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血管生成素2调控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4 17:17
【摘要】:目的:椎间盘退行性改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的基本病理改变之一为组织内微血管生成,但尚无关于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在IDD中的相关研究。本实验拟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在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并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阐明它们在IDD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椎间盘髓核组织中Ang-1和Ang-2的表达,并提取组织蛋白进行蛋白印迹实验,q RT-PCR检测基因m RNA水平,体外提取和培养原代髓核细胞,置于1.0Mpa静态压力下培养,采用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MTT法测定细胞活力,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进一步构建鼠尾椎间盘Ang-2注射模型,进行MRI检测。最后通过Co-IP实验探究其中涉及的信号通路机制。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ng-2在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中表达较正常组织高,髓核组织中Ang-2/Ang-1比例随着患者退变等级增加而上升。在体外实验中,当给髓核细胞施加1Mpa大气压强时,细胞中Ang-2/Ang-1 m RNA和蛋白质水平增加,进一步功能研究发现,Ang-2能够使髓核细胞粘附能力和活力下降,促进髓核细胞凋亡。鼠尾椎间盘注射模型结果显示,Ang-2注射组较对照组椎间盘MRI信号变低,Ang-2显著促进了椎间盘退变等级的增加。Ang-1激活的Tie2受体和纤粘蛋白(fibronectin,FN)激活的整合素受体α5β1相互作用,募集下游局部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蛋白,共同作用激活了髓核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而Ang-2拮抗上述过程。结论:椎间盘退变过程中,Ang-2持续释放导致Ang-2/Ang-1比例增高,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了髓核细胞粘附能力和活力,加剧了细胞凋亡。本实验为椎间盘退变的病理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图文】:

外观图,压力,充气速度


处理压强为1.0 MPa 气压[22]。自制不锈钢密闭容器,自带气压计和温度计用以监测相应指标。细胞培养板放于容器中下部的托盘上,底部加入适量的双蒸水以保持湿润氛围(图1)。将压力锅放于 37℃培养箱中预热,将含压缩气体(CO2/空气比为5/95的混合气体)泵入自制密封容器内,充气速度保持持续渐进,直到压力值达到 1.0MPa [23]。图 1 自制压力培养容器外观图2.2.7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步骤:(1) 髓核细胞如上压力处理后进行爬片。在培养板中用 PBS 润洗细胞爬片,3 次,3min/次;

压力,上清液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28图3 (A、B) 在压力处理0h、12h、24h、36h、48h后,WB检测髓核细胞中Ang-1和Ang-2蛋白水平并定量;(C) 在压力处理0h、12h、24h、36h、48h后,,WB检测髓核细胞中Ang-1和Ang-2 mRNA水平;(D) 在压力处理0h、12h、24h、36h、48h后,Elisa检测上清液中Ang-1和Ang-2 蛋白分泌水平;(E) 在压力处理0h、12h、24h、36h、48h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8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力峰;叶君健;郑佑相;林建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类髓核细胞的作用[J];解剖学杂志;2015年02期

2 刘玉端;于占革;;髓核细胞表型对干细胞治疗椎间盘退变的意义[J];医学综述;2017年09期

3 任国梁;牛建鹏;任龙韬;王祺;;退变髓核细胞拉伸实验的形态学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年06期

4 阳普山;王德利;刘子双一;吴剑宏;阮狄克;;髓核细胞鉴定的研究进展[J];脊柱外科杂志;2014年02期

5 董俊文;李浩鹏;;髓核细胞鉴定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年09期

6 牛建鹏;卫陈刚;任龙韬;;髓核细胞及其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2011年08期

7 蓝蔚仁;潘赛;孙超;李海音;蒋长青;周跃;李长青;;大鼠髓核细胞来源外泌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髓核样细胞分化的作用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9年01期

8 梁伟国;叶冬平;戴丽冰;沈雁;;体外培养人正常椎间盘髓核细胞与退变髓核细胞的生物学性状比较:可以为干预退变髓核细胞提供最佳时机吗?[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28期

9 韩成龙;姜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髓核细胞的转化[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19期

10 邱匀峰;吴小涛;赵梓汝;王运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髓核细胞共培养的实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秀宝;马信龙;马剑雄;李稚君;李爽;孙晓雷;;周期性牵张力联合灌注培养对大鼠髓核细胞影响的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琪;杨曦;刘立岷;宋跃明;;兔髓核细胞自然传代培养退变模型的构建[A];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3 单治;林贤丰;李生捚;范顺武;赵凤东;;可注射猪小肠黏膜下层微粒复合髓核细胞的脱细胞材料治疗椎间盘退变[A];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基础与骨病学组专题[C];2015年

4 王会仁;董健;周晓岗;李熙雷;林红;;人脂肪及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与髓核细胞非接触共培养后的类髓核分化效应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梁伟国;叶冬平;戴丽冰;陈鸿辉;;bFGF对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6 余磊;廖华;熊绍虎;;人髓核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7 梁伟国;叶冬平;戴丽冰;陈鸿辉;;BMP-2对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8 王海强;;CK8在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中的表达[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长青;周跃;罗刚;张传志;;仿生髓核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对体外培养髓核细胞合成代谢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陈琪;杨曦;刘立岷;宋跃明;;慢病毒介导shRNA转染干扰PHD2基因,上调HIF-1α抑制兔髓核细胞退变[A];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斌;脂联素在髓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椎间盘退变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7年

2 林辉;线粒体自噬在压力诱导髓核细胞程序性坏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3 王琨;血管生成素2调控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4 赵磊;程序性坏死在氧化应激诱导髓核细胞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5 杨召;质子感知受体调控人髓核细胞凋亡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8年

6 石健;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转染对原代培养兔髓核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7 陶轶卿;Ⅱ型胶原荷载成髓核细胞分化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椎间盘退变的体内外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8 孙振;稳态失衡与重构在椎间盘退变与再生机制中的相关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7年

9 徐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促进椎间盘退变修复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7年

10 张丽;hTERT基因修饰的椎间盘髓核细胞永生化研究及干细胞样髓核细胞的分离鉴定[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寰;MiR-503在IL-1β诱导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外基质降解中的作用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8年

2 刘沪U

本文编号:2663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663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c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