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经跗骨窦微创治疗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基础和临床疗效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4 17:25

  本文选题:骨折 切入点:内固定 出处:《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第一部分:经跗骨窦切口有限切开内固定与经扩大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目的:前瞻性地比较经跗骨窦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与经传统外侧L型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35例Ⅲ型跟骨骨折,随机分入2组。一组采用经跗骨窦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微创组);另外一组采用传统外侧扩大L型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传统组)。测量记录术后3个月及术后24个月时Bohler角及Gissane角。并以AOFAS评分、VAS评分和SF-36评分评估术后24月时功能,计算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5例Sanders Ⅲ型跟骨中,19例(54.3%)进入微创组,另外16(45.7%)例进入传统组。最终仅1例传统组失随访,微创组平均随访时间28.2个月;传统组平均随访28.9月。术后3个月随访时,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3个月与术后2年影像学比较,复位无明显丢失。无论术前,术后3月还是术后2年,微创组与传统组间的Bohler角及Gissane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到末次随访,两组间的AOFAS评分,SF-36评分及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微创组无切口问题发生,3(15.8%)例发生距下关节僵硬,2(10.5%)例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传统组有2(13.3%)例发生切口并发症,7(46.7%)例发生距下关节僵硬,1(6.7%)例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虽然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跗骨窦切口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骨折可以取得与经传统外侧L型切口相似疗效,但前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和距下关节僵硬发生率更低。第二部分: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治疗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在SandersⅢ型的尸体模型上进行生物力学试验,以验证后关节面排钉固定结合内外侧柱螺钉的固定方式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方法:在5具成人尸体下肢标本上,制备SandersⅢ型关节内跟骨骨折模型。采用高柔韧型F3钢板系统排钉固定后关节面,另用2枚空心钉分别支撑内外侧柱。同时在跟骨前部骨块(骨块A),后关节面内侧骨块(骨块M),后关节面外侧骨块(骨块L),及跟骨后部骨块(骨块P)分别进行刚体标记。将各骨块之间的相对距离分别标记为:AM,AL,AP,ML,MP,LP。随后在生物力学测试平台上,进行800N的循环负载试验和2000N的极限负载试验。同时利用Qualisys运动捕捉系统跟踪各骨块刚体间的位移,应用Qualisys Track Manager软件记录并分析数据。结果:在800N循环负载试验中,各刚体之间位移AM,AL,AP,ML,MP,LP 的中位数分别为 1.60,1.68,2.45,2.20,1.20,2.00mm,均值分别为 1.99,2.05,2.05,2.48,1.17,1.97mm。而在2000N的极限负载条件下,各刚体之间位移 AM,AL,AP,ML,MP,LP 的中位数分别为 2.10,1.85,2.40,2.10,1.50,1.70mm,均值分别为 2.09,1.88,2.44,2.10,1.59,1.69mm。所有标本的内固定系统在2项试验中都承受住了所加载的负荷,并保持了完整性和牢靠性,无一例发生断钉和退钉或钢板折弯。仅一例发生一枚空心钉轻度折弯。结论:后关节面排钉固定结合内外侧螺钉的内固定模式的固定效果和生物力学强度达到了设计的预想,是一种微创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的可靠而有效方法。第三部分: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步态分析结果目的: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的患者进行步态分析的意义和重要性。方法:共收集自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连续在我创伤中心手术治疗的跟骨骨折SandersⅢ型患者22例(男性17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2.90±13.07岁,范围21~68岁)。术后12个月复查X线,测量Bohler角及Gissane角最终改善情况。以AOFAS评分和SF-36评分评估术后疗效。在末次随访时,比较健侧和患侧足底分区压力分布及接触面积的变化。测量足底各分区的接触面积和足底压强,并计算足弓指数。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随访期为15.91±2.88(范围12~22)月。到末次随访时,Bohler角由13.87±6.58°改善为31.63±5.33°,相应的Gissane角由 100.02±10.58°改善为 112.96±7.31 °。最终平均AOFAS评分82.54±10.87,SF-36评分为88.27±5.51。患侧的平均足弓指数为29.76±3.88,健侧的足弓指数为29.17±3.23,均为轻度的低弓。足底压力分布分析提示术后,健侧的足底总接触面积要大于患侧的总接触面积,总的压强也是健侧较高,且差别有显著性。患足的第一跖骨和后足压力下降,第五跖骨的压力升高,中足压力升高,整个足的压力中心外移。结论:足底压力分布图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分析跟骨骨折术后后足底压力改变的方法。将步态分析作为一种评估跟骨骨折术后疗效评估的方法切实可行。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87.3;R318.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凤君,杨德君;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05年08期

2 孙杰敏;刘建林;;跟骨骨折闭合治疗的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05期

3 曲伟;李霞;周致勇;;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年06期

4 曾昭池;黄友华;;跟骨骨折诊断与治疗进展[J];临床军医杂志;2007年03期

5 杨民伟;卢建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骨折43例报告[J];中医正骨;2007年12期

6 张继东;刘浩;冯惠民;韦敢;;跟骨骨折66例治疗及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年01期

7 王晓勇;邓天琼;张怡五;蒲渝;高卫民;王青;;跟骨骨折临床治疗探讨[J];西南国防医药;2008年04期

8 郑得松;;手术治疗跟骨骨折36例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18期

9 张振华;刘莎莎;;跟骨骨折分类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06期

10 王华凡;;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冬青;吴中华;马青海;;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跟骨骨折[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刘亮;;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骨折35例临床观察[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德江;周浩;周曼瑜;;跟骨骨折治疗的疗效分析[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沈哲;;多层螺旋CT扫描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5 李凌宇;刘炜;龚伟;马刚;孙自力;楚明;蒋俊;普伦庆;王晓曦;;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附15例报告)[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余林薪;段洪;闵捷;张克强;;手术治疗61例跟骨骨折疗效观察及分析[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陈凯;潘志雄;;跟骨骨折的闭合治疗[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创伤骨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付汉生;;针弓配合牵引治疗跟骨骨折[A];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倪学山;;足跟骨骨折的中医治疗[A];中国骨伤发展战略高层论坛暨中西医结合骨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凌义龙;张居适;张胜军;李志龙;詹平;周怡;王洪灿;方国华;;手术治疗跟骨骨折[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建辉 吴芳 衣晓峰;跟骨骨折固定有新装置[N];健康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_";微创治疗跟骨骨折的影像学及临床对比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2 何凯;Sanders 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及不同内固定方法力学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伍凯;经跗骨窦微创治疗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基础和临床疗效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

4 苏艳玲;跟骨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损伤影像特征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西成;跟骨骨折的系列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6 张学斌;开放跟骨骨折的预后相关因素研究及跟骨内翻角的三维有限元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王一民;跟骨骨折的有限元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尔键;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跟骨骨折外侧入路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杨文祥;章氏手法复位配合“U”型石膏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探讨[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刘义辉;丹参类制剂在胸腰段、跟骨骨折辅助治疗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高磊;应用气压足底泵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周围软组织肿胀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师椿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回顾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6 左玉柱;撬拨复位内固定配合接骨续筋口服液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熊正罡;负压封闭引流预防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的疗效观察[D];山东大学;2015年

8 李立;SandersⅢ、Ⅳ型严重跟骨骨折治疗中植骨与否的系统评价[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9 刘耀辉;加减桃核承气汤对治疗跟骨骨折后伤肢肿胀及预防术后切口皮肤坏死的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苏张雷;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与有限切开空心钉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10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710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3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