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钉置入椎管重建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本文选题:脊髓型颈椎病 + 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 参考:《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年11期
【摘要】:[目的]探讨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空心钉重建颈椎管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5年10月,对4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术中采用空心钉置入重建椎管。其中34例患者获得随访,男21例,女13例,年龄48~72岁,平均63岁。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随访的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的JOA评分以及C_5椎管横截面积。[结果]手术时间(135±32)min,术中出血量为(230±46)ml,术中未出现脊髓损伤、脑脊液漏等相关并发症;随访10~28个月,平均14.2个月,影像学评估显示植骨处达骨性愈合,未见空心钉脱落移位及再关门现象。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从术前(7.23±2.56)分提高至(13.71±2.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善率为(69.16±18.21)%;末次随访时C_5椎管横截面积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空心钉置入颈椎管重建术可明显改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满意;且操作技术安全,可提供即刻的力学支持,提高截骨处的愈合率,可作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一种手术方式的选择。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constructing cervical spinal canal with hollow nail in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disease.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2 to October 2015, 42 patients with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were treated with open door spinal canal decompression via posterior approach. Among them, 34 cases were followed up, including 21 males and 13 females, aged 4872 year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63 years.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with CT and MRI to compare the JOA score and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C5 spinal canal between preoperative and last follow-up. [results] the operative time was (135 卤32) min,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230 卤46) ml, and there were no related complications such as spinal cord injury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during the operation. There was no phenomenon of hollow nail shedding and reclosing. JOA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from (7.23 卤2.56) to (13.71 卤2.4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the improvement rate was (69.16 卤18.21), and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C5 spinal canal at the last follow-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P0.01). [conclusi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cervical spinal canal with hollow nail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nerv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is satisfactory, and the operation technique is safe, which can provide immediate mechanical support and improve the healing rate of osteotomy. It can be used as a choice of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平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基金】:福建省南平市科技基金项目(编号:N2015Y03)
【分类号】:R68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连顺,史建刚;重视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与严格手术指征[J];中华骨科杂志;2002年01期
2 何鸿杰;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疗[J];河南医药信息;2002年05期
3 乔国勇,吴瑛,付治安;脊髓型颈椎病12例误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2年07期
4 王春丽,梅伟,杨勇;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J];中医正骨;2003年11期
5 王冠龙;;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J];社区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6 孙兵;邵衍林;王鹏福;;脊髓型颈椎病伴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外科治疗[J];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21期
7 赵宇;吕刚;刘嘉晖;;老年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07年02期
8 方忠;李锋;杨琴;熊伟;李光辉;杜杏莉;;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9 邹宇炜;张秀琴;王亚琦;杨新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脊髓型颈椎病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10 王振虎;孙辉生;;脊髓型颈椎病诊治进展[J];人民军医;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祥洲;胡亚明;黄辉;丁德权;;45例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姜玉国;龙如昌;;脊髓型颈椎病非手术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孙垂国;陈仲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要点[A];全国胸椎管狭窄症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许天明;陈建明;张成程;文景;李勇;张志辉;李占清;昂建华;;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手术期处理[A];第三届中西医结合脊柱及相关疾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龚遂良;戴嘉平;;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05例分析[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许天明;陈建明;张成程;文景;李勇;张志辉;李占清;昂建华;;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手术期处理[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林定坤;陈博来;宁飞鹏;林颖;陈树东;;三种手术方式对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漂移情况的对照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吴毅文;;脊髓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潘敏;;脊髓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A];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宋鸿权;魏晖;;牵引加推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8例报告[A];2004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2004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暨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高家骏;脊髓型颈椎病必须手术吗[N];健康报;2004年
2 高家骏;脊髓型颈椎病也可不手术[N];健康报;2006年
3 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康南;走路“踩棉花”查查颈椎[N];健康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英杰;脊髓型颈椎病术后临床转归及其动物模型与相应MRI DTI量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马卓;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不同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疗效相关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3 文天林;不同术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及CSM患者大脑结构重塑的磁共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4 姚珍松;参附、川芎嗪与前列地尔在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对比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胡胜;远程缺血预处理对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术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6 徐广辉;骨保护素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基因多态性与脊髓型颈椎病的相关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7 任大江;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及颈椎后路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受累脊髓型颈椎病功能及影像学预后比较[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8 巩腾;脊髓型颈椎病减压术后神经并发症发生机理与颈髓周围性神经通路体系间关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9 黄国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下肢肌力、平衡能力及VE-PC MRI的对比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10 温世锋;3.0T MRI高信号DTI定量变化对脊髓型颈椎病转归的预测及其相应的病理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中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董志辉;单开门椎板成形微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跃新;颈椎椎板夹角测量与发育性椎管狭窄的相关性及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韩海;活血止痛汤加减配合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脊椎病的疗效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蒋维利;脊髓型颈椎病患者MRI T2WI高信号手术前后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孙金川;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两种椎间盘切除方式的疗效分析[D];滨州医学院;2014年
7 宗雅琪;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抑郁及静息态脑功能核磁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8 何峻龙;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王波;两种术式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朱宝;中药联合Hybrid术式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13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113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