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皮肤深度创面应用生长因子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0-01-26 08:55
【摘要】:研究背景:皮肤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是烧伤临床医师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常规治疗为采用局部或全身抗感染、敷料覆盖待创面自然愈合。近年来由于对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的深入研究和许多临床试验均证实其在创面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GF广泛应用于烧伤、糖尿病足、压力性溃疡等创面的治疗,但其临床实际应用中存在使用不规范、长期使用其安全性存疑、联合应用疗效是否能加强、是否促进瘢痕生长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开展了深Ⅱ度烧伤创面应用GF的临床观察。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与皮肤深度创面的修复方法为采用全厚皮或皮瓣移植,但存在供区较大的缺损及愈合不良等不足,且愈合后供区出现瘢痕增生。因此为弥补上述不足许多人工真皮(artificial dermis)已经研制出来并应用于动物实验和临床。当人工真皮移植于创面后,其修复创面的效果可达到类似全厚皮移植,但存在人工真皮完全血管化时间较长的缺点。同时由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对创面的组织修复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本研究开展了应用人工真皮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对瘢痕切除创面和深度皮肤创面进行修复的临床观察。目的:1.比较常规治疗、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应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 FGF)应用及联合应用EGF和aFGF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探讨单用和联合应用GF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2.观察人工真皮联合bFGF在临床上应用于瘢痕和皮肤深度创面修复的效果。方法:1.按照纳入标准选择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2013年09月~2016年01月所收治的60例患者60个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入院时按照随机分为四组:A组(常规治疗组)、B组(EGF治疗组)、C组(aFGF治疗组)、D组(EGF和aFGF联合治疗组)。所有患者入组创面给予清除异物及明显受污染的腐皮,碘伏消毒液常规消毒,后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创面异物及碘伏消毒液。按照不同的分组,分别给予说明书上所用用量包扎,换药频率为1次/2d。创面观察以28d为截止点。观察对象在截止时间不能完全愈合者,则停止观察,只记录伤后第28d创面愈合率。观察指标及统计学分析:(1)患者入组时一般指标及相关检验结果;(2)创面愈合情况,包括创面愈合速率、伤后10d、12d、14d、16d、18d各组创面愈合率(%)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d);(3)瘢痕增生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分进行评价);(4)安全性分析等。对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多个样本比较的kruskal-wallish检验2.回顾性分析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2010年10月~2015年4月应用人工真皮修复创面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创面类型包括瘢痕切除创面、无肌腱或骨外露深度烧伤创面、小面积肌腱或骨外露创面,共102个创面。根据是否联合bfgf,分为人工真皮组(60个创面)和人工真皮+bfgf组(42个创面)。人工真皮组Ⅰ期手术行瘢痕切除或深度创面彻底清创,移植人工真皮,待人工真皮血管化完成时行Ⅱ期手术移植自体刃厚皮片修复创面。人工真皮+bfgf组的人工真皮预先用bfgf浸泡30min后再移植,其余手术方法同人工真皮组。统计两组患者手术面积、人工真皮血管化情况、皮片存活情况及随访情况。对数据行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1.深Ⅱ度烧伤创面应用gf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1)各组试验者入组时一般指标及相关检验结果(除外呼吸、心率、肌酐、总胆红素)无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p值均大于0.05)。(2)对四组患者创面愈合率(%)统计,各组创面伤后1周内创面愈合率极低,伤后2~3周愈合率明显增快;b组和c组愈合率均快于a组,d组明显快于a、b、c三组,b组和c组交替上升变化,未见明显差别。a、b、c、d组伤后2周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3.8±7.0)、(47.9±15.8)、(45.3±13.7)、(60.9±11.0)%;b组和c组伤后2周愈合率均高于a组(t值分别为-3.158、-2.878,p值分别为0.004、0.008),d组明显高于a、b、c三组(t值分别为-8.081、-2.617、-3.389,p值分别为0.000、0.014、0.002),b组和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值为0.468,p值为0.644)。a、b、c、d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25.2±1.7)、(20.5±2.3)、(20.7±3.7)、(17.9±1.7)d;b组和c组创面完全愈合天数均短于a组(t值分别为6.222、4.112,p值分别为0.000、0.000),d组明显短于a、b、c三组(t值分别为11.535、3.488、2.778,p值分别为0.000、0.002、0.010),b组和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值为-0.286,p值为0.777)。(3)所有患者伤后4周及出院时创面行温哥华瘢痕评分,各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值分别为4.024、2.668;p值分别为0.259、0.446)。(4)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及出院时未出现明显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发生;长期随访创面未见破溃、水疱形成、癌变等并发症发生。2.人工真皮联合生长因子在皮肤瘢痕和深度创面的临床观察与应用结果显示:(1)两组患者瘢痕创面、无肌腱或骨外露深度烧伤创面、小面积的肌腱或骨外露创面手术面积相近(t值为-1.853~-0.200,P值均大于0.05)。人工真皮+b FGF组瘢痕创面、无肌腱或骨外露深度烧伤创面、小面积的肌腱或骨外露创面完全血管化时间分别为(15.6±2.9)、(14.7±2.7)、(20.3±4.4)d,较人工真皮组相对应创面的时间分别为(18.3±4.7)、(18.7±4.2)、(27.7±8.8)d平均分别缩短约2.7、4.0、7.3d(t值为-2.779~-2.383,P值均小于0.05)。(2)2组患者89次移植皮片存活率优,12次存活率良,1次存活率差。人工真皮+b FGF组3种创面类型中,相同类型创面皮片存活率优所占比例均高于人工真皮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3)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48个月,植皮区皮片均存活良好,植皮区和供皮区均无明显瘢痕生长。结论:1.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EGF和a FGF的使用均能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且联合应用效果更佳;同时相较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观察期间不会导致明显的瘢痕增生及安全性良好。2.人工真皮联合bFGF能有效地缩短人工真皮在瘢痕和皮肤深度创面的血管化时间,为瘢痕和皮肤深度创面修复提供一种促进人工真皮血管化的新方法。
【图文】:

差别,创面愈合,生长因子,动态


深II度度烧伤患者外外用生长因子子后创面愈合合率的动态变变化

生长因子,创面,比较值,因子


(t 值为 4 深 I 8d 10d 12d 14d 16d 18d 20d合时间<0.05,,为-0.286,PII 度烧伤患者A7.0±19.6±29.3±33.8±53.7±68.5±80.0±25.2±与 A 组比较值为 0.77者外用生长因±1.1±4.4±4.4±7.0±6.4±7.2±8.4±1.7较;b)P<0.077)。详见表因子后创面愈B18.6±3.2a23.6±5.2a37.3±7.5a47.9±15.8a58.9±10.976.6±11.798.8±2.1a20.5±2.3a05,与 B 组表 4、图 2、愈合率(%)及16.427.236.545.365.81.698.520.7比较;c) P<、图 3。及创面平均愈C4±3.9a2±6.8a5±6.8a3±13.7a1±8.3a6±9.8a5±1.9a7±3.7a0.05,与 C 组愈合时间23.332.147.060.988.898.6100.17.9组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璧;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与愈合后的关系[J];中华烧伤杂志;2005年01期

2 彭毅志;提高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水平[J];中华烧伤杂志;2005年01期

3 尹会男;柴家科;李利根;;负压创面疗法应用于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1年01期

4 李利根;;防治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加深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年18期

5 许瑞华 ,鲁开化 ,郑军平 ,蔺崇甲;冻干皮对早期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保护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6 姜桂喜,乔建金,王寿鹏,董德成,宋淑香,张金涛,孙钢;深Ⅱ度烧伤创面48例处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9年03期

7 王勇;王光华;苏卫国;;纳米银抗菌凝胶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3年21期

8 杨尚凯;;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与愈合后的关系[J];中外医学研究;2014年05期

9 何钟;愈疮10号膏加贝复济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J];现代康复;2000年13期

10 王光毅,夏照帆,朱世辉,唐洪泰,郇京宁,陈玉林,葛绳德;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远期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烧伤杂志;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海涛;任章霞;;疏血通辅助西医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210例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贾赤宇;;深Ⅱ度烧伤创面在不同时相用不同方式覆盖对创面愈合质量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冯祥生;谭家驹;阮树斌;杜永军;沈锐;张凤刚;潘银根;;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治疗深Ⅱ度创面免植皮的临床应用研究[A];全国烧伤早期处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刘淑华;谢卫国;Mathias Kremer;Hans Guenther Machens;Eva Maria Lankenau;Gereon Huettmann;;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诊断深Ⅱ度烧伤创面实验研究[A];科技引领产业、支撑跨越发展——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萃[C];2011年

5 周宏;谭谦;吴杰;郑东风;陈曦;许澎;王淑琴;;银离子泡沫敷料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李迟;于东宁;覃凤均;孙永华;;冷却疗法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微循环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段世荣;张丽娜;李新丽;;皮肤磨削法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附26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田海丽;温艳华;田海芳;田海萍;田金太;;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中药外治[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吴继炎;郑国平;傅智慧;程翔;杨建秋;吕瑞林;谷松坡;李小奇;;磨痂后移植刃厚皮片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A];2012年浙江省烧伤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吴鹏;徐国士;;肝素钠软膏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观察[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通讯员 黄莎莎 王省 本报记者 王建梁;人间美丽的“重塑师”[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敬美;EOW和银制剂对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2 宋博;变性真皮基质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可行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3 刘洋;皮肤深度创面应用生长因子的临床观察[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4 张颖涛;甲硝唑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4年

5 李岩;肝素应用于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吴鹏;肝素钠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7 刘涛;精氨酸与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应用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8 李荻;钢丝球磨痂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孙秀锋;电动磨痂对控制深Ⅱ度烧伤创面感染和促进愈合机制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6年

10 罗瞳;应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73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573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e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