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人参皂苷Rb1注射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中PCNA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1-14 03:01

  本文关键词:人参皂苷Rb1注射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中PCNA表达的影响 出处:《中国美容医学》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增生性瘢痕 人参皂苷Rb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 成纤维细胞 瘢痕增生指数


【摘要】:目的: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通过局部注射人参皂苷Rb1,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的表达变化。方法:取8只新西兰白兔,每只兔耳6处创面,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设空白组,地塞米松组,生理盐水组,人参皂苷Rb1组。待伤口上皮化后,局部注射药物,每3d 1次,共三次,空白组不予处理。给药后第1、2、4、8周切除标本行MASSON染色观察瘢痕情况及瘢痕增生高度,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表达。结果:注射后4、8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地塞米松及人参皂苷Rb1组瘢痕均改善明显,瘢痕增生高度降低(P0.05),PCNA表达降低(P0.05)。结论:人参皂苷Rb1可有效抑制细胞增殖,改善兔耳增生性瘢痕增生。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rabbit ear hypertrophic scar model, by local injection of ginsenoside Rb1, PCNA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expression. Methods: 8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each rabbit ear 6 wounds, establish the hypertrophic scar model, blank group, dexamethasone group, saline group, ginsenoside Rb1 group. After wound epithelization after local injection, each 3D 1 times, a total of three times, the blank group were not treated.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1,2,4,8 week specimens and observe scar scar height for MASSON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PCNA. Results: 4,8 weeks after injection.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saline group, dexamethasone group and ginsenoside Rb1 scar were improved obviously, reduce scar height (P0.05),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PCNA (P0.05). Conclusion: ginsenoside Rb1 can inhibit cell proliferation, improve the hypertrophic scar of rabbit ears increased Students.

【作者单位】: 桂林医学院;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基金】:桂林市科学技术局科技攻关项目(20140120-1-4)
【分类号】:R622
【正文快照】: 当各种创伤愈合过程中出现成/肌成纤维细胞活性增强并异常增殖,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大量合成并沉积且无法吸收,则出现病理性瘢痕,可出现局部症状、影响容貌美观、造成功能障碍。防治策略多为抑制活性细胞增殖、促其凋亡、调节胶原代谢,治疗方法多样[1]然而效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春银,邱陵,陈跃;三种方法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评价[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3期

2 谷廷敏,杨杰,李兰青,李志平,刘建春;维穹瘢痕霜治疗和预防增生性瘢痕的临床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12期

3 程飚,付小兵,盛志勇,孙同柱,李建福,孙晓庆;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内的磷酸化酪氨酸蛋白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变化及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4 陈伟,付小兵,孙同柱,李建福,赵志力,邢峰,盛志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4期

5 陈伟,付小兵,孙同柱,杨银辉,赵志力,盛志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传导通路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6期

6 马进,高仕铭,何征宇,范志宏;整合素β_1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的定量研究[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3年04期

7 柳建中,常明,杨建申;原位瘢痕皮移植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J];临床军医杂志;2003年06期

8 陈伟,付小兵,孙同柱,杨银辉,赵志力,盛志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特征及其意义[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9 黄生业 ,刘金玉;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年16期

10 陈伟,付小兵,孙同柱,孙晓庆,周岗,赵志力,盛志勇;增生性瘢痕中磷酸化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蛋白表达的变化[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光跃;;蜡饼方法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附20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2 朱敬民;郝天智;屠晓军;;脉冲强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观察[A];2002年烧伤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3 陈艳清;李世荣;贾树蓉;;超声波导入瘢痕康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惠芳;刘成胜;黄元生;;手术结合电子线治疗增生性瘢痕初探[A];2005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沈锐;利天增;;组织缺氧与增生性瘢痕的关系[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谷斌;陈宝驹;;瘢痕削除后刃厚植皮治疗增生性瘢痕[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7 祁少海;利天增;谢举临;贲晓松;唐冰;何洁华;罗超权;;Ⅰ型前胶原基因反义核酸对增生性瘢痕作用的量效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王其芳;张明谏;宁恩弟;张怀田;万柏坤;曲昕;;用色度分析评价增生性瘢痕的方法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宁恩弟;张明谏;刘忻;;瘢痕表皮回植术与保守治疗增生性瘢痕效果的对比[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陈有有;;食疗在预防增生性瘢痕术后复发中的应用[A];第十一次湖北省整形外科学术会议第四次湖北省医学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湖南省人民医院整形激光美容科 李高峰 谭军;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体会[N];健康报;2014年

2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马拴全 李惠娟 朱璐;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体会[N];健康报;2009年

3 余江 阎红;如何使瘢痕变小[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曦;角质形成细胞源性蛋白因子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2 胡晓龙;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整合素α_νβ_3在增生性瘢痕发病机理中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3 宋烨;转神经生长因子基因在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6年

4 樊树强;肝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兔耳增生性瘢痕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蔡宏;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学疗法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6 杨东运;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形成过程的动态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7 章建林;TNFα及其受体基因在增生性瘢痕中的动态表达及其意义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8 马兵;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相关基因P311功能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9 赵景春;体外冲击波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王珍祥;增生性瘢痕的基因芯片分析及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鹤;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micro-plasma)联合长脉冲1064nmNd:YAG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2 李加辅;维吾尔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黄酮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3 刘畅;艾拉光动力联合丹参对增生性瘢痕疗效及机制的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4 黄文君;增生性瘢痕的端粒酶活性及其意义[D];青岛大学;2009年

5 王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6 赵扬;肿瘤坏死因子-α减轻增生性瘢痕形成的试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6年

7 钟瑞佳;增生性瘢痕放射治疗的基础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0年

8 孙波;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差异性表达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9 昝钦;兔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4年

10 周俐;β射线照射治疗增生性瘢痕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及意义[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21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421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1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