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趾端动脉弓分支皮瓣塑形再造指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01:45
【摘要】:游离足趾移植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其手术技术日益成熟,成活率越来越高,临床中逐渐被广大患者接受。目前患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感觉及运动功能良好的再造指,还要求有一个外形美观,甚至是外形逼真的再造指。由于解剖学上第二趾的外形及功能较拇手指相差较大,这些差异导致游离足趾再造手指术后再造指与正常手指相比存在一些外形上的“畸形”,这些畸形中以指腹膨大畸形及中节狭窄畸形最为明显,众多学者探索各种方法来改善再造指外形。近年来,我们在再造指整形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我们主要的整形理念是在指腹膨大处设计皮瓣,将此皮瓣转移至中节狭窄处,这样可以一次手术同时改善指腹膨大与中节狭窄畸形。在切取该皮瓣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趾动脉弓(两侧趾足底固有动脉在足趾远端交通后形成)及其分支动脉的存在,查阅相关资料,关于趾动脉弓及其分支动脉均未见文献报道。因缺乏对其解剖学的认识,临床上行趾动脉岛状皮瓣改善再造指外形时通常凭借术者的经验切取皮瓣,这样就容易损伤趾动脉分支,损伤严重时可引起术后皮瓣血管危象,最终导致皮瓣坏死。足趾与手指同源,足部组织与手部组织在质地、外形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临床上常用足部组织瓣移植修复手部组织缺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手指再造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使用第二足趾等足部组织修复手部缺损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手指指固有动脉的解剖被我们所熟知,我们设想足趾是否与手指一样也存在趾动脉弓及其分支动脉(已经被我们前期实验所证实),而分支动脉发出的位置正好位于趾腹膨大处,我们就可以以趾端动脉弓分支动脉为蒂来设计皮瓣转移至再造指中节狭窄处来改善再造指外形。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动脉的解剖。选取新鲜成人足标本8只,分别经足背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对足第二趾趾足底固有动脉进行显微解剖,观察趾端动脉弓的出现概率,出现位置及血管口径,趾端动脉弓发出的分支动脉的起始部位,走行方向,分支数目及血管口径情况。结果显示,8只成人足部第二趾标本中均出现趾端动脉弓,趾端动脉弓上发出5支恒定的分支,即趾端动脉弓分支动脉,我们将其命名为第1~5支趾端动脉弓分支动脉(由胫侧至腓侧),其中第1支及第5支在趾端动脉弓上发出后主要向远端背侧走行,沿途发出分支支配足趾末节背侧及甲床的血供。第2支及第4支自趾端动脉弓胫侧1/3段及腓侧1/3段附近发出后向趾端走行,沿途发出分支支配趾腹及趾端的血供。第3支于趾端动脉弓中1/3段发出,其发出部位可位于趾端动脉弓中点或偏胫侧及腓侧,其同样发出分支支配趾端及趾腹的血供。第二部分研究趾端动脉弓分支皮瓣的解剖。选取经红色乳胶灌注后的足部新鲜标本8例,自跖趾关节处离断第二趾。以第二趾两侧侧中线为两侧界,以趾端甲皱襞为远侧界,以远侧趾骨间关节为近侧界,观测趾端动脉弓分支血管蒂的长度、走形方向、血供支配范围及吻合情况,掌握趾端动脉弓分支皮瓣设计的点、线、面、弧。结果显示,分支血管的走形方向分为三种,第一种为向趾侧方走形,第二种为向趾端走形,第三种为向趾腹走形。三种类型的分支血管均相互吻合,形成链式血管网,该血管网的形成是皮瓣血供的重要保证。趾端动脉弓分支皮瓣设计的点、线、面、弧均可确定。第三部分研究趾端动脉弓分支皮瓣塑形再造指的可行性。选取经红色乳胶灌注后的足部新鲜标本,自跖趾关节处离断第二趾。根据已掌握的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动脉的解剖学特点,在第二趾实验标本上标记出趾端动脉弓分支动脉的轴线,结合第二趾趾腹膨大的位置,确定趾端动脉弓分支皮瓣的设计部位。结果显示,足第二趾新鲜标本趾端动脉弓分支皮瓣的切取及转移均顺利完成,足第二趾趾端动脉弓分支皮瓣可改善第二趾再造术后外形至接近正常手指。第四部分研究趾端动脉弓分支皮瓣改善再造指外形的临床效果。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选取游离足第二趾再造术后指腹膨大及中节狭窄畸形患者13例15指,设计应用趾端动脉弓分支皮瓣嵌入再造指中节狭窄处改善再造指外形。结果显示,再造指及嵌入再造指中节狭窄处皮瓣均存活,供、受区伤口均I期愈合。再造手指外形得到明显改善,基本接近正常手指外形,再造指伸屈活动良好。指腹感觉恢复良好,感觉恢复S2~S3+。患者对整形后手指外形较满意。通过以上研究,掌握了趾端动脉弓及其分支动脉的解剖学特点,并设计了趾端动脉弓分支皮瓣,确定了趾端动脉弓分支皮瓣塑形再造指的可行性,最终将该皮瓣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58
【图文】:

动脉,趾足底固有动脉,分支,节平面


端动脉弓于远侧趾骨间关节平面以远发出 5 支分支动脉,其中 2 支位于节平面附近,2 支位于趾端动脉弓胫侧 1/3 及腓侧 1/3 处附近,1 支位于 1/3 处。为了便于描述,我们暂且将趾端动脉弓分支动脉从胫侧至腓侧 1、2、3、4、5 支分支动脉(图 1-1)。

分支


第1支趾端动脉弓分支动脉的走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强,贺友生,李敏,曾赞文;皮瓣血管危象的治疗体会[J];广东牙病防治;1998年03期

2 汪春兰,宁金龙;前额正中皮瓣全鼻期一再造术的改进[J];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8年02期

3 黄晓元,马恩庆,黄聪敏,刘发祝,罗成群,谢立华,龙剑虹,陈晓武;皮瓣、肌皮瓣移植在烧伤晚期整复中的应用[J];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8年03期

4 宋儒耀;戚可名;宋业光;博杰;;耳后皮瓣的研究和应用[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88年01期

5 Ferdinand F.Becker;;面部皮瓣的并发症[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88年01期

6 常贵华;;特殊部位电击伤的皮瓣处理[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88年01期

7 庞素芳 ,厚旭峰 ,吴祖林 ,赵柏程;前额正中皮瓣一期全鼻再造一例[J];湖南医学;1989年06期

8 袁相斌,章惠兰,刘麒,何清濂,林子豪,赵耀中,董帆;耳后皮瓣的临床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9年03期

9 高永华,J David Gibeault;介绍一种吻合血管神经的兔耳皮瓣[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89年04期

10 张德松,陈守来,陈浩,蔡庆康,朱礼贤,唐根林,吴健;腹部双峰皮瓣再造拇指与食指[J];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艾勇;;多种皮瓣修复鼻部缺损50例临床分析[A];2017年全国麻风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丁茂超;赵丽娜;毛以华;张建色;陈世新;唐茂林;;两种穿支血管定位方法的探讨与皮瓣设计[A];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2年

3 邱宇;林李嵩;;游离前臂kiss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中的运用[A];第十四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4 吴迎波;闫涛;乔为民;;吻合小隐静脉的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修复足踝部缺损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7年

5 李学渊;黄剑;胡浩良;刘林海;周晓玲;费剑荣;何凌峰;;以游离上臂外侧穿支皮瓣为基础的KISS皮瓣设计修复上肢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A];2015年浙江省显微外科学会年会暨浙江省手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6 崔太安;李献和;李虎;陈宣;唐林俊;;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坏死原因分析[A];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林峰;趾端动脉弓分支皮瓣塑形再造指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2 林丁盛;孕酮对大鼠缺血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3 吴兴;预制神经皮瓣及预制神经骨瓣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

4 姜振民;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皮瓣外科延迟现象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5 李秀存;带蒂岛状穿支皮瓣最佳延迟效应的预测及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8年

6 谢松涛;内皮祖细胞促进组织工程复合皮和皮瓣缺血组织再血管化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张志宏;张力和包膜因素对扩张后超长动脉筋膜皮瓣血运影响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8 蔡国斌;游离侧胸皮瓣的临床解剖学及其治疗面颈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手术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1年

9 霍然;跨越人体中线肩胛皮瓣的微血管构筑和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10 刘元波;两种会阴部皮瓣的解剖学再认识及其临床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佳;不同频次高压氧预处理对移植术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因子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2 巩平;间歇性正压充气装置应用于大鼠超长皮瓣的实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8年

3 李文波;一氧化氮对大鼠背部跨区皮瓣ChokeⅡ区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贾丁丁;低氧诱导因子-1α对大鼠跨区皮瓣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早期血管化的影响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汪雨;颈侧扩张皮瓣联合耳后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8年

6 罗姗;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影响的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8年

7 李竺憬;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皮下注射对大鼠背部随意皮瓣存活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7年

8 孙蕊;吲哚菁绿SPY成像系统在皮瓣外科中的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9 王先琴;Choke vessels血流灌注量对跨区皮瓣血管形态及组织代谢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7年

10 赵红亮;280nmLED-紫外线应用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治疗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265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7265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a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