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87.4
【图文】:
图 1 两组 Lysholm 评分比较4 IKDC 评分比较IKDC 评分:两组间对比在术后前 2 周内无明显差异,术后第 4、快速康复组 IKDC 评分较传统康复组分别高 9.05、10.80、11.49,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与术后对比,其中快速康复组在术后第 2 2 周观察随访时 IKDC 评分显著低于术前,第 4 周时与术前基本术后 8、12 周较术前提高。传统康复组在术后第 8 周评分才达到平,术后第 12 周较术前提高,见图 2 。
图 2 两组 IKDC 评分比较2.3.5 VAS 评分比较VAS 评分:两组间对比在术后第 2 天及第 2、4 周评估 VAS 评分时,快速康复组明显优于传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第 8 周及 12 周随访的结果显示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见表 3。表 3 两组 VAS 评分比较(x±s)VAS 评分 术后 2 天 2 周 4 周 8 周 12 周快速康复组 2.7±1.8 1.8±1.3 1.3±0.7 1.3±1.1 0.7±0.6传统康复组 5.2±1.4 3.7±1.4 2.4±1.0 1.4±0.8 0.8±0.6P <0.01 <0.01 <0.01 >0.05 >0.052.4 讨论与分析2.4.1 快速康复外科对康复进程的影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斌佳;叶家宽;洪俊毅;;本体感觉强化锻炼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年30期
2 江志伟;李宁;;结直肠手术应用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5年05期
3 王振堂;焦顺成;申海波;;Segond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合并伤的诊治[J];创伤外科杂志;2015年05期
4 孙健;刘畅;郑龙坡;;Endobutton-Intrafix与Rigidfix-Intrafix固定自体乆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年12期
5 龚继承;汪群力;邹重文;杨柏林;罗伟国;陈奇;李锋;尹浩;钱超;;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感染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年06期
6 豆勇刚;王磊;罗吉伟;张粤玲;;微信平台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家庭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年05期
7 王法正;梁志林;张军;阿布力克木;陈为坚;张克远;;关节镜下PDS线张力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8 傅捷;王晓宇;周密;郝岩;陈福文;;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要点[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年06期
9 梁有禄;韦骏;黄永杰;王效柱;韦健;周建飞;邓忠奎;汪勤;陈琪;宋国武;;MR斜冠状位薄层质子加权像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作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年12期
10 周晓凯;易诚青;马春辉;李夏;曹云;;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后并发肺栓塞一例报道[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美珍;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危险因素的生物力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明远;舒筋外洗颗粒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易文彪;一指禅推法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早期功能康复的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26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726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