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下胫腓前韧带修复与胫腓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发布时间:2020-08-09 01:45
【摘要】:目的:下胫腓联合损伤主要继发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由于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保守治疗的效果往往不佳,可能会引起踝关节的长期疼痛以及骨性关节炎。因此,手术治疗已经达到共识,以往内固定方式主要是胫腓螺钉,随着研究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胫腓螺钉的不足。本研究旨在比较下胫腓前韧带修复与胫腓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短期临床疗效,以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一种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手术治疗41例踝关节骨折,在骨折固定后,下胫腓仍然不稳定,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下胫腓前韧带修复组和胫腓螺钉固定组,下胫腓韧带修复组16例,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20~54岁(平均40.06岁);骨折按Weber分型和Lauge Hansen分型。Weber B型12例,Weber C型4例。旋后外旋型11例,旋前外旋5例。胫腓螺钉固定组25例,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18~59岁(平均35.84岁),骨折分型:Weber B型19例,Weber C型6例。旋后外旋型20例,旋前外旋型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模拟视觉VAS评分及术后3、6、12个月踝关节AOFAS评分。结果:41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治疗。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胫腓螺钉组和韧带修复组术后获得12个月随访,两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8±0.9分,2.3±1.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韧带修复组与胫腓螺钉组术后3、6个月踝关节AOFAS评分分别为75.0±3.5分、80.7±3.7分;69.8±3.7分、74.3±4.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踝关节AOFAS评分分别为89.6±2.9分、88.1±2.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胫腓前韧带修复与胫腓螺钉固定在术后一年具有相近的疗效,但韧带修复组术后功能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87
【图文】:

锚钉,韧带,腓骨,情况


中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疗方法手术方法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1)下胫腓前韧带修复组者取仰卧位,患侧臀下软垫垫高,应用气囊止血带,行常规外侧入路,注意勿损伤腓肠神经,骨折固定后,术中行外旋应力试验及 Hook胫腓联合稳定性,如下胫腓联合不稳定,锚钉联合缝线置入腓骨前侧定锚钉完全固定在腓骨前侧,直视下复位下胫腓,点式复位钳临时固确定下胫腓复位情况,直视下缝合下胫腓前韧带,再次测试下胫腓联效果肯定后,盐水冲洗,闭合切口。

照片,踝关节骨折,术前,X线片


图 2 女性患者,43 岁,摔伤致右踝关节骨折术前(a);术前 CT(b);韧带修复术后 X 线片(c);术后 3 个月复查 X 线片(d);术后 12 个月 X 线片(e)末次随访大体照片。(2)螺钉固定组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臀下软垫垫高,应用气囊止血带,行常规外侧入路,切口稍偏后,注意勿损伤腓肠神经,骨折固定后,术中行外旋应力试验及 Hook 试验来检查下胫腓联合稳定性,如下胫腓联合不稳定,C 臂透视下复位下胫腓,点式复位

照片,踝关节骨折,X线片,术前


图 3 男性患者,47 岁,摔伤致右踝关节骨折术前(a);术前 CT(b);胫腓螺钉固定 X 线片(c);术后 3 个月拆除胫腓螺钉 X 线片(d);术后 12 个月复查 X 线片(e);末次随访大体照片(f)。2.3.2 术后处理术后给予预防剂量抗生素 1 次,给予患肢抬高等消肿止痛等对症治疗,术后 14天拆线。术后石膏保护 2 周,2 周后开始指导患者无负重功能锻炼,韧带修复组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浩;徐海林;姜保国;;慢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年24期

2 吴志朋;陈鹏涛;何金山;王静成;;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分型和治疗进展[J];中国骨伤;2018年02期

3 顾三军;王建兵;殷渠东;吴永伟;李海峰;徐可林;刘宇;芮永军;;下胫腓联合损伤改良分型及其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年04期

4 李悦;李峰;;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年30期

5 车健;刘玉杰;纪斌平;;慢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年01期

6 汤样华;曾林如;岳振双;辛大伟;胡中青;徐灿达;;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进展及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6年29期

7 何利雷;陈逊文;赵立连;张朝鸣;邹运旋;范伟锋;李灿杨;谭国昭;;外固定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04期

8 张义;金宇;张擎柱;周伟娜;曹向宇;石利涛;翟栋;;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的影像学表现及漏诊原因讨论[J];临床误诊误治;2017年06期

9 顾晓娟;;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5年34期

10 王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医疗装备;201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宪铁;;下胫腓联合损伤处理中常见问题分析[A];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7年

2 郑鑫;陈滔;阮建伟;;Knotless TightRope技术治疗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疗效分析[A];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3 褚旭峰;;下胫腓联合固定方式的前瞻性研究[A];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创伤专题[C];2015年

4 余荣峰;张一;韩伟;孙立;胡如印;田家亮;;踝部损伤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治疗方案及疗效观察[A];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5 黄连水;黎秋生;刘庆军;;后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后韧带损伤手术治疗11例临床分析[A];第三届全军创伤骨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5年

6 程斌;姚小涛;黄连水;丁真奇;;后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后韧带损伤手术治疗11例临床分析[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骨伤科分会换届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7 徐佳明;张长青;;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治疗进展[A];第四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大会暨2014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8 何利雷;陈逊文;邹运璇;范伟峰;;小夹板固定治疗Ⅰ、Ⅱ型急性单纯下胫腓联合损伤12例的疗效研究[A];第九次全国中医外治学术年会暨“耳穴诊疗技术防治疾病应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3年

9 孙辉;罗从风;施慧鹏;张博;曾炳芳;;两种材料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刘清华;马建兵;姚建锋;张X;;下胫腓联合螺钉位置对踝关节活动度影响的有限元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骨伤科分会换届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伟强;踝关节韧带损伤对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和治疗方案选择[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琳;仿生弹性固定装置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解剖学、生物力学与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欣;下胫腓前韧带修复与胫腓螺钉固定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短期临床疗效比较[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2 闫治中;中国辽南地区人口下胫腓联合形态学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8年

3 陈海岳;基于3D打印设计的踝关节导向器在下胫腓联合损伤螺钉置入中的应用研究[D];青海大学;2018年

4 于振;Endobutton钢板与皮质骨螺钉治疗伴踝关节骨折的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比较[D];安徽医科大学;2017年

5 冯嘉威;下胫腓联合韧带不同程度损伤的稳定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6 钟成军;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两种治疗方式临床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邹明;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与体位关系的生物力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8 景志磊;下胫腓联合容积与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袁毅;可吸收螺钉和皮质骨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分析[D];泸州医学院;2012年

10 王鑫;下胫腓联合损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86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786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c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