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后方不稳定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分类号】:R68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志喜,李志芬,于小英;前臂骨折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20期
2 何仿;苟三怀;卜海富;;不同肩关节功能位置上肱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J];临床骨科杂志;2006年06期
3 周欣;韦民;王伟;;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年11期
4 刘长虹;肩关节受损患者的康复训练[J];护理与康复;2004年04期
5 闵红巍;刘克敏;;继发性肩关节僵硬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年03期
6 陆军;李永刚;吴小涛;孔翔飞;陈辉;王宸;;肩锁钩钢板内固定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3年01期
7 朱以明,姜春岩,王满宜;复发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年02期
8 王培民,张惠法;甩肩练功治疗中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5年04期
9 吴星丽;于冰;;肩关节周围骨折采用外展位固定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02期
10 俞银贤;朱力波;马金忠;王秋根;;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邵国民;;手牵足蹬法整复肩关节再发脱位三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骨伤协作组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陈银海;;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对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评定[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3 黄伟;梁熙;胡宁;孟纯阳;蒋电明;;肩袖修复在人工肩关节置换中肩关节功能重建的作用[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黄伟;梁熙;胡宁;孟纯阳;蒋电明;;肩袖修复在人工肩关节置换中肩关节功能重建的作用[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张帼雄;;运动针电针TDP综合治疗急性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疗效观察[A];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社会学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刘斯润;向家鹏;;3D高分辨率MRI对肩关节影像解剖结构的再认识[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安秀娜;孙小雁;王瑞波;孙玉华;;康复训练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中的作用[A];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安秀娜;孙小雁;王瑞波;孙玉华;;康复训练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中的作用[A];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孟俊芳;;儿童三角肌孪缩症术后护理体会[A];全国第八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谢称福;郑光亮;;第十四节 一次性暴震疗法治疗肩周炎1726例疗效分析[A];《全国颈肩腰腿痛微创技术高级学习班》讲义[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天津 副主任医师 高洪生;中药薰蒸法 巧治肩周炎[N];家庭医生报;2004年
2 苗蓓;让患者生命更有质量[N];南通日报;2007年
3 ;肩周炎的康复疗法[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4 戴廷荣;盛夏,,司机应防肩周炎[N];工人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仿;人体肩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验证及在肱骨骨折机制研究方面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姜江芬;康复指导对起搏器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杨帆;盂肱韧带对肩关节后方稳定作用的生物力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韩方方;肩关节功能性训练对排球基本技术准确性的影响[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35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535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