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和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对比研究
本文选题:神经内镜 + 三叉神经 ; 参考:《郑州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常采取经乙状窦后入路于桥脑小脑角区(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显露三叉神经,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手术方式。其利用CPA潜在的腔隙深入术区进行操作,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同侧CPA区血管及神经组织的表面情况,而对于神经腹侧、起始部位及更深部的血管结构的显示,神经内镜则能提供更好的视角。内镜用于CPA手术最早可追溯到1917年,Doyen用于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根切断术。1993年,O‘Donoghue等对CPA进行了内镜下解剖,并将其分为四个层次。之后,相继报道了内镜辅助下行三叉神经及面神经MVD,并确定了其显著的优势。最近出现了全程使用内窥镜行三叉神经MVD的报道。MVD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见手术方式,其手术效果得到广泛认可,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术后疼痛复发或无效,尤其对于非典型三叉神经痛(Atypical trigeminal neuralgia,ATN)的效果难以肯定。我们发现临床上典型与非典型三叉神经痛在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为了验证并观察CPA内三叉神经与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比较MVD术中使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操作的不同,同时系统性阐述典型三叉神经痛(Classic trigeminal neuralgi,CTN)和ATN之间的区别以及对两者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分为以下两部分论述:第一部分 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的显微解剖目的在人体标本上使用神经内镜模拟乙状窦后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MVD)以显露三叉神经脑池段,观察三叉神经与其周围重要血管等结构的解剖关系,比较MVD中使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操作的差异。材料与方法在3具(6侧)甲醛固定的成年头颅标本上模拟乙状窦后入路行MVD,使用0°神经内镜显露并观察三叉神经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回顾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结果神经内镜下在尸头标本上模拟乙状窦后入路,当骨孔直径约20mm时,能在无明显损伤脑组织的情况下完全显露三叉神经;当骨孔小于20mm时,会使操作困难并对脑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骨孔直径一定的情况下,使用内镜操作对于标本体位的摆放及骨孔的位置要求明显降低。结论1.使用神经内镜能准确观察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并能以较小的创口显露较大的解剖范围,使操作更加“微创”,并可减少对重要结构的牵拉损伤;2.对于标本体位摆放及骨孔位置的要求明显降低,降低了手术难度。第二部分 典型与非典型三叉神经痛临床特点及微血管减压术疗效分析背景与目的三叉神经痛(TN)是一种位于单侧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发作性严重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以及火烧样疼痛。TN好发于40岁以上,女性患者多见。根据患者疼痛的性质三叉神经痛又可以分为典型三叉神经痛(CTN)和非典型三叉神经痛(ATN),两者疼痛特点的区别主要在于后者缺乏明确局限的扳机点和完全缓解期。CTN和ATN在病史、对于卡马西平反应、术前核磁共振发现、手术中明确责任血管以及手术效果等方面均有差异。为了详细阐述两者的差异以及其与微血管减压术(MVD)疗效的相关性,我们对65例接受MVD手术的TN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材料与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接受三叉神经MVD患者65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史、口服卡马西平史、最大口服剂量、侧别、疼痛程度、术前MRI提示基底动脉偏向、术前MRI发现三叉神经变形、术前MRI提示责任血管种类、术前MRI测量三叉神经横截面积、脑池段长度、矢状位神经厚度、水平位神经宽度、术中发现责任血管种类、术中是否存在血管硬化、手术效果并对以上观察值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区别和相关性。结果按照患者发病初始阶段的症状分类,CTN和ATN在病史以及手术效果方面有明确差别(p0.05);按照患者就诊时症状分类,CTN和ATN在病史、年最大药量、服药史、MRI发现TN变形、是否存在血管硬化、手术效果这些指标上有明确差别(p0.05);按照患者症状演变过程分类,CTN和转型性三叉神经痛(Transformed trigeminal neuralgia,TTN)在病史、服药史、是否存在血管硬化指标上有明显差别(p0.05),在手术效果方面无差别。而ATN和TTN在手术效果方面有明显差别(p=0.05)。患侧相较于健侧,三叉神经横截面积有明显缩小(p0.05),脑池段长度缩短(p0.05),而厚度和宽度则无明显区别。在依据就诊时症状而分类中,CTN患者在患侧和健康侧各项三叉神经统计数据中均无明显差别,而在ATN患者中,三叉神经脑池段长度患侧和健侧存在明显差异(p=0.023),其余测量数据无明显差别;在依据初始症状分类中,CTN和ATN患者在各自的组别中三叉神经测量数据患病侧和健康侧无明显区别;MRI测量的三叉神经截面积、脑池段长度、厚度以及宽度均与手术效果无明确的相关关系。在对65例患者术前MRI发现(血管种类,基底动脉变形和三叉神经变形)、术中发现(责任血管种类,是否存在可视的动脉硬化)以及手术结果的相关性分析中,我们发现术前三叉神经变形和术前MRI提示责任血管为动脉呈明确相关关系(p0.05)。MRI发现和术中发现呈现明确的正相关关系(p0.05);术前MRI提示责任血管为动脉和手术效果呈明确的正相关关系(p0.05)。就诊时症状表现为ATN的患者表现出病史、疼痛程度和MRI提示的三叉神经变形呈正相关关系(r病史=0.59,p=0.002;r疼痛程度=0.48,p=0.02)。患者的疼痛程度和MRI提示可疑血管为动脉呈相关关系(r=0.48,p=0.02),术前MRI发现三叉神经变形和手术效果密切相关(r=0.43,p=0.046),且二者呈线性相关(p=0.046)。在剔除了和三叉神经变形相关的病史、疼痛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后,三叉神经变形和手术效果之间的相关关系依然存在(r=0.49,p=0.033)。结论1.CTN和ATN在病史、服药史、MRI显示三叉神经变形、是否合并血管硬化以及微血管减压治疗效果均有明显区别。其中TTN和ATN尽管在就诊时症状类似,但是由于存在明显微血管减压效果的差别,应区别对待。对某些由CTN经TTN转化为ATN的患者而言,MVD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2.TN患者术前MRI检查和术中发现呈现明确的相关性,术前MRI发现可疑责任血管为动脉者,MVD手术效果较好;对于CTN和TTN患者,不论术前是否发现可疑责任动脉,均可以选择MVD治疗;对于ATN患者,术前检查MRI提示三叉神经变形者,MVD手术效果较好。术前MRI对三叉神经测量结果说明三叉神经萎缩是各种三叉神经痛的常规表现。患侧和健侧的三叉神经测量值之间的比值和手术效果以及三叉神经分类无关。
[Abstract]: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 MVD )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procedure in the treatment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65 cases of TN patients receiving MVD surgery from October 2013 to March 2015 . In the patients with ATN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ATN and ATN ( p = 0.023 ) . Conclusions 1.CTN and ATN are different in the history of medical history , history of taking medicine and MRI .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玉龙,陈方焘;三叉神经痛[J];广西中医药;2000年01期
2 孙业忠,吴若秋,蒋秋华;应用显微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J];贵州医药;2000年05期
3 柯善华,唐元寿;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J];湖北中医杂志;2000年12期
4 李静;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39例报告[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4期
5 李昭钧,张文斗,陈晔,恭瑞宙,黄捷;X刀治疗三叉神经痛[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6 林明宗,任艳,陈谅;三叉神经痛[J];日本医学介绍;2000年12期
7 ;摆脱“三叉神经痛”的困扰[J];学习导报;2000年05期
8 魏霆,王宪忠,朱会友;正天丸塞鼻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0年06期
9 姜晓钟;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探讨[J];上海医学;2001年12期
10 赵东,付志新;三叉神经痛影像学检查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曲晓彤;;浅谈健康教育在三叉神经痛护理工作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邵现红;付其宏;姜颂期;朱保;顾亚军;;多分支切断撕脱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附58例报告)[A];浙江省口腔医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浙江省第二十三届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邹叔骋;黄红星;曾其昌;王琴;卢军;李波;;徒手定向穿刺辅助方波刺激定位在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中的应用[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邹爱萍;姜晓钟;;三叉神经痛临床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分析(附21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A];FDI、CSA临床口腔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5 郑汉光;;三叉神经痛诊断与治疗[A];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浙江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高雨;李海燕;;三叉神经痛的病因病理[A];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2008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黄玲;于生元;;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作用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8 刘春兰;程莲;;三叉神经痛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分析与护理[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汪新华;黄建成;;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82例临床观察[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亓卫东;李明;;原发性双侧三叉神经痛及手术治疗[A];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明志;市中心医院采取射频技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获得成功[N];四平日报;2007年
2 钱勇;警惕四类诱因引发三叉神经痛[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 金能革;三叉神经痛因“火”而起[N];健康时报;2010年
4 石家庄市第二医院 严臻泉;微创治疗三叉神经痛[N];河北科技报;2010年
5 吴志;三叉神经痛:别轻信网上广告“忽悠”[N];中国医药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白轶南;三叉神经痛可彻底根除[N];保健时报;2004年
7 唐 啸;三叉神经痛 切勿误拔牙[N];大众科技报;2004年
8 副主任医师 王利力;三叉神经痛的缓解治疗[N];工人日报;2001年
9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王利力;三叉神经痛——一种可怕的怪病[N];河北科技报(农村版);2000年
10 记者 冯立中;三叉神经痛病因有新发现[N];健康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郭志钢;立体定向结合3D CT重建技术在射频热凝半月神经节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2 徐文华;大鼠三叉神经痛慢性缩窄环模型中Na_v1.3、Na_v1.7、Na_v1.8和Na_v1.9的表达及意义[D];山东大学;2016年
3 王磊;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神经导航下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D];山东大学;2005年
4 罗道枢;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神经元的机能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5 安建雄;经眶下神经注射蛇毒建立新型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D];中南大学;2013年
6 刘红兵;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相关解剖和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腾飞;经眶下孔注射相关炎症因子制造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黄姗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外周血中部分促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杨雷;三叉神经脑池段形态学观察及桥小脑池截面积在三叉神经痛MRI诊断中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姚成成;微血管减压术和球囊压迫术在原发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疗效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5 田杨杨;电针结合药物治疗轻中度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孙崇阳;离断三叉神经对大鼠三叉神经痛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7 韩良;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中NPR-A表达量的变化[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8 吴春发;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症状学和影像学对其手术指征的价值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9 姜鹏;C臂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回顾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10 王粟实;针刺干预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疗效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87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887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