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硬化症的临床诊断及分子机制研究
【图文】:
图 2-1 家系 1 先证者:A 头颅侧位相:可见颅骨及颅底骨密度增厚(如箭头所示);B 胸腰椎侧位相:椎骨骨密度增高,呈“夹心椎”样(如箭头所示);C 髂骨正位片:骨密度不均匀增高,可见“骨中骨”现象(如箭头所示)。2.1.1.2 家系 2先证者:马 X,男性,7 岁,父母非近亲结婚。患儿因严重的牙齿萌出异常行骨骼 X 线检查发现特征性的骨硬化症影像学表现,,诊断为“骨硬化症”。患儿目前身高 116cm(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第二百分位数),体重 23kg。实验室检查:
2-2 家系 2 先证者:颌骨正位像:严重的牙齿萌出异常 X,男性,11 岁,父母非近亲结婚。2013 年因身骨骼 X 线检查后诊断为“骨硬化症”。患者第一胎不详。患者出牙时间与同龄儿同,智力未见落后。年龄同性别第三百分位数),体重 34kg。实验室检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倩倩;董进;夏维波;;骨硬化症研究进展[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4年01期
2 王玉成,王汝良,许文雷;蜡泪样骨硬化症1例[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柯耀华;章振林;;骨硬化症致病基因研究进展[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0年02期
4 汪璐璐;段小红;;骨硬化症的口腔颌面部特征及其相关治疗[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5 于春枚;刘瑞英;芦瑞霞;于日升;张怡秋;汪丽娟;李晓晓;陈志平;朱新安;李诊宇;何可仁;张春芳;陈庚成;;骨硬化症10例综合报告[J];实用儿科杂志;1990年05期
6 郭特鎏;郑世芸;嘉禾书;;婴儿周身性骨硬化症1例[J];人民军医;1992年11期
7 王爱民,曹怀信;多发蜡泪样骨硬化症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年08期
8 江蕙芸,钱新宏;幼年型骨硬化症1例[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年03期
9 蔡健芳,李奇,魏礼仪;氯乙烯引起肢端骨硬化症报告[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2年04期
10 Wiktor-Jedrzejczak W;刘德斌;;灰色致死性小鼠的骨硬化症与其胸腺过早退化的关系:胸腺微环境的体外研究[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8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章振林;;骨硬化症的诊治[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2 郑慧;张增;何进卫;傅文贞;汪纯;章振林;;四个常染色体显性Ⅱ型骨硬化症家系CLCN7基因突变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中青年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汪纯;胡云秋;李淼;何进卫;刘玉娟;傅文贞;章振林;;LRP5基因突变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骨硬化症Ⅰ型(ADOI)[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4 汪纯;何进卫;胡云秋;李淼;刘玉娟;章振林;;LRP5基因A242T突变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骨硬化症1型—一例家系报道[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庞倩倩;骨硬化症的临床诊断及分子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29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529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