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不同分型腰椎-骨盆矢状位序列的模型建立及应力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3 07:28

  本文关键词:不同分型腰椎-骨盆矢状位序列的模型建立及应力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腰椎-骨盆矢状位序列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摘要】:目的 :依据腰椎-骨盆矢状位序列分型,建立4例腰椎有限元模型,比较其在椎间盘及椎弓峡部的应力分布。方法:依据腰椎-骨盆矢状位序列分型,选取4名青年健康志愿者,每型各1名志愿者(Ⅰ型,女,20岁;Ⅱ型,男,21岁;Ⅲ型,男26岁;Ⅳ型,女,19岁)。4名志愿者行腰椎CT检查,并通过Mimics、Geomagic、Hypermesh、ABAQUS软件构建4例L1~L5腰椎有限元模型。在施加400N垂直压缩载荷和沿X、Y、Z轴方向施加10N·m的力矩载荷后,计算模型在前屈、后伸、侧弯、扭转工况下的平均刚度,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只施加400N垂直压缩载荷的情况下,分析各模型纤维环及椎弓峡部的应力分布。结果 :4例模型在前屈、后伸、侧弯、扭转工况下平均刚度与既往体外实验文献结果较为接近。在承受400N的垂直压缩载荷下,4例模型均从L1/2至L4/5纤维环所受应力逐渐增加,且应力大多集中在纤维环的后部;Ⅰ型和Ⅱ型椎弓峡部的应力主要集中在L4,而Ⅲ型和Ⅳ型椎弓峡部应力主要集中在L3。从Ⅰ型到Ⅳ型,L4/5纤维环后部平均应力与L1/2纤维环后部平均应力的比值逐渐减少(203.69%,197.58%,167.74%,139.85%);L5双侧椎弓峡部平均应力与L1双侧椎弓峡部平均应力的比值逐渐增加(204.38%,212.59%,271.43%,292.98%)。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4例腰椎有限元模型验证有效,可以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与模拟,不同类型腰椎-骨盆矢状位序列个体腰椎在纤维环及椎弓峡部的应力分布存在差异。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机器人研究所;
【分类号】:R681.5
【正文快照】: 腰椎-骨盆矢状位形态对于维持躯体矢状位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的增加是腰椎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主要病因[1~3],而PI的减少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和退变性椎间盘疾病的病因之一[4、5],并且与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策略的制定和患者的临床预后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界;邓志荣;;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38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年13期

2 朱玉金;钱塘;李幼德;王肇祥;; 下腰椎疾病术中误伤原因浅析[J];蚌埠医药;1992年01期

3 冯硕;田伟;刘波;李勤;张贵林;胡临;李志宇;袁强;;腰椎疾病病因、诊疗方法的研究[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6年11期

4 凌寒;;正视问题,推进我国腰椎外科学科发展——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主任海涌教授[J];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19期

5 蒯声政;周文钰;廖振华;刘伟强;;腰椎疾病的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年07期

6 张光峰;;中老年人如何远离腰椎疾病[J];医药保健杂志;2009年15期

7 林红,董健;退变性腰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J];临床骨科杂志;2005年04期

8 张力人;林永祥;潘奇;;老年腰椎疾病的手术治疗[J];吉林医学;2011年13期

9 刘继成;王文军;;组合微创技术在腰椎疾病中的应用[J];骨科;2013年03期

10 ;中年以后谨防腰椎疾病[J];药物与人;200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田纪伟;;动态固定在下腰椎疾病中的应用选择[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王文军;宋西正;王麓山;姚女兆;刘继成;;组合微创技术在腰椎疾病中的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王继伟;;腰椎疾病的生物力学与“椎曲论”[A];全国第六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徐少克;;经皮穿刺内镜手术在腰椎疾病的应用[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徐华梓;;腰椎疾病手术指证如何确定[A];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暨骨关节创伤诊治新进展学习班资料集[C];2011年

6 刘改芳;吴婧;孟霞;;重视腰椎外伤和手术患者胃肠道症状[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7 夏群;苗军;;微创腹膜外入路技术在腰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A];2009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杨震;周焯家;李波;田晓滨;罗春山;彭智;简月奎;;Dynesys弹性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应用[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王随修;王俊杰;赵礼恒;;滑康多功能脊柱复位床的应用体会与分析[A];首届中国骨伤界名医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王睿茜 驻武警总医院特约记者 张薇;中国专家发现新型腰椎疾病[N];健康时报;2012年

2 第四军医大学一附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贺晓生;腰椎疾病的四大原因[N];保健时报;2010年

3 张献怀;腰椎外科诊治方案亟须规范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驻沪记者 魏峗;正解腰椎[N];医药经济报;2010年

5 高春华;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腰椎疾病[N];科技日报;2012年

6 高春华;我国发现一种新腰椎疾病[N];健康报;2012年

7 北京积水潭医院康复科主任 郭险峰;挪威老人腰痛用“悬吊”[N];健康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智韬;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的人体腰椎强度预测及其在腰椎相关疾病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2 阮狄克;退行性相关脊柱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博;成年人腰椎三维动力学模型设计与性能分析的基础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2 管文浩;腰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脊柱牵引过程中的仿真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张志敏;腰椎不同长度固定对腰骶节段退变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3年

4 董荣鹏;腰椎非融合内固定术后稳定性及相邻节段退变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5 吴溢峰;腰椎经椎弓根动态固定装置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广州医学院;2011年

6 季冬东;腰椎后路不同术式对腰椎稳定性的评价[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7 杜现法;微创TLIF对腰椎矢状面平衡影响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8 李文选;腰椎Modic改变在腰腿痛病例中的分布及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林秋燕;中药熏洗对腰椎单侧固定术后康复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王军;颈胸腰椎共存的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79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179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0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