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同轴静电纺PLLA微阵列膜(MTAS)构建复合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23 06:01
【摘要】:目的:探讨同轴静电纺技术制备的新型PLLA微阵列膜(microtube array sheet,MTAS)的神经毒性及神经组织相容性,检测MTAS表面规则有序的沟槽结构对于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及神经突起的导向性,并使用MTAS构建复合神经导管,从形态学、功能学、行为学评价其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根据ISO10993-5材料毒性国际标准检测方法,制备PLLA-MTAS材料的孵育液,并用其培养原代SCs,观察细胞生长状态,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 V-PI双标检测细胞凋亡,之后采用Brd-U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法观察细胞迁移,Realtime-PCR检测SCs重要的神经营养因子NGF、GDNF、NT4、BDNF、CNTF的表达,评价MTAS的神经细胞毒性及神经组织相容性;并将SCs和神经元分别与MTAS共培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SCs的形态、排布以及神经突起的延伸状态;将MTAS衬于中空神经导管内壁,构建复合神经导管(Conduit+MTAS),以中空神经导管(Conduit)作为对照,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术后8w通过HE染色、免疫荧光、甲苯胺蓝染色、电镜、神经电生理、足迹步态以及热痛觉分析等方法,从形态到行为、功能,检测复合神经导管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并在此导管基础上,将原代SCs作为支持细胞种植于MTAS上,进一步构建生物型复合神经导管(Conduit+MTAS+SCs),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8w检测生物型复合神经导管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1.MTAS由多个直径约为50μm的电纺纤维管有序的平行排列构成,两个相邻的纤维管形成了规则的“V”形沟槽结构,沟槽的平均深度为8μm,宽度为20μm。浸于37℃PBS孵育28d后,材料表面的沟槽结构依旧规则有序,且表面沟槽的宽度无明显变化(p0.05)。使用MTAS预处理培养基培养原代SCs后,细胞形态、活力及凋亡情况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SCs的增殖、迁移以及重要营养因子NGF、GDNF、NT4、BDNF、CNTF的表达等神经再生过程中的关键生物学效应亦未受抑制(p0.05)。MTAS材料稳定性佳,对于神经细胞无毒性作用,具有良好的神经组织相容性。2.SCs与MTAS共培养结果显示,SCs种植于MTAS上之后,多个SCs细胞首尾相连,沿材料表面的“V”型沟槽有序的排列,其长轴与电纺纤维管长轴的排布一致。将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感觉神经元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与MTAS共培养后,神经突起也改变了其在普通培养皿上随机生长的状态,突起聚集成束,沿MTAS表面沟槽有序生长延伸。MTAS材料的表面形貌可以引导体外培养的SCs的有序排布以及神经突起的定向延伸,具有良好的神经源性细胞导向性。3.将MTAS衬于SF/P(LLA-CL)中空神经导管内,构建复合神经导管(Conduit+MTAS),以中空神经导管(Conduit)作为对照,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结果显示,两种导管均可促进坐骨神经再生。神经导管移植8W后,免疫荧光检测导管远端的神经再生情况,长入导管远端的神经纤维的面积及神经纤维数量Conduit+MTAS组均大于Conduit组(p0.05);电镜结果显示:Conduit+MTAS组神经导管中段再生有髓神经纤维的直径显著大于Conduit组(p0.05),且Conduit+MTAS组再生神经纤维较规则,接近正圆,离心率为0.56±0.02,与正常神经(离心率为0.59±0.01)形态类似,而Conduit组的髓鞘神经纤维形态呈现不规则形及长条形,离心率达0.83±0.02,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倍电镜结果显示再生神经的超微结构,观察再生神经突起的微管、微丝及周围的胶原纤维:Conduit+MTAS组呈规则的点状分布,而Conduit组则呈现点状和短线状交错分布的状态;计算腓肠肌恢复率及单个肌细胞面积,结果显示Conduit组肌肉萎缩状况明显较Conduit+MTAS组严重(p0.05);另外Conduit+MTAS组与Conduit组均有再生神经纤维长入腓肠肌,且再生的神经终末纤维与肌肉建立联系,形成了运动终板,单位面积运动终板计数Conduit+MTAS组优于Conduit组(p0.05);两组足底皮肤也均有再生神经纤维长入,有部分再生神经纤维从皮肤基底层长入表皮,再生神经的密度Conduit+MTAS组优于Conduit组;神经电生理结果显示:Conduit+MTAS组的CMAP峰值也显著高于Conduit组的(p0.05);以热痛阈值测量和坐骨神经指数的行为学实验分别检测大鼠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显示:两组大鼠的感觉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Conduit+MTAS组大鼠运动功能恢复优于Conduit组(p0.05)。综上结果显示:MTAS材料具有良好的神经细胞导向性,可以引导再生过程中神经纤维的有序延伸,加快再生神经对靶器官的再支配,促进神经缺损损伤后的功能恢复。4.以复合神经导管(Conduit+MTAS)为基础,在MTAS上种植支持细胞-原代SCs,构建生物型复合神经导管(Conduit+MTAS+SCs)。比较两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的密度、直径、髓鞘厚度、G值,皮肤、肌肉神经的再支配程度、腓肠肌湿重、单个肌细胞面积及CMAP峰值;并进行热痛阈值和坐骨神经指数的测量,结果显示:除再生有髓神经纤维的直径及热痛阈值二组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测量指标Conduit+MTAS+SCs组均显著优于Conduit+MTAS组(p0.05)。以复合神经导管(Conduit+MTAS)为基础构建的具有支持细胞-SCs的生物型复合神经导管(Conduit+MTAS+SCs)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可以进一步提高神经再生的效率。结论:由多个PLLA电纺纤维管平行排布构成的新型微阵列膜MTAS材料,具有规则的“V”型沟槽表面结构。本研究体内、体外实验相结合,首次证明此材料稳定性佳,无神经毒性,具有良好的神经组织相容性,其表面特殊的形貌修饰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SCs有序排布及神经突起的定向延伸,具有良好的神经源性细胞导向性;以MTAS材料构建复合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有利于神经再生及感觉、运动功能恢复,其效果显著优于中空神经导管组;将SCs作为支持细胞,修饰MTAS构建的复合神经导管,可以进一步提高神经再生的效率。本研究显示:MTAS是一种有潜力的神经组织工程材料,其特有的表面形貌为神经组织工程的材料修饰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MTAS可以构建复合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促进神经再生。本研究还为以MTAS为基础,进一步构建具有支持细胞的生物型复合神经导管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图文】:

静电纺丝,同轴


图 1.同轴静电纺丝技术模式图Fig 1. Model diagram of Coaxial electrospinning technology层溶液和壳层溶液分别置于两个推进容器中, 在复合毛细喷头端口处汇集并形成芯-壳结复合液滴, 复合液滴在外加高压电场作用下,形成芯-壳结构的喷射细流,并在电场中运动材料本身表面张力、静电排斥力和库仑力的共同作用下,溶剂蒸发、材料固化,最终形成径很小的芯-壳结构纤维。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组织工程材料优点如下:1.通过选择适当的芯层、壳合物材料,调整加工条件,即可以获得降解速率可控、材料厚度、结构等机械优越和力学性能最佳的纤维材料;2.静电纺纤维具有较高的孔隙率,有利于氧营养物质的交换和代谢物的排泄,比表面积(每克物质中所有颗粒总外表面积)大,有利于细胞的粘附、迁移、增殖、分化以及 ECM 的分泌,为细胞的生供了良好的微环境;3.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的聚合物材料由纳米或亚微米级的纤维构成,与天然ECM中纤维的尺寸非常接近,这种类似ECM的特殊物理信号有利于细胞的粘附、迁移、增殖、分化; 4.另外,,通过对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

程序设置,统计学意义


图 2.Realtime PCR 程序设置Fig 2. Reaction conditions of Realtime PCRf.1h 后收取反应结果,ΔΔCt 法分析实验结果。1.4 统计方法实验获得数据采用 GraphPad Prism Version 6.0c 软件进行整理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 Student's t-test 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统计检验得到的概率 p<0.05 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6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A New Route for Preparation of β-TCP/ PLLA Composite[J];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6年06期

2 林强;陈海云;李皓莘;蔡杨庭;;Preparation of PLLA/bpV(pic) Microspheres and Their Effect on Nerve Cells[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2014年01期

3 毛屹;董寅生;林萍华;储成林;盛晓波;郭超;;PLLA/HA复合微球的制备[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07期

4 葛骏;李志兵;高jK功;;可生物降解高分子PLLA/PHB混合薄膜结晶性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5 李建波;韩君;任杰;;Interaction of Human Fibroblasts with Electrospun Composites Gelatin/PLLA,Chitosan/PLLA and PLLA Fibrous Scaffolds[J];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2012年05期

6 廖岚;YANG Shuang;Richard J Miron;WEI Junchao;ZHANG Yufeng;张萌;;In vitro Characterization of PBLG-g-HA/PLLA Nanocomposite Scaffolds[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2014年04期

7 赵敏丽;隋刚;杨小平;邓旭亮;胡晓阳;;电纺丝PLLA/HA复合纤维支架的制备及体外降解性能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8 靳巧锋;钟跃;欧静;陈元维;罗祥林;罗燕;彭玉兰;;过程参数对PLLA-PEG-PLLA微泡造影剂的性质影响[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9 马祖伟,高长有,龚逸鸿,沈家骢;型胶原在聚-L-乳酸(PLLA)表面的化学接枝和涂层及其对软骨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04期

10 石宗利,张媛,强小虎,王彦平,张国强,戴刚;CPP/PLLA单向纤维骨内固定复合材料制备和性能[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文娴;唐颂超;王婷兰;;稳态剪切对PLLA/PDLA结晶的影响[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I:生物高分子与天然高分子[C];2013年

2 文伟;罗丙红;李彩荣;秦小鹏;周长忍;;基于静电纺丝构建改性HNTs/PLLA纳米纤维膜及其性能研究[A];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JING Nan;JIANG Xiaoting;WANG Qian;YANG Heli;张普敦;;FTIR Mapping for the Degradation of Polylactide/Inorganic Bioactive Materials[A];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A supercritical CO_2 fluid technique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hBMP-2-loaded PLLA microspheres[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石云云;杨静晖;张楠;黄婷;王勇;;基于TPU弹性体的PLLA增韧研究[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2年

6 王君莲;王扬;郝红;;可注射PLLA-PEG-PLLA水凝胶的合成及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预印集[C];2010年

7 郭若海;张凤波;谢续明;;分子末端基团诱导下的PLLA结晶行为研究[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王佐;滕新荣;任杰;;原位聚合制备Fe_3O_4/PLLA磁性复合微球及其表征[A];2006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郭凯;申小清;张媛媛;陈金周;牛明军;刘玉坤;李新法;;PLLA/Talc/TBC复合材料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A];颜色科学与技术——2012第二届中国印刷与包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周雅婷;闫寿科;;取向有序PE基底对PCL-co-PLLA的结晶影响[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C:高分子结构与性能[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川;基于超临界流体技术的载药多孔材料制备及应用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高成成;聚乳酸自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瑞来;聚乳酸纳米纤维球晶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韩婷;功能化聚硅氧烷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聚乳酸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月明;同轴静电纺PLLA微阵列膜(MTAS)构建复合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6 彭维海;新型可吸收材料PLLA/PLLA-gHA的生物降解性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马瑶;新型可吸收材料PLLA/PLLA-gHA对骨折愈合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郝红;PLLA及其共聚物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9 邵英;聚L-乳酸/聚L-乳酸接枝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PLLA/PLLA-gHA)的生物相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耕砚;多孔PLLA/n-HA/PE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大鹏;PLLA电纺膜动/静态环境下的降解及控释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刘贝;改性氧化镁晶须/左旋聚乳酸生物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3 石莉;PLLA-TMC/PDLA-TMC立构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D];复旦大学;2014年

4 王军丽;PLLA基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及力学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刘颖颖;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乳酸/聚己内酯复合球晶及其性能表征[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苏张林;静电纺丝聚乳酸/卵磷脂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郭有刚;PLLA/明胶纳米纤维膜在不同模拟体液中生物矿化过程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8 张胜男;温度梯度场中PLLA与PVDF结晶行为及横晶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赵宏伟;生物降解高分子聚左旋乳酸(PLLA)及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4HB)的改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10 朱杰;生物可降解聚乳酸结晶行为的控制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51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551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6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