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三种内固定器械固定骨盆后环的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1 18:43

  本文选题: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 可调式微创接骨板 ; 参考:《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摘要】:骨盆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损伤,占成人骨折的3.64%,多由高能量创伤,如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所致。其中,68.3%的骨盆骨折为不稳定骨折,是较为复杂、严重的创伤,死亡率高达19%,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仍是骨科医师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骨盆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骨盆后环的完整性,因此,治疗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的恢复骨盆后环的连续性及稳定性。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常常会出现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疼痛等长期并发症。近年来,学者们建议行手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虽然外固定支架具有切口小、手术简便等优点,但是其却无法提供坚强的固定、容易导致感染和松动。内固定可以实现坚强的固定。临床常用的内固定器械有:骶髂螺钉、骶骨棒、张力带接骨板、三角固定系统等。然而,它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为了克服上述内固定器械的不足,我们根据骨盆后环的解剖形态研制了可调式微创接骨板,初期生物力学实验证实可调式微创接骨板可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提供一定的稳定作用。本研究模拟站立位骨盆骨折模型,从以下几个部分比较三种内固定物固定骨盆后环的稳定性。第一部分三种内固定物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目的:比较应用2枚骶髂螺钉、张力带接骨板和可调式微创接骨板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固定效果。方法:选择6具防腐成年男性骨盆标本,保留腰4至双侧股骨近端1/3,剔除软组织,保留完整的耻骨联合、双侧骶髂关节及周围韧带、双侧髋关节、双侧骶结节韧带、双侧骶棘韧带。制作Tile C型骨盆骨折模型,耻骨联合用钢板固定,后环骨折用随机顺序置入三种内固定器械。将标本置于BOSE生物力学实验机,模拟双足站立中立位,垂直加载负荷至500N,记录标本的垂直位移。用光栅尺测量标本髂后下棘水平骨折缝隙的分离移位值。结果:在不同垂直负荷下,2枚骶髂螺钉和可调式微创接骨板固定骨盆后环的垂直位移和分离移位无明显差别,均明显小于张力带接骨板固定骨盆后环的移位值。结论:在垂直负荷下,使用可调式微创接骨板固定Tile C型骨盆骨折时,其稳定性与使用2枚骶髂螺钉效果相似,均优于使用张力带接骨板。第二部分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目的:构建完整骨盆的有限元模型,研究正常骨盆模型在垂直负荷下的应变、应力及位移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成年健康男性1名,经CT扫描,层厚1mm,影像资料以DICOM格式保存。应用Mimics、Geomagic Studio、Solid Works、Abaqus等软件建立完整骨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人体站立位,约束两侧的髋臼,向骶骨表面垂直加载500N,计算骨盆的应变、应力、位移分布情况。结果:在500N垂直载荷下,应力经骶骨、两侧骶髂关节、髂骨弓状线至双侧髋臼。骨盆前环的受力较小。模型的应变绝对值很小。结论:完整的骨盆是个稳定的力学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法为骨科生物力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方法,在骨科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第三部分三种内固定物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目的:通过有限元法对三种内固定物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建立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有限元模型,分别置入三种不同的内固定器械,模拟对骶骨施加500N垂直负荷,计算骨盆模型的最大位移值、应力值、应变值及骶骨骨折断端的缝隙移位值,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结果可知在500N的载荷下,内固定后的骨盆模型发生的应变很小。骨盆模型整体发生的位移依次是:骶髂螺钉固定的模型(1.863mm);可调式微创接骨板(6.887mm);张力带接骨板(9.103mm)。骨盆模型中骶骨骨折缝隙的分离移位值依次是:骶髂螺钉固定的模型(1.749mm);可调式微创接骨板(2.999mm);张力带接骨板(8.032mm)。结论:三维有限元方法证实两枚骶髂螺钉固定的骨盆稳定性大于可调式微创接骨板固定的骨盆稳定性,更大于张力带接骨板固定的骨盆模型的稳定性。第四部分两种内固定物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比较目的:比较微创可调式接骨板(minimally invasive adjustable plate,MIAP)与两枚骶髂螺钉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2年11月收治的43例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患者。其中交通伤21例,坠落伤16例,压砸伤6例。使用MIAP治疗22例(A组),采用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21例(B组)。术前ISS评分:A组平均14.5分,B组平均11.7分。骨盆损伤AO分型:A组B型9例,C型13例;B组B型11例,C型10例。分别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术后Majeed功能评价等数据,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疗效。结果:43例患者获得平均25.6个月(13-48个月)随访。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均大于B组,但A组的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少于B组。术后Majeed功能评分两组无显著差异。B组术后骨折畸形愈合2例。结论:骶髂螺钉和可调式微创接骨板均可有效的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但可调式微创接骨板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骨折复位好、医患双方术中接受的辐射量少等优点。
[Abstract]: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 the authors have developed an adjustable mini - invasive bone fracture model ,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incision , simple operation and so on . Three -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pelvic fracture wa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 . Methods : Three -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kinds of fixation methods . Results : Twenty - three patients with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s were treated by MIAP . Results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tients with unstable pelvic fracture treated by minimally invasive adjustable plate and MIA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8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英泽;骨盆骨折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02年05期

2 刘波;骨盆骨折14例诊治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2年02期

3 陈耀民;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2年12期

4 李亚辉,宜继红;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2年08期

5 肖涛 ,唐新桥 ,廖龙元;骨盆骨折205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13期

6 欧耀芬,彭扬国,李忠辉;不稳定型骨盆骨折42例临床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7 谭俊铭,李家顺,贾连顺;重度骨盆骨折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03年11期

8 黄旭东,刘晋才;骨盆骨折的急诊处理[J];创伤外科杂志;2003年03期

9 唐艳花;骨盆骨折患者牵引期间的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3年05期

10 舒序华;复杂性骨盆骨折20例护理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关玉华;;骨盆骨折诊治的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6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林湘燕;陈碧珠;陈文君;陈荣芳;;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第11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洪;;56例骨盆骨折治疗体会[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吕荷荣;何治勇;李国;王艮存;张建军;;骨盆骨折微创手术治疗的可行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5 陈志刚;郭薇;孙义萍;;院前救治32例骨盆骨折分析[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九届组稿会暨第二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全国急危重症与救援医学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6 陈家飞;;双源螺旋CT在复杂性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志刚;郭薇;;院前救治17例骨盆骨折探讨[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陈志刚;郭薇;;院前救治17例骨盆骨折探讨[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云波;;47例重度骨盆骨折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探讨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东;靳勇;王小刚;褚安红;;多发性骨盆骨折伴大出血休克急诊介入的临床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陈望军 整理 王春艳 刘岩;复杂骨盆骨折 分类甄别再治疗[N];健康报;2013年

2 王春艳 刘岩;市中心医院治疗复杂骨盆骨折又辟新径[N];承德日报;2007年

3 通讯员 朱迎阳 俞志新 本报记者 李水根;爱的力量让她重获新生[N];健康报;2011年

4 通讯员 杨龙 本报记者 车喜韵;为玉树伤员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N];陕西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俊骁;湖南省五市九家三级医院骨盆骨折流行病学调查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成亮;湖南省骨盆创伤数据库研制与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3 张奉琪;骨盆骨折血管损伤的解剖学基础及影像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4 张景僚;骨盆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分析[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5 王先泉;骨盆内固定的临床解剖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吴涛;三种内固定器械固定骨盆后环的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阮默;骨盆创伤救治的应用解剖和影像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吉选;骨盆骨折大出血的研究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2 韩哲;纱布填塞在骨盆骨折大出血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3年

3 王瑞金;骨盆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4 郭治良;手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5 孙海涛;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6 曹振羽;有限元方法在骨盆骨折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7 艾克白尔·吐逊;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疗效[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8 张广强;超选择动脉栓塞术在骨盆骨折伴假性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D];浙江大学;2013年

9 马玉鹏;骨盆骨折术后感染相关风险因素的临床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10 司卫兵;骨盆骨折π棒双重固定效应的生物力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20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1920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f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