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0-05-17 17:37
【摘要】: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是一种临床上表现为腰部、腰骶和臀部的疼痛、不适,但其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疼痛综合症,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CNLBP是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并且此病可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活动与工作。有研究报道,腰部的疼痛或不适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腰部肌肉的活动强度或范围,其影响程度也会因疼痛程度不同而不同,这种疼痛会造成肌肉收缩能力下降,疲劳程度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局部肌肉萎缩,而核心稳定肌群功能的下降,将严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导致椎体间小关节的紊乱以及椎间盘的损伤,致使疼痛进一步恶化。对于其治疗,CNLBP患者增加局部肌肉力量,提高肌肉收缩能力的方法主要是腰部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虽然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无法精准的测量与增加靶肌肉的力量。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urface electromygraphic biofeedback,sEMGBF)是将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引入生物反馈系统,将表面肌电信号转换后并放大,以视、听觉方式反馈给受试者,促使受试者自主训练,从而使靶肌肉放松或增强。sEMGBF可以精准的治疗CNLBP患者,更加有效的训练靶肌肉,使CNLBP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研究在常规康复治疗CNLBP患者基础上辅以sEMGBF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并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竖脊肌、多裂肌肌电信号变化情况,为指导下背痛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目的: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1共选取CNLBP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2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与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实验组给予sEMGBF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和常规康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频率与时间均为每日1次,每周6次,连续3周。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集患者两侧竖脊肌和多裂肌肌电信号,分析其时域指标均方根值(RMS)及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本研究同时于上述时间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背痛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每组患者竖脊肌、多裂肌肌电信号变化情况表面肌电信号分析: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表面肌电信号表现为,实验组痛侧竖脊肌、多裂肌RMS(分别为33.65±6.43μV、28.46±4.54μV),痛侧MF(分别为77.45±13.08Hz、68.30±7.61Hz);对照组痛侧竖脊肌、多裂肌RMS(分别为18.24±3.54μV、19.37±5.81μV),痛侧MF(分别为85.01±7.69Hz、92.36±15.35Hz);两组患者痛侧RMS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MF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实验组痛侧竖脊肌、多裂肌RMS均较对照组增高,痛侧MF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疼痛的影响疼痛VAS评分:实验组治疗前为6.36±1.04分,治疗后下降到2.04±0.61分;对照组治疗前为6.40±1.22分,治疗后下降到2.64±0.81分,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腰椎功能的影响JOA评分:实验组治疗前为16.96±0.79分,治疗后增加到25.76±1.20分,改善率为73.64±9.78%;对照组治疗前为16.84±1.07分,治疗后增加到23.40±1.58分,改善率为53.84±13.27%;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结合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可改善CNLBP,而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辅以常规康复治疗有效的减轻了CNLBP患者疼痛程度,增强了腰部核心肌群的控制能力,增加了脊柱的稳定性,明显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承德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81.55
本文编号:2668928
【学位授予单位】:承德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81.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海新;魏爽;李建华;廖志平;;关于下背痛患者腰部多裂肌表面肌电信号与肌肉横断面积的研究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年04期
2 罗权;张德元;谭海群;;瑞士球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年01期
3 于瑞;王楚怀;潘翠环;许轶;;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后站立位腰屈伸运动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年08期
4 于瑞;许轶;王楚怀;~F萍;林科宇;张桂芳;韩秀兰;;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悬吊运动疗法治疗后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年08期
5 杨季;庞稼燕;龚明霞;;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J];现代医学;2014年09期
6 马剑雄;冯睿;王颖;;表面肌电检测技术在骨科的运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年04期
7 吴方超;李建华;蒋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次核心稳定性训练前后表面肌电信号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年06期
8 马胜;;不同负荷运动中下肢肌表面肌电图的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07期
9 冯能;李跃红;缪芸;吴德升;;慢性腰痛患者站立位躯干屈伸运动时腰背肌的功能变化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年07期
10 王康玲;王楚怀;温晓利;李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桥式运动时腰肌表面肌电图的变化[J];广东医学;2011年22期
,本文编号:2668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6689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