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PEID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神经根刺激程度及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4 16:35
【摘要】:目的:通过使用自由肌电图(free-EMG)监测经皮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 laminectomy,FL)两种手术术中患者神经根的肌电信号及手术前后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对两种手术术中神经根受到刺激的程度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3例患者,随机分为采取PEID治疗组和采取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组,其中男性26人,女性7人,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0.21± 10.86岁,病程1-36个月,平均6.97±9.41个月。PEID组17例,椎板开窗组16例。对两组患者采用f-EMG进行术中神经根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肌电信号变化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至少随访6个月,平均随访9.29±2.74个月。根据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显示:PEID组总体肌电反应平均次数24.53±4.06次,低于FL组总体肌电反应平均次数29.88±4.11次,有统计学差异(P0.01);PEID组单个暴发性肌电反应平均次数24.06±3.75次,低于FL组单个暴发性肌电反应平均次数28.69±3.94次,有无统计学差异(P0.05);PEID组连续暴发性肌电反应平均次数0.47士0.62,低于FL组连续暴发性肌电反应平均次数1.19土 1.05次,有统计学差异(P0.05);PEID组单个暴发性肌电反应平均占比(98.25±2.23)%,高于FL组单个暴发性肌电反应平均占比(96.08±3.15)%,有统计学差异(P0.05);PEID组连续暴发性肌电反应平均占比(1.75±2.23)%,低于FL组连续暴发性肌电反应平均占比(3.92±3.15)%,有统计学差异(P0.05)。PEID组平均手术时间94.76± 14.98 min,FL组平均手术时间93.31 土9.73min,无统计学差异(P0.05);PEID组平均透视次数10.47±2.29次,多于FL组平均透视次数3.88±0.62次,有统计学差异(P0.01);PEID组平均切口长度0.85±0.08cm,短于FL组平均切口长度4.94±0.36 cm,有统计学差异(P0.01);PEID组平均术后住院天数4.18±1.24天,少于FL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0.13土2.73天,有统计学差异,(P0.01)。PEID组术后第一天平均VAS评分1.85 土 0.49分,低于FL组术后第一天平均VAS评分2.50±0.86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PEID组与FL组在术后1周平均VAS评分、术后1个月平均VAS评分、术后3个月平均VAS评分、术后6个月平均VAS评分几项指标中,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EID组和FL组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平均VAS评分与术前平均VAS评分比较有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PEID组和椎板开窗组术后3个月平均ODI评分、术后6个月平均OD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EID组和FL组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平均ODI评分与术前平均ODI评分比较有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按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两组优良率均为10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PEID相较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神经根的刺激次数更少。两种术式的短期疗效相近,但PEID组在手术切口、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87.3
【图文】:

PEID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对神经根刺激程度及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图2_5)逡逑

波形,神经,术中,肌肉收缩


逡逑⑴静息状态(图3-la):—般气?^逡逑见于未开始或结束后,也可见于术中逦——rrrrr75逦逡逑c逦T|邋d逡逑未对神经根造成激惹[a]时,无肌电反逦|逡逑应,显示为一条直线。若术前未仪器逦卜、逦广逡逑显示波形不属于这种形态,应当调整逦^逦|邋\逦,/\邋I逡逑基线,使波形趋于-条直线。逦^逦\/邋^逦|邋|,逡逑[注]神经激惹:术中牵拉、压迫神经根逦U邋^逡逑U逡逑时对其造成刺激,称为神经根激惹。逡逑(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锋武;符锋;蒋显锋;韩广;云晨;张赛;;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椎间盘突出致腰椎管狭窄症[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6年12期

2 朱晓龙;王建;周跃;张正丰;李长青;郑文杰;;导航引导下腰椎峡部裂的微创外科修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5年10期

3 刘伟;杨操;杨述华;王晶;许伟华;张波;张正东;李志良;;术中三维影像脊柱导航引导半椎体切除及椎弓根螺钉置入矫治儿童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5年08期

4 孙涛;卢光;陶蔚;朱宏伟;李勇杰;;O型臂引导下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年20期

5 齐鹏;肖嵩华;张西峰;张永刚;刘保卫;毛克亚;张雪松;王征;王岩;崔赓;;术中三维CT导航下微创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年03期

6 白一冰;李嵩鹏;王力文;简伟;谢明玖;白荣天;;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J];颈腰痛杂志;2015年01期

7 赵杉;贺石生;张海龙;;椎间孔镜术后感觉异常的危险因素及处理[J];实用骨科杂志;2014年11期

8 李振宙;侯树勋;宋科冉;赵宏亮;商卫林;吴闻文;;经皮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镜下腰椎侧隐窝减压术的近期随访报告[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4年08期

9 杨进;孔清泉;宋跃明;;三种经皮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伴有高髂嵴的L_5~S_1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4年08期

10 李嵩鹏;白一冰;李义凯;;侧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进展[J];颈腰痛杂志;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树文;保留黄韧带预防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后硬脊膜周围粘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楷;神经电生理在微创脊柱外科中的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郭金伟;下腰椎椎板间隙形态测量及临床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13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713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3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