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磊;李义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年02期
2 郭昆义;唐智生;徐晓兰;;本体感觉训练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年34期
3 农文恒;罗汉华;张雪;谢仁明;;本体感觉反射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1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2年11期
4 苏尚贤;叶英文;谢海莲;;超早期中医介入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7年05期
5 关健;聂喜增;李锋;宋永周;刘金辉;;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应用本体感觉训练的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13年20期
6 陈均源;王华军;罗斯敏;查振刚;;前交叉韧带重建本体感觉恢复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年24期
7 陆伟伟;阚世锋;施海燕;李旭;郝又国;;本体感觉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年12期
8 贾雪峰;方基石;林格生;王勇;吴志勇;包大禹;涂旭辉;;本体感觉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J];浙江医学;2015年22期
9 吴婉霞;徐武华;刘文权;沈雁;钟思琳;陈鸿辉;;早期本体感觉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年15期
10 邱卓钢;本体感觉与软组织损伤的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周谋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本体感觉康复的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资料及论文汇编[C];2011年
2 周谋望;谷莉;陈亚平;敖英芳;于长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影响本体感觉恢复的因素[A];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学术大会摘要[C];2009年
3 高海军;冯玲;何贤杰;何华柱;;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对于膝ACL重建术后患者功能的影响[A];2014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4 李涵涵;李清翠;;本体感觉训练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A];2011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康复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5 李中正;方镇洙;王玉聪;;肩袖损伤病人本体感觉机能:术前预测机能报告[A];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6 俞菲;王丹;孙琦;成逸;刘海兵;谢晶军;姚培火;马妍洁;王荆;孙建伟;王秋彬;;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平衡功能的影响[A];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陈连旭;余家阔;于长隆;敖英芳;苗羽;;后交叉韧带指数在评估前交叉韧带单束和双束重建后关节稳定性的临床意义[A];2009年中国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学术大会摘要[C];2009年
8 徐国会;彭海英;杨寅;王正;;本体感觉训练干预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平衡功能的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主题报告、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彬;膝关节ACL损伤及重建后本体感觉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国智;本体感觉训练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陈楠;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本体感觉与功能性动作特征[D];上海体育学院;2018年
3 岳爽;关节松动技术配合本体感觉训练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陈良华;膝关节位置重现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本体感觉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
5 江夏子;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程露露;基于本体感觉障碍的膝骨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7年
7 谢磊;自体及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的比较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8 高奉;前交叉韧带残端机械感受器的形态与数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9 谢国明;重建前交叉韧带后本体感受器变化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10 许德龙;综合运动疗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本体感觉影响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561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561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