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4 08:39
【摘要】:[目的]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约占75-80%,总体死亡率约为45%(32%-67%),因此应该积极应对颅内动脉瘤,传统经典手术方法为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其可在直视下进行手术,但其创伤大、难度大以及风险高,2005年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SAT)研究证实的随访结果显示,与开颅手术夹闭相比,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能够降低患者的相对和绝对的风险性,此后血管内治疗技术发展更加快速,已成为颅内动脉瘤首选手术方式。但是针对宽颈动脉瘤,因其不能被致密栓塞致复发或者弹簧圈易疝出至载瘤动脉导致血栓事件发生,一度被认为是血管内治疗的难点。近年来,随着球囊、支架辅助技术以及双导管技术的发展,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支架辅助技术已成为宽颈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案。本研究主要通过回顾我科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中,探讨其的安全性及短期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9月-2016年12月武警总医院神经血管外科使用LVI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31名患者共32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总结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动脉瘤特征、支架释放情况、手术过程中并发症以及术后即刻栓塞效果等,术后随访3个月至12个月,根据Raymond分级、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及影像学随访结果等评估相关技术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共植入LVIS支架34枚,均成功释放支架,其中LVIS支架21枚,LVIS Jr支架13枚。1 LVIS/LVIS Jr支架释放:均成功释放支架,1例支架在虹吸弯处出现打开不良,贴壁性稍差,未予特殊处理,术后及随访过程无并发症发生。其余支架位置形态均满意,贴壁性良好;2 LVIS/LVIS Jr支架辅助治疗动脉瘤的有效性术后即刻造影发现,达完全栓塞者29个,动脉瘤瘤颈残留2个,瘤腔残留1个;3 LVIS/LVIS Jr支架辅助治疗动脉瘤的安全性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2例出现支架远端血栓,1例出现支架打开不良;4术后3-12个月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未发现动脉瘤再破裂出血,预后优(0-1分)为26例,预后良(2-3分)为3例,预后差(4-5分)为2例,无患者死亡;5影像学随访所有患者均行全脑血管造影(DSA)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7个月,在术后即刻致密栓塞的29例患者中,术后复查均未见动脉瘤复发,1例瘤颈部残留者复查残留瘤颈消失,另1例瘤颈残留以及瘤腔残留者半年复查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中是可行、安全的并且是短期有效的,但随访时间短,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评价LVIS支架的长期有效性。
【图文】: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 标准正侧位 DSA 示基底动脉顶端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左侧颈内动脉侧位 DSA 示: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图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651.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诸德源;方亦斌;杨鹏飞;黄清海;许奕;洪波;刘建民;;LVIS支架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疗效[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09期

2 罗明;闵强;黄乔春;段发亮;;Lvis支架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年08期

3 张明铭;欧阳奕安;黄昊;蒋宇钢;喻孟强;;LVIS支架在颅内微小动脉瘤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年08期

4 张亮;吕明;李佑祥;杨新健;姜除寒;吴中学;;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手术相关出血性与缺血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6年02期



本文编号:2526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526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3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