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新型钩板再造髂腰肌止点,重建髂腰肌功能的生物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7 06:17

  本文选题:股骨转子间骨折 + 新型钩板 ; 参考:《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组成。髂肌呈扇形,起自髂窝;腰大肌呈长形,起自腰椎体侧面及横突,两肌向下相交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髂腰肌的主要作用:近侧支撑时,它的拉力是由下向上前,收缩时能使大腿屈,在跑动中大腿能否快速前摆和高抬与髂腰肌收缩的速度和力量有很大的关系。而在远侧支撑时,两侧髂腰肌同时收缩,使躯干前屈和骨盆前倾,又为运动时完成抬腿下压动作从而获得向前的力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之间的骨折,是临床上髋部骨折中常见的类型。其好发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高龄患者,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3%-4%。转子间骨折根据生物力学性质可分为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稳定性骨折是指后内侧皮质完整,而不稳定性骨折则指后内侧皮质成粉碎状,导致小转子游离,造成髂腰肌止点的缺失。随着医疗技术及内固定材料的发展,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已成基本原则,然而,手术治疗转子间骨折中对于小转子的处理则处于一种空白状态,在以往的研究中,有些人用拉力螺钉去固定,有些人则用股骨小转子复位器去固定,这些都没有统一的方法与复位的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手术治疗的认识逐渐提高,再造髂腰肌止点,修复小转子,重建髂腰肌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运用生物力学实验进行新型钩板再造髂腰肌止点后的数据测量与分析,证明新型勾板再造髂腰肌止点后,能够重建髂腰肌功能。方法:将从新型钩板的设计、制作、生物力学实验等方面阐述观点。1新型钩板的设计及制作根据髂腰肌走形及小转子的解剖位置,结合手术治疗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材料的位置,设计并制作出新型钩板。2新型钩板与传统拉力螺钉的生物力学实验比较2.1采用CSS-44020型生物力学实验机(长春实验机研究所)(生物力学实验机安装Test Expert.NET实验软件)分别对人尸体标本及猪尸体标本的髂腰肌进行一次性拉伸断裂实验。2.2应用骨凿分别凿下人尸体标本及猪尸体标本的小转子后,分别采用拉力螺钉及新型钩板重建髂腰肌止点,并采用CSS-44020生物力学试验机对其进行一次性拉伸断裂实验。2.3所得的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包进行分析,生物力学三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Levene方差分析进行检验。3新型钩板在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体会。选取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病人,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术中运用新型钩板进行重建髂腰肌止点、修复小粗隆的操作,并术中透视查看效果。结果:计算机对所得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可得出试样的最大力(Fm)、总能量(Wt)、断裂应力(Rf)等。经统计学分析两两比较后可得知人尸体标本组的Fm(完整髂腰肌组)(72.19±13.48)Fm(新型钩板组)(68.23±12.75)Fm(拉力螺钉组)(65.73±12.28),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Wt(完整髂腰肌组)(0.36±0.09)Wt(新型钩板组)(0.32±0.08)Wt(拉力螺钉组)(0.29±0.07),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Rf(完整髂腰肌组)(39.40±8.51)Rf(新型钩板组)(37.50±8.10)Rf(拉力螺钉组)(35.19±7.60),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猪尸体标本组的Fm(完整髂腰肌组)(88.64±16.56)Fm(新型钩板组)(79.27±14.81)Fm(拉力螺钉组)(75.67±14.14),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Wt(完整髂腰肌组)(0.54±0.13)Wt(新型钩板组)(0.49±0.12)Wt(拉力螺钉组)(0.41±0.10),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Rf(完整髂腰肌组)(42.75±9.23)Rf(新型钩板组)(39.05±8.94)Rf(拉力螺钉组)(36.57±7.49),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术中应用新型钩板进行操作简单、方便,减少对小转子骨折周围软组织及血运的破坏,能够将小转子拉近解剖位置。结论:在生物力学实验中,根据所得数据可以得知,在人尸体标本和猪尸体标本数据组中,各组的完整髂腰肌组、新型钩板组、拉力螺钉组各项数据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新型钩板再造髂腰肌止点后,能够重建髂腰肌功能,新型钩板组的抗拉性比拉力螺钉组强,稳定性高;新型钩板可在手术切口内操作,创伤小,且可部分恢复小转子的解剖。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a new type of hook plate for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stable fractures and unstable fractures . Results :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 P < 0.01 ) , the total energy ( Wt ) and the breaking stress ( Rf )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01 ) .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8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强;董利军;周茂生;杨民;朱劲松;徐祝军;;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策略[J];重庆医学;2010年09期

2 范忠明;曹阳;伍瓒;汤炳旺;;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年02期

3 王建伟;张文生;庞军;王涛;王飞;杨莉莉;;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小粗隆固定的方法及临床意义[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年08期

4 王少林;蒋电明;谭祖键;周明全;吴钢;霍强;龙祥明;;股骨粗隆间骨折新分型及其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年10期

5 齐威;王林;胡宏伟;侯存强;李华德;曾祥一;;股骨粗隆间骨折AO分型治疗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年12期

6 刘琳;张可;;髂腰肌训练对短跑运动员成绩的影响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7 赵昌平,冯和林,李增炎,吴希瑞,闫金成,宋连新;Gamma钉治疗70岁以上老年粗隆间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5年05期

8 朱江涛;卫小春;;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J];实用骨科杂志;2007年07期

9 刘苏;田守进;倪善军;;DHS加空心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08年07期

10 王亚梓,王蕾,张海生,陆宸照;股骨转子间粉碎骨折:小转子必须固定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年09期



本文编号:1809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809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7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