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莨菪碱对有症状的单个直径≤10mm胆总管结石排出的促进作用
发布时间:2018-04-13 06:50
本文选题:胆总管结石 + 山莨菪碱 ; 参考:《承德医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背景:多数胆总管结石(直径≤10mm)可自发排出,但这种现象在优化胆总管结石疗效时并未引起重视。山莨菪碱作为一种较为安全的抗痉挛药在国内外临床应用已有40多年历史,但其对Oddi氏括约肌的松弛作用是否影响胆总管结石排出至今尚不知。目的:研究山莨菪碱对有症状的单个直径≤10mm胆总管结石排出的促进作用,为提高胆总管结石排出疗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朝阳市中心医院98例有症状的单个直径≤10mm胆总管结石患者依据入院顺序依次编号,将单、双号患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保肝、抗感染、营养支持、止痛等对症或支持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肌肉注射,10mg/次,2次/天,共10天)。用Excel表格记录受试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发病至就诊时间、结石直径、既往肝胆手术史、结石排出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最终治疗情况等资料。用SPSS20.0统计并对比两组间、不同时间点(治疗5、10、15天时)间、不同胆总管结石直径[5mm、(5-10)mm]患者间的结石排出率并筛选影响结石自发排出的因素。结果:(1)两组年龄、胆总管结石直径、胆总管直径、性别、主要临床表现、症状出现到入院时间间隔、影像学诊断方法、胆囊切除史等基线资料均衡性良好(P0.05),具有可比性。(2)研究完成情况:两组因胆管炎加重、胰腺炎各剔除3例,93.88%(92/98)患者完成研究。(3)结石排出率:观察组为47.82%,高于对照组的21.74%(P0.05);观察组结石直径5mm、(5-10)mm者分别为60.87%、30.77%,高于对照组的28.57%、14.29%(P0.05);两组结石直径5mm者高于本组结石直径(5-10)mm者(P0.05);观察组第5、10天分别为17.39%、31.57%,高于对照组的8.70%、7.14%(P0.05);观察组第10天第5天第15天(P0.05);对照组第5、10、15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胆总管结石直径(β=0.577,OR=1.983)、规范山莨菪碱治疗(β=0.785,OR=3.907)是影响胆总管结石自发排出的可疑影响因素(P0.05),而年龄、性别、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方法、胆总管直径、症状出现到入院时间间隔、胆囊切除术史尚不能作为胆总管结石自发排出的影响因素(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胆总管结石直径(β=0.519,OR=2.564)、规范山莨菪碱治疗(β=0.642,OR=3.087)是影响胆总管结石自发排出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5)最终治疗情况:32例胆总管结石排出者中,25例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未进行胆总管探查,其余7例有胆囊切除术史者均未给予额外治疗;未能排出胆总管结石的60例患者中,41例接受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探查,19例有胆囊切除术史者通过ERCP/EST取出了胆总管结石。(6)观察组5例偶尔出现口干,停用山莨菪碱后症状消失,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山莨菪碱对有症状的单个直径≤10mm胆总管结石的排出有促进作用,且结石直径5 mm时尤为显著。
[Abstract]:Background: most choledocholithiasis (diameter 鈮,
本文编号:1743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7433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