
- 第三部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50-63
- 一、材料和方法50-53
- 二、结果53-57
- 三、讨论57-60
- 参考文献60-63
- 第四部分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组织 E-选择素的干预作用63-92
- 一、材料和方法63-69
- 二、结果69-82
- 三、讨论82-86
- 参考文献86-92
- 全文结论92-93
- 综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胰腺炎与肺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93-101
- 参考文献98-101
- 发表论文101-102
- 致谢10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祥;王平;吴海龙;刘峰;周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0年06期
2 郑立新,周晓红,石应康,李幼平;选择素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0年01期
3 陈雯;朱峰;郭光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4 肖刚峰;张怀勤;季亢挺;邓武;黄晓燕;;单个核细胞的接种密度对贴壁筛选法培养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6年02期
5 孙津津;刘朝中;张海涛;罗惠兰;田建伟;黄丛春;;体外心肌梗死微环境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样细胞的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14期
6 孙立影;韩明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趋化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年09期
7 杨元生;崔淑兰;陈垦;王晖;;重症急性胰腺炎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年25期
8 贾忠;封光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炎症级联反应的调控机制[J];医学研究杂志;2008年08期
9 付丽梅;孙青;;E-选择素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年02期
10 柯金勇;林艳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医学综述;2008年15期
本文编号:981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iyanyixue/98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