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bFGF通过抑制Nogo-A信号减少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8-04-27 05:16

  本文选题:脊髓损伤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参考:《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7年07期


【摘要】: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形成是阻碍神经恢复的关键原因之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及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然而其对于胶质瘢痕的影响及其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采用血管动脉夹(30 g)夹闭雌性SD大鼠脊髓2min造成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并予以每天皮下注射bFGF(80μg/kg),探讨bFGF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作用是否涉及到胶质瘢痕调控和Nogo-A/NgR信号的相关机制。通过检测损伤后28 d,各组BBB评分和斜板试验,发现bFGF显著促进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HE及尼氏染色显示,bFGF处理组相对于生理盐水处理组,其神经元明显增多,空洞面积减少。同时,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免疫荧光结果表明,bFGF减少胶质瘢痕形成,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同样,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bFGF处理后,胶质瘢痕相关蛋白(如GFAP,neurocan)以及神经突生长抑制蛋白(Nogo-A)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表达量下降。上述结果表明,bFGF可能通过抑制Nogo-A信号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胶质瘢痕的形成,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此机制研究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和恢复提供全新的思路和药物靶点。
[Abstract]:The formation of glial scar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hindering nerve recovery.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s have a good neuroprotective effect and promote the repair of spinal cord injury. However, the effect of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on glial scar and its mechanism are still unclear. In this study, the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model of female SD rats was induced by 30 g occlusion of vascular artery clamp. BFGF(80 渭 g / kg was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every day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effect of bFGF on the recovery of spinal cord injury was related to glial scar regulation and glial scar regulation. The related mechanism of Nogo-A/NgR signal. On the 28th day after injury, the BBB score and inclined plate test showed that bFGF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recovery of motor function in rats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He and Nissl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neurons in the treat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aline group. The void area is reduced. At the same time, GFAP immunofluorescence results showed that bFGF decreased the formation of glial scar and inhibited the excessive activation of astrocytes. Similarly, Western blotting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signal transduction related proteins in glial scar associated proteins (such as GFAPN neurocanand and neuronal growth inhibitory protein Nogo-A) decreased after treated with bFGF.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bFGF may inhibit the formation of glial scar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spinal cord injury by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Nogo-A signal protein. This study provides new ideas and drug targets for the treatment and recovery of spinal cord injury.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分子药理研究中心;浙江省宁波市李惠利医院药剂科;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基金】: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No.20161BBG70212)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No.2015A610208)资助~~
【分类号】:R65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刚;邓宇斌;蔡辉;张新鹏;马郁琳;魏可心;;控释神经营养因子与细胞移植减少损伤脊髓的胶质瘢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42期

2 涂来勇;杨明坤;阚瑞;黄凯;盛伟斌;;端粒酶在大鼠脊髓胶质瘢痕中表达及其与瘢痕形成的关系[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年12期

3 黄凯;盛伟斌;;大鼠脊髓胶质瘢痕形成的规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20期

4 尹义国;孙兆良;冯东福;;小胶质细胞在颅脑外伤后胶质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12期

5 李兰;林江凯;;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中补体的作用[J];创伤外科杂志;2008年06期

6 盛卸晃;宋淑亮;梁锦锋;吉爱国;;胶质瘢痕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J];生命的化学;2011年02期

7 贾军;冯世庆;马超;张超;吴英华;;脊髓损伤后抑制胶质瘢痕形成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3年02期

8 黄其林,蔡文琴,张可成;反义胶原纤维酸性蛋白逆转录病毒对胶质瘢痕增生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2000年02期

9 夏雷;罗卓荆;王哲;;脊髓损伤后弱激光照射对胶质瘢痕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8期

10 武亮;李建军;陈亮;远丽;逯晓蕾;;抑制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和胶质瘢痕形成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荣;周建军;吴国材;林江凯;李云庆;冯华;卞修武;;大鼠脊髓损伤后轴突病理变化及其与胶质瘢痕的关系研究[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袁继超;姜黄素抑制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的机制及其对神经再生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2 胡荣;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规律及酸敏感离子通道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3 周建军;实验性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病理学规律与影像学特征[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4 赵妍妍;组胺通过抑制胶质瘢痕形成促进脊髓损伤修复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王飞;脊髓缺血性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及鞘内注射Noggin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夏永智;反义波形蛋白cDNA与硫酸软骨素酶联合干预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忠胜;RIP1激酶参与缺血性脑中风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及胶质瘢痕的形成[D];苏州大学;2015年

2 贺园园;丙戊酸钠对缺血性脑中风诱导的胶质瘢痕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D];苏州大学;2016年

3 张政;CTGF siRNA联合电针治疗抑制SCI胶质瘢痕形成的研究[D];滨州医学院;2015年

4 廖小俊;Nrf2对小鼠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5 黄凯;大鼠脊髓胶质瘢痕形成规律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6 唐国柱;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病生变化及影像学表现[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7 李业海;硫酸软骨素酶ABC对体外胶质瘢痕模型治疗作用的初步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8 王新宏;丝素蛋白支架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和功能改善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2年

9 杨永平;大鼠实验性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胶质瘢痕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10 黄金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09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809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5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