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钢板与单一钢板治疗内侧粉碎股骨下段和远端骨折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www.CRTER.orgwww.CRTER.org2结果Results2.1参与者数量分析纳入患者60例,分为2组,按意向性处理分析,全部进入结果分析。2.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见表1。患者分组流程图见图1。2.3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4个月,,平均22.4个月。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愈合时间、下地康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并发症和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典型病例见图2。2.4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发生骨延迟愈合3例,骨不连5例,5例骨不连行补救性手术后骨愈合;治疗组无骨不连,见表2。3讨论Discussion股骨下段和远端外侧或后外侧入路仅对外侧骨折显露充分、外侧骨折复位容易,然而对内侧骨折显露不充分,移位的内侧粉碎骨折无法良好复位或复位困难,导致内侧缺乏皮质骨支撑;同时,股骨为人体最粗大骨骼,尤其是股骨远端较宽,钢板为偏心固定,锁定钢板外侧固定仅对外侧骨折固定较为可靠,在内侧缺乏皮质骨支撑情况下对内侧的固定强度,尤其是抗弯强度不够[15-18]。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治疗目的是良好复位、坚强固定和便于早期功能锻炼,尤其是膝关节周围骨折容易发生关节粘连,因此,坚强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成为膝关节周围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当内侧缺乏有效支撑时,钢板承受较大弯曲应力,而钢板遭受长期的弯曲应力,就容易引起钢板弯曲、松动、断裂和骨不连,所以股骨下段和远端骨折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病例绝大多数为粉碎骨折者[3,6-8]。翟文亮等[16]采用新鲜尸体股骨标本在股骨中段制成蝶形皮质骨缺损模型,比较正常股骨、单纯钢板张力侧内固定和钢板张力侧内固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www.CRTER.orgwww.CRTER.org2结果Results2.1参与者数量分析纳入患者60例,分为2组,按意向性处理分析,全部进入结果分析。2.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见表1。患者分组流程图见图1。2.3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4个月,平均22.4个月。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愈合时间、下地康复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并发症和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见表2。典型病例见图2。2.4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发生骨延迟愈合3例,骨不连5例,5例骨不连行补救性手术后骨愈合;治疗组无骨不连,见表2。3讨论Discussion股骨下段和远端外侧或后外侧入路仅对外侧骨折显露充分、外侧骨折复位容易,然而对内侧骨折显露不充分,移位的内侧粉碎骨折无法良好复位或复位困难,导致内侧缺乏皮质骨支撑;同时,股骨为人体最粗大骨骼,尤其是股骨远端较宽,钢板为偏心固定,锁定钢板外侧固定仅对外侧骨折固定较为可靠,在内侧缺乏皮质骨支撑情况下对内侧的固定强度,尤其是抗弯强度不够[15-18]。关节周围骨折手术治疗目的是良好复位、坚强固定和便于早期功能锻炼,尤其是膝关节周围骨折容易发生关节粘连,因此,坚强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成为膝关节周围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当内侧缺乏有效支撑时,钢板承受较大弯曲应力,而钢板遭受长期的弯曲应力,就容易引起钢板弯曲、松动、断裂和骨不连,所以股骨下段和远端骨折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病例绝大多数为粉碎骨折者[3,6-8]。翟文亮等[16]采用新鲜尸体股骨标本在股骨中段制成蝶形皮质骨缺损模型,比较正常股骨、单纯钢板张力侧内固定和钢板张力侧内固
【作者单位】: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骨科;无锡市人民医院骨科;
【分类号】:R68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增海,高春正,陈鹏,王俊,李建民,王永惕;利用带蒂髌骨移植修复重建股骨髁[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3年06期
2 俞建玉;顾明珠;吴山虹;张芹玉;;股骨髁上截骨的术后复康[J];小儿麻痹研究;1990年01期
3 赵金来;冯守诚;郭万宝;何永祥;刘鸣;郭勇;;股骨髁上截骨的术后康复(附106例临床观察)[J];武警医学;1993年01期
4 阚荣华,潘晓明;“V”形股骨髁上截骨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5 李任贤;股骨髁上截骨矫正儿麻后遗扶膝行走18例报告[J];中医正骨;1996年02期
6 张明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J];实用全科医学;2006年05期
7 万水根;;青少年股骨髁单髁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郑继元;林华刚;武永刚;李金辰;;股骨髁远端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7年02期
9 邢金亭;;股骨髁上截骨手术方法的改进[J];小儿麻痹研究;1990年04期
10 时佳,孙诚信,宋广恩;双侧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1例[J];医教研究;199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曹华;李桓毅;刘方刚;李新忠;黄超;徐步靖;;多模式镇痛在成人股骨髁上截骨矫形术中的应用[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2 王辉;毕大卫;马海涛;陈亿民;翟晓军;刘道君;杨育生;翟利锋;刘俊生;朱元;;股骨髁异型解剖钢板治疗股骨髁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骨伤科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3 梅德宏;;股骨髁上髓内钉内固定术并发股骨骨折一例[A];全国骨科并发症防治及新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闫德强;谢志军;常西海;张汉瑜;赵成茂;张庆;孙立民;张平;;鞍式髁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髁上骨折[A];淄博市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论文集[C];2008年
5 尚剑;孟宪宇;朱忠起;;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及髁间粉碎骨折[A];第二届海峡两岸矫形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佐明;刘昆鹏;魏亚恒;;股骨取内固定物术后感染治疗分析[A];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论文摘要[C];2012年
7 王岩;周飞虎;周勇刚;崔建;;国人正常膝关节三维几何形态测量及相关研究[A];第二届海峡两岸矫形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宝辉;国人膝关节假体旋转对线参考标志的变异性和膝关节解剖特点与屈膝范围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威;全膝关节置换术不同股骨后髁偏心距对术后膝关节最大屈曲度影响的初步基础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郭艳宇;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股骨止点定位的临床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5年
3 贾鹏;髓内钉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愈合过程的生物力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凤鸣;“手风琴技术”治疗骨折不愈合的生物学机制研究之骨折不愈合的动物实验模型的制备[D];承德医学院;2015年
5 王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6 安江东;MPFL重建术中股骨等距点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7 杨光;前后叉韧带止点中点连线与股骨穿髁线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6年
8 张舜;双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并心肺脑等疾病股骨转子间骨折[D];新乡医学院;2016年
9 东彬;正常成人股骨后髁偏置率的大小及其意义[D];河北大学;2014年
10 宋恩鸿;股骨隧道角度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影响的实验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514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514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