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传统评分系统与步态分析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4 21:11
【摘要】:背景:脊髓型颈椎病由于发病隐匿,起病缓慢,很难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由于脊髓长期缺血缺氧造成的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及患者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近些年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以及临床研究的增加,特别是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进步,使得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技术取得很大提高,但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等方面仍然存在争议,临床实践中仍然缺少一种客观、定量的评价技术。有研究表明分析患者的步态特点对在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步态分析技术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仍有待研究与验证。目的:探讨便携式步态分析仪应用于临床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可行性,了解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步态特点,明确步态改变能否用于诊断脊髓型颈椎病并作为客观、量化指标进行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诊断。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11月期间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病房住院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疾病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颈椎病与康复指南中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排除影响患有影响步态疾病的患者,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8名作为病例组,健康成年志愿者18名作为对照组。在用大连理工大学设计的便携式不太分析仪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受试者进行测量,应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绘制ROC曲线并寻找最佳界值,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支撑相百分比增加、摆动相百分比降低、跨步长缩短、廓清降低、最大跖屈角降低、最大背屈角降低。2.患者的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与支撑相、支撑相百分比、摆动相百分比、廓清呈现强相关性;与步态周期、跨步长、最大背屈角呈现中相关性;不同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各项步态参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患者的Nurick评分与步态周期、支撑相、支撑相百分比、摆动相百分比、廓清、最大背屈角呈现强相关性;与跨步长呈现中相关性;不同Nurick评分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之间,最大背屈角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各项步态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4.本研究中,共有两项步态参数可应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分别是支撑相百分比及最大跖屈角度。通过计算约登指数,当步态参数支撑相百分比超过62.278%时,可以认为该受试者可能患有脊髓型颈椎病;当步态参数最大跖屈角度低于25.021o时,可以认为该受试者可能患有脊髓型颈椎病。结论:1.患者的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与支撑相、支撑相百分比、摆动相百分比、廓清、步态周期、跨步长、最大背屈角有相关性;患者步态改变与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无关;患者的Nurick评分与步态周期、支撑相、支撑相百分比、摆动相百分比、廓清、最大背屈角、跨步长有相关性;患者最大背屈角改变与Nurick评分改变相一致。2.步态分析可作为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工具。支撑相百分比与最大跖屈角可作为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81.55
【图文】:
大连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方法与设备场地:实验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病房完成,测试范围内光线充足,地面平整。步态测量方法及过程:本实验由受专业技能培训的大连理工大学技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师及受到专业培训的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共同参与完成。测试开始前,收集受试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排除外界干扰,嘱受试者放松心情。协助受试者穿戴好检测设备后,嘱受试者先于测试场地内自由行走以适应场地环境及设备。测试正式开始后,由受试者在预先规划的 10 米平直行进路线上自由往复地行走 6 次,收集并记录居中 20 米的行走步态参数(见图 1),由主机接受穿戴设备的上传数据后,传输至计算机并进行下一步处理。
9 图 3. 步态周期示意图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均采用 SPSS 22.0(美国 SPSS 公司)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参数数据,设置 95%置信区间,认为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Nurick 评分与收集的步态参数进行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定义相关系数介于 0.7-1.0 为极强相关,0.5-0.7 为强
本文编号:2741598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81.55
【图文】:
大连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方法与设备场地:实验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病房完成,测试范围内光线充足,地面平整。步态测量方法及过程:本实验由受专业技能培训的大连理工大学技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医师及受到专业培训的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共同参与完成。测试开始前,收集受试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排除外界干扰,嘱受试者放松心情。协助受试者穿戴好检测设备后,嘱受试者先于测试场地内自由行走以适应场地环境及设备。测试正式开始后,由受试者在预先规划的 10 米平直行进路线上自由往复地行走 6 次,收集并记录居中 20 米的行走步态参数(见图 1),由主机接受穿戴设备的上传数据后,传输至计算机并进行下一步处理。
9 图 3. 步态周期示意图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均采用 SPSS 22.0(美国 SPSS 公司)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参数数据,设置 95%置信区间,认为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Nurick 评分与收集的步态参数进行 Pearson 相关性分析,定义相关系数介于 0.7-1.0 为极强相关,0.5-0.7 为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利鹏;殷国勇;;脊髓型颈椎病研究中的争议与进展[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5年03期
2 周萌;曹光磊;张宽;冯明利;安帅;沈惠良;;便携式步态分析仪量化评价全膝关节置换病人的步态特征[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年07期
3 唐彦超;于淼;刘晓光;孙宇;刘忠军;;脊髓型颈椎病伴发育性椎管狭窄患者的脊髓储备空间[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年08期
4 刘艳成;夏群;胡永成;张继东;白剑强;吉宁;张宽;;便携步态分析量化评价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步态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11期
5 杨梅;陈惠德;朱莉;陈和木;;体感诱发电位分级和颈椎磁共振成像测量对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预测价值[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年02期
6 杨梅;陈惠德;;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与进展[J];安徽医药;2013年09期
7 王远征;冷辉;吴景山;;脊髓型颈椎病病因学研究概况[J];中国医疗前沿;2013年01期
8 马晓磊;陈建常;;脊髓型颈椎病的诊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年15期
9 孙嘉利;唐丹;钟世镇;;三维步态分析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05期
10 鲁凯伍;金大地;王健;陈建庭;王吉兴;江建明;瞿东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的远期疗效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6年16期
本文编号:2741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7415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